李少咏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漫谈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聊聊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

什么是欣赏?通俗一点说,欣赏就是喜欢。

就像一个人会喜欢另一个人,比如一个小伙子会喜欢一个姑娘,一个姑娘也会喜欢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小伙子,比如所谓的白马王子或者黑马红马花马王子,这喜欢也就是欣赏了;喜欢的时间久了,就会希望走到一起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当然,走到一起是要有条件的,各种条件。批评或者说相互批评是走到一起后常常有的现象。

文学欣赏也是这样,欣赏水平高了,层次深了,欣赏主体就会产生某种把自己的欣赏感受表达出来的愿望,于是,文学批评出现了。文学批评是文学欣赏的高级形态。文学欣赏是恋爱阶段,是面对的两个人的世界,在两个人心目中甚至只是一个人的世界,随心所欲只管自己高兴或者不高兴,想到就说,百无禁忌;文学批评是结婚之后,有了更多的快乐,当然,也有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不能随便说了。用术语来说呢:

所谓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玩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等等,总之一大堆内容。

文学欣赏是我们人类和文学关系的初级阶段,是基本形态,就像社会主义;它的高级形态或者说它的发展产品就是文学批评,它们是一体两面的。它们合在一起,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认识活动,大体说来,它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它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

一般来说,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常常是首先被作品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然后才会深入其中比较全面的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现实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所以说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映,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人们在欣赏《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作品时,就会特别喜欢作品所表现的可歌可泣的斗争生活,喜爱那些鲜明生动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作品中了解过去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先辈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并陶冶自己的情操与坚定自己的革命意志。在阅读高尔基的《海燕》、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作品时,作品所展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以及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不管在任何时期,对广大读者都具有巨大的教育、鼓舞力量。这种感情上的反应是很强烈的。还有大家应该比我更熟悉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诗三百当中,无论论语言的优美还是论境界的高妙诱人,恐怕都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者的。我们读它,吟唱它的时候,当然首先是感受那一份咱们的先祖们的纯美情怀吧。还有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神女峰》等,都是里面的情感先打动我们的啊。总之,欣赏者的情感反映,以文学作品的形象系统为基础,以作家在作品中所灌注的情感为动力。

二、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识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形象,而是对形象意蕴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又不是抽象的认识,而是形象的意会,是在感觉中理解,在审美过程中认识。文学欣赏以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为基础,读者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在文学欣赏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更深刻的感觉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读了陶渊明的《饮酒》诗以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和“见”一字之差,意境全非。这是因为,陶渊明要表达的是自己辞官以后的喜悦,因而用“见”字,传达出悠然自得的情怀,确有“境与意会”的效果;若改为“望”字,变成主动寻求,不仅破坏了全诗的意境,且亦不符合陶潜的节操。所以,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陶诗的意境以及陶潜的为人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当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还停留在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时,他们是不可能对作品的内容有全面的、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当读者经过深思,把那些片断的、分散的、表面的印象集中起来,加上自己想象的补充和丰富,在自己的头脑里获得形象的再现时,他才能对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有比较全面、深刻的感受,达到感受和理解的有机统一,才能透彻地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比如我们欣赏唐代边塞诗的时候,最好就是在感受它们字面的美好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欣赏到它们最深刻的美妙之处。如我们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要明白它不仅表现出了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也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既表达了对良将及早出现的渴望,也表现出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异彩纷呈的边塞诗词,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在面对一首边塞诗的时候,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全面把握它: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举个例子,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我们就可以先抓住“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说明作者对边塞险峻山势的描写里隐含着浓郁的杀机,然后从全篇加以分析,领会其主旨,认识到它写出了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一定会有激烈的战斗,诗人具有异常丰富的想象能力。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

三、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艺术的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在作品形象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者的想象、联想,通过欣赏者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在艺术欣赏中,读者要为情所感,就得依靠形象所给予的具体生动的感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特别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由于其形象的间接性,读者对它的欣赏,与对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等的欣赏相比,更有待于形象的再创造,更需要形象思维的能力。它要求读者善于通过语言的媒介,想象出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境界,并进而领会其思想内容。

