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竞悦|慕尼黑会议:个人外交的败笔

摘要:随着近代以来国际交往的增多,君主们的会晤在国事访问中逐渐成了象征性的仪式,外交政策主要由外交大臣们掌握。随着现代政制的出现,像政府管理一样,外交不再被视为君主的天赋特权了。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外交行为可以视为英国最后的个人外交失败的范例。张伯伦的外交失败,在于其决策的高度封闭性,把外交官甩在了一边,对专业意见置若罔闻。
· 个人外交的随意性
在前现代社会,外交的核心在于君主的个人能力,君主个人外交随意性很大。
亨利八世以国王身份经常亲自出马搞外交活动。他的对手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几位国王之间进行过多次访问会见、谈判联盟、缔结和约等。然而亨利八世驱逐王后凯瑟琳,使英国与西班牙的关系产生裂痕。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以后更是四面树敌,使英国成为欧陆列强的众矢之的。
1905年,在芬兰湾的比约克岛,德皇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了一份条约,这份条约是两位君主任性的产物,与双方的利益都不符。
随着近代以来国际交往的增多,君主们的会晤在国事访问中逐渐成了象征性的仪式,外交政策主要由外交大臣们掌握。随着现代政制的出现,像政府管理一样,外交不再被视为君主的天赋特权了。
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外交行为可以视为英国最后的个人外交失败的范例。
· 英国首相独揽外交大权
在20世纪上半叶,英国议行合一的体制,使首相的权力不可避免地扩张。首相的主张因本党在议院占有多数席位而总能获得通过。他们投身于外交事务,博取公众好感,俨然成了首席外交大臣。在常规外事决策中,英国首相便宜行事的权力很大。
1937年5月,内维尔·张伯伦以68岁高龄接任首相之职。当时的外交大臣是艾登。
内维尔·张伯伦(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
张伯伦倾向于通过向德、意让步,以求得和平。而艾登则认为德、意的野心无法满足。
观点的分歧使张伯伦不信任外交部门,时常绕开艾登,通过私人渠道与外国政要交流,还曾当面反驳艾登。
艾登逐渐被孤立。1938年2月20日,张伯伦答应了艾登的辞职请求,并任命同样主张对德、意绥靖的哈利法克斯为外交大臣。
在外交决策上,为了防止把内阁讨论的内容泄露给国会反对派,张伯伦把讨论限定在四个人的小圈子里:张伯伦本人、哈利法克斯、约翰·西蒙爵士和塞缪尔·霍尔爵士。另外三人都被张伯伦视为心腹。
· 第一次会见希特勒
1938年2月,希特勒利用德国军官团的丑闻,攫取了德国军事力量的最高指挥权。随后,希特勒便打算对捷克斯洛伐克小试牛刀。
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人仅占总人口的一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苏台德人为争取完整公民权的抗争,给了希特勒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充分借口。
希特勒企图吞并苏台德地区,蚕食捷克斯洛伐克,并进一步将所有讲德语的人口所在的地区并入第三帝国。
在北海的对岸,英国首相张伯伦则致力于促进和平。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意图充当调停人。
1938年8月,张伯伦的小圈子开始讨论张伯伦与希特勒会晤的计划。在做出决定后,张伯伦并没有向内阁征求意见,并且严令不得在内阁内外谈及此事。
9月13日,张伯伦发出消息给德国外交部。9月14日,张伯伦才知会他的内阁成员们。9月15日,张伯伦获邀前往贝希特斯加登。
9月14日晚,在张伯伦出行前,唐宁街10号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新闻发布会。张伯伦志得意满,认为自己在促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事。
9月15日,张伯伦在动身前还特意留出时间在唐宁街10号的门阶上让记者们拍照。
《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记者写道:“首相打扮得就像是去公园散步一样,手里还拿着把雨伞。”
拿雨伞是张伯伦的标志性形象,通过“道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张伯伦又在专机的舷梯上摆好姿势,让记者们拍了很多照片,还向新闻界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我的政策一直是力求捍卫和平,元首(指希特勒)阁下准备接受我的建议则让我有信心期望和他的会面不会无果而终。”
张伯伦没有带上外交大臣一同出行,只是带了外交部中央司司长威廉·斯特朗(William Strang),还有两名女秘书和两名保镖,代表团中甚至没有人会说德语。张伯伦的想法是,这次出访是两位领导人私下的会面,要建立并培养两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因而不需要带上外交大臣。
在后来的谈判中,张伯伦不得不依靠德国外交部派来的翻译和书记员,这给他带来了麻烦。
晚些时候,张伯伦在上萨尔茨山见到了希特勒。

1938年9月15日,希特勒在台阶上向张伯伦致意

寒暄过后,希特勒问张伯伦要如何会谈。张伯伦说,希望一对一地面谈。
下午5点20分,张伯伦和希特勒开始在客厅会谈。他们谈了三个小时。面对希特勒的口若悬河,张伯伦显得笨嘴笨舌,更何况他还没有自己的翻译。
张伯伦没有讨价还价就做出了妥协,他同意让苏台德地区的300万德意志人并入德国,并请希特勒保证之后不再对其他地区提出类似要求。
而之前英国的朗西曼使团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苏台德地区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下获得自治权。张伯伦为了避免英国卷入不必要的战争,而做出了无原则的让步。
最后,张伯伦和希特勒起草了一份声明,表示针对现状双方充分坦承地交换了意见,张伯伦将于第二天返回英国与内阁磋商,几天之内,将会进行进一步会谈。第二天,张伯伦飞回了英国。
张伯伦原本打算会谈进行三四天,步步为营,让希特勒妥协。没想到,会谈完全在希特勒的轨道上进行,希特勒速战速决,令张伯伦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缴械了。
会谈的结果令英国人大失所望。
不过,张伯伦获得了喘息之机,因为希特勒答应不会立刻用武力解决苏台德问题。
在向内阁通报时,张伯伦强调如果他不去的话,德国如今已经开始出兵了。