举个例子:没有参加过战斗的读者,能够体验、领略描写战争的文学作品,并非由于他们头脑里有多少关于战争的概念,而是因为作家的形象描绘提供了具体可感的生动材料,它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验和认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战争生活;而亲自经历过战争生活的读者,对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倍感亲切,有更多的体会,这是因为他们能够以自己关于战争生活的经验,来感受、想象,以至丰富、补充作品里关于战争的描写。

要是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或缺乏必要的生活感受,那么,再美的文学形象对他也没有多大意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诗中这些脍炙人口、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所勾画的种种意境,在感受、想象能力较差的读者眼里,也可能是平淡无奇的。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跑开想象力的骏马或者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就是说,在欣赏一个作品时要根据作品中所提供的意象,在准确理解作品意旨后进行“再创造想象”,比如我们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先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再以西施为喻,写出西湖的神韵,趣味盎然,富有美感,能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想象领略到一种美学的原理——事物各呈面貌,各有其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善状眼前之景,妙托物外之理。诗中所阐明的道理绝不是概念的,也不作抽象的事理演绎,而是通过西湖美景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说出来的,是形象的,是含蓄的,是有趣的,因此是真正的诗。

又比如,在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戏剧语言来表现,然而由于剧中特有的规定场景,人物通常都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盘托出。他有时讲得少而想得多,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有时说的则恰恰同想的相反,要是鉴赏剧本时,读者不能根据剧情展开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正确地感受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剧本内容。如《雷雨》第四幕里,侍萍得知四凤和周萍的关系后,悲愤地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他们是我的干净孩子,他们应当好好地活着。

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今天晚上,是我让他们一块儿走的。这罪过我知道,我都替他们担待了;要是真有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这是对自己的谴责吗?罪孽真是侍萍造成的吗?绝对不是。这是对周朴园的血泪控诉,这是对周公馆为代表的封建黑暗势力的猛烈抨击。侍萍和他的“可怜的孩子”,都被这个万恶的社会吞噬了——这就是《雷雨》通过艺术形象所展示给我们的真理。

由此可见,不依靠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不经过自己积极的形象思维,读者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和了解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韵外之致;而读者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反复地品味,积极地思考,也就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

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样。鲁迅曾说过:现代的读者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这个人物,“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总之,和三四十年前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是截然两样的。”正是由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所得的印象也就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即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

四、文学欣赏是以“通感”和“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感应活动。

在文学欣赏中,由于欣赏者的生活、欣赏经验,由于各种感觉器官的暂时联系,视觉和听觉之间;视觉、听觉和触觉、嗅觉、味觉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作用而彼此沟通,从而唤起艺术形象原来不一定具有的另一种或另几种感觉形象。这种“通感”现象是在艺术欣赏中的独特现象。文学欣赏中的另一种心理活动——共鸣,是另外一种复杂而常见的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象喜亦喜,象忧亦忧。他们为黛玉葬花而潜然泪下,为武松打虎而慷慨击节;冉阿让的命运,引起他们深切的关注与同情;卖火柴小女孩的遭遇,则使人们对万恶的黑暗社会制度切齿痛恨。凡此种种,是“通感”与“共鸣”现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突出特点。

比如韦庄有一首十分著名的《菩萨蛮》: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这首词是韦庄相蜀时之作。唐亡,王建在蜀称帝。韦庄贵为平章,却怀思乡之忧。游子他乡,思念中原也罢了,却偏偏将思念的焦点投射到洛阳城头。那柳枝迷离的魏王堤,那滚动着雨珠的桃花,那春水中游荡的鸳鸯,洛阳城里的无限春光,在在都牵动着老词人的思绪,想一想关山远阻,唉,洛阳才子只能就这样老在他乡了……

韦庄不是洛阳人。他原籍陕西杜县,即有名的杜陵所在地。但韦庄是在洛阳成名的。韦庄44岁时应举入长安,遇黄巢兵至,即逃至洛阳,并在洛阳写《秦妇吟》一篇,篇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句,广为传诵,得“秦妇吟秀才”雅号而名知天下。这大约就是韦庄自比洛阳才子的原因吧。

而我们在读到“洛阳才子他乡老”这样的文字时,如果再联想到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又有几个人会不生发出共鸣,引逗出无穷的思念之情呢?

再比如咱们洛阳人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首词十分鲜明的袒示了作者放浪山水,傲视王侯的情怀。据《宋史》本传载,靖康中,朝廷将作者召至京官,欲“处以学官”。作者固辞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此词当是他由汴京返回洛阳后写下的明志之作。词开篇即以“清都山水郎”自命,表明自已爱好山水乃是出于天性,而并非趋奉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的矫情之举。接着,“天教懒慢”句又进而声称自已的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放笔直陈中,不惟胸臆毕见,而且豪气四溢,直摩东坡壁垒。“曾批给露”二句仍然假托天意以抒怀抱:既然天帝钦准我管理露、风、云、月,我岂能不与之长相亲和?言外颇见避世远俗、栖心自然之意。下阙“诗万首”三句遥接上片中的“疏狂”二字,对之进行形象化的图解。“诗万首、酒千觞”,既是极写其诗思之富、酒量之豪,也见出他对诗酒钟情之深。显然,朗咏与酣饮于青山绿水之间,几乎是作者的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几曾着眼看侯王”,不仅表现了对功名富贵的鄙夷,而且轩露出卑视王侯的铮铮傲骨。较之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愤恨程度有所不及,却更见冷峻与轻蔑。最后“玉楼金阙”二句重申不愿返回朝廷、征逐名利,只愿诗酒狂放、隐逸终老的心志。其中,“慵归去”又与上片中的“懒慢”二字相应,章法虽具变化却不失严密。这样的情怀,又怎能不引发我们这些为生活的种种压力弄得十分疲惫的人们心中强烈的共鸣呢?

综上所述,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动主要是一种感受体验,而还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全面的、深刻的感受。因此,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和理解、鉴别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的形式化的结果,也就是欣赏者把自己的感受准确表达出来的产品,就是文学批评。

五、文学批评写作: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审美认知活动。

文学欣赏也好,文学批评也罢,本质上说,它和文学创作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有着一种类似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同构效应。具体说来,它们都是通过阅读或者写作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使狭隘的,原本仅属于读者或者写作者个人的经验事实和情感,外化绵延成为某种跌荡起伏的激情,空寂邈远的冥想,深邃瑰丽的语言奇观,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它们的过程中获得神奇的审美快感或精神陶冶,并因而得到自我人格的进步与完善。

虽然如此,文学批评或者说文学欣赏和创作毕竟还不是一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相比之下,创作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精神活动。欣赏或者批评则不然,它有一定的条件和自身规定性的约束。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有限制的艺术操作活动,我把这种在限制中的文学行为称之为“戴着镣铐跳舞”。如果用一句更为通俗的话来说,我们还可以说它是一种“在鸡蛋壳里跳舞”的活动。

就我个人的文学欣赏和批评实践来看,我以为要做好文学欣赏或者文学批评,大致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欣赏或者评论主体要在大脑中储存足够大的信息量。

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与你所要欣赏或者评论的对象(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有关的内容,而要宽泛得多。所谓“功夫在诗外”,要想准确地欣赏、评价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欣赏或者评论主体必须掌握或了解作家们所了解与掌握的一切,如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作家的生活与情感历程,文学现象生成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等。不仅如此,还要了解某些作家本人不熟悉或不曾留心注意的东西,如他们的性格心理机制,周边环境对他们的潜在影响等。只有掌握和了解了这些内容,当面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或一种文学现象时,欣赏和评论主体才不致于手足无措,无从谈起。

第二个条件,是评论主体要有足够的敏感。

这种敏感,至少包括思想敏感和艺术敏感两个大的方面。具体的说,就是欣赏或者评论主体要能够在看到所要欣赏或者评论的对象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在自己的大脑信息库和该对象之间做一番印证、比较和融汇工作。这时期,最重要的是抓住第一感觉,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所谓直觉。因为直觉不仅是作家,也是评论家获取意象的最基本的方式,只不过意象的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直觉,简单说来是创作和评论主体特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心觉。

它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物象时的最初的心灵反应,也就是我们有时称之为第六感觉的那种东西。心觉现象在实际情形中一般表现为人们心灵被强烈震撼或吸引的一种忘我状态。如我们在看到一个作品的标题或一部书的封面时产生的那种像是突然间看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的感觉,或我们从灯火通明的室内出来一下子走进黑暗的原野时突然产生的那种全身心紧张,所有毛孔都竖起来了的那种现象,就属于心觉现象。心觉是先于其它感官产生的一种知觉,它往往于不经意中左右知觉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索方向。

直觉的第二个层次是感知,也就是感官对事物的直接领受或反应。

这种对客观外物的直接经受或反应,最可贵的是使人的直觉处于一种具体、生动、新鲜、活泼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对评论对象的认识与评价往往是最准确、最切实也最富于创造性意义的。例如我们阅读《阿Q正传》,最重要的感知当然是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抓住这一点来评价作品,显然是最易挖掘出其审美价值和认识意义的。

直觉的第三个层次是领悟,又称顿悟。这是直觉活动的完成阶段。

人们面对一种客观物象,有了某种心灵感应与知觉后,往往会快速作出思想反馈,得出具有一定本质意义或规律性的结论,这个过程就是领悟的过程。六祖作偈,伽叶微笑,都是关于领悟的形象例证。这种领悟的结果表达出来,就是我们对客观物象的实际认识,具体到文学评论写作,就是对于评论对象的恰当的审美评价。

当然,直觉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往往需要通过十分辛勤的努力实践才能获得。大量的摄取知识,潜心的分析思考,是获取艺术敏感能力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

以上两个条件是基础,而要想真正写出有价值的欣赏评论文字,还需具备第三个条件,即较强的传达能力。

我们强调传达而不是表达,因为传达包含了输出与接受两个环节,是一种双向同构的操作活动,而表达则是单向度的。所谓传达能力,是指评论者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对于评论对象的领悟的结果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引起阅读接受者兴趣和启发他们进行更广泛深入的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奏功的,同样需要在长期持久的写作实践中寻求,只有在大量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

全部具备了上述几个条件之后,就可以进入写作过程了。表面上看,文学评论写作似乎是张飞玩丈八蛇矛,武大郎玩夜猫子,各有各的玩法,没有定规。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它也还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

首先,评论者要对评论对象充分熟悉。

拿一部作品来说,你不一定要十遍八遍的读,但细读两遍三遍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熟悉了,才可能从中发现并挖掘出对你来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建立起你欣赏和评论的理论支点。不过,还是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要紧紧抓住第一印象即直觉印象,否则,你的评论文字就很可能缺乏某种灵性与吸引力。 其次,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不管是认识论的意义价值也好,审美的意义价值也好,必须是你独自发现的,具有独特性的,所谓有独得之秘,否则整个文章的存在也将会失去价值和意义,最起码可以说难以获得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要熟练掌握和利用现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

这就象一个人走路,总是要先在熟悉的环境中学步,然后才能随心所欲地去往任何地方。只有在已有的轨道上走熟了,才有可能发现它的不足甚至缺陷,也才能够真正有所创新。

最后,还有一点是我们有志于从事文学欣赏和批评写作的朋友要注意的,那就是:不要把文学评论写作看得过于神妙。

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和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一样,也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已,与其他人生行为方式并无本质的不同;

也不要把文学评论看作创作的附庸,它同样是一种独立自足的生命存在。文学并非如兽言鸟语那样不可理解甚至或高不可攀,以致于我们不能平视它而只能仰视它。说白了,文学是与人的心灵直接相关的东西,你要对它仰视,只会看到苍茫的云雾或迷乱的星空,而错过它的真面目。只能平视它们,只有在平视时,才更容易与作家作品相互理解、沟通,也才能写出具有真知灼见和真性情的文字。

通过以上粗浅的论述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文学评论写作的确是一种有限制的操作活动,类似于“戴着镣铐跳舞”的人类活动。不过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只要我们切实理解了它认识了它,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操作技巧,写出较好的文学评论文章来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希望所有愿意在这些方面有所追求的朋友都能够成功!谢谢朋友们!

作 者 简 介

李少咏,逍遥镇人,洛阳师范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

(0)

相关推荐

  • 纳兰:如何回应诗歌的召唤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周昕旸 诗人纳兰的诗歌具有隽永.率真的神性特征,这与其对诗歌本质性的独特感受不无关系,此种对诗歌的理解同样表现在他的诗歌评论中.在<作品与文学批评的隐喻关系>一文 ...

  • 梅申友|在毁誉之间:评柯勒律治的《文学传记》

    <文学传记>,[英]柯勒律治著,王莹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544页,88.00元 同为浪漫主义大诗人,跟华兹华斯相比,柯勒律治还是个散文大家:三十四卷的作品总集里,散文占 ...

  • 什么是象征主义文学

    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象征主义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十九世纪末叶,象征主义兴起于法国,继而遍及欧美文坛,波及各个艺术领域.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坛由于受到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的冲击,象征主义曾一度 ...

  •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标准》文/陈全喜

    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 /陈全喜 文学批评或称文学评论,它是整个文艺科学中一个独立的部门,同文学理论.文学史关系密切而又彼此区別. 文学批评是对一定的文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活动 ...

  • 哈罗德·布鲁姆:一个读者的胜利

    "我已到了七十四岁的年龄,我依然记诵着几乎所有我爱过的诗歌."哈罗德·布鲁姆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尚是火力全开的文学批评家,正在进行一场堂吉诃德式的冒险--出版"哈罗德·布鲁 ...

  • 李少咏丨女作家乔叶文学之路的启示

    女作家乔叶的文学之路 2004年12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作家协会.南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河南省五位青年女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南阳市召开.何向阳.邵丽.戴来.蓝 ...

  • 李少咏丨诗人殷皓和他的英雄传奇

    逝去时代的英雄传奇或传奇英雄 一 过去的声音会过去吗? 重读殷皓,重读殷皓的诗歌,我如一个暗夜中独行于无边旷野中的旅人,满目满心皆是无名的未知的沉重. 我知道,我是在倾听一个过去的声音. 我还知道,一 ...

  • 李少咏丨解读李志《当代人物诗选》

    面向理想与希望的写作 一 当代天主教神学最富创造活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实践神学家J·B·默茨在他的代表性著作<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一书中开宗明义就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说的目的和使命都可以被 ...

  • 李少咏丨岸

    --致栾川汤营伊河大桥下的遇难者 是清晨.正午还是黄昏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 那一刻 我们失去了岸失去了 以为像有人许诺的那样 很坚实的 脚下的大地 汉白玉围裹的美丽后面 我们以为是钢筋水泥 其实不是 ...

  • 李少咏丨感悟李振九先生和他的书法创作内蕴

    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发生史 一 比较认真地读完李振九先生的书法选,我的还算比较挑剔的双眼得到了一份惊喜,伴随惊喜而来的,是一份更让我激动的内心的充盈.它们在传统中国书法形式外观下,注入了某种主体性的 ...

  • 李少咏丨我心目中的洛阳女子书画院书画家

    (洛阳女子书画院李艾娴院长) 在灵光消逝的时代执着追寻梦想的理想主义者 这是一群致力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整个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她们以自己或者娇弱或者柔嫩的肩膀掮起一份生命的责任和义务,在美化社会美化生活 ...

  • 李少咏丨邂逅一片桃花

    邂逅一片桃花 当电脑芯片可以复制一切的时候 我们,还能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拥有一片先民们刻印在诗经里的桃花吗 高科技技术是一群无孔不入的细菌 飞速侵蚀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吃掉我们的每一个隐私 突出 ...

  • 李少咏丨中篇小说《随风起舞》连载之四

    十二 梅成了我的朋友.我对他的依恋甚至超过了小月和美帝.甚而,我不愿也不敢承认,我对他的依恋有时超过了对米兰的依恋. 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一举一动,表面看来与米毫无共同之处.他象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我 ...

  • 李少咏丨中篇小说《随风起舞》连载之三

    九 美帝的温柔体贴无与伦比.即使在把我由一个清纯的女孩儿变成成熟女人的那个神圣的时刻,他也象童话故事中的白马王子一样轻柔得如一缕微风,一滴朝露,一丝流岚,或者一团朦胧的薄雾,让我在最甜蜜的快乐中暂时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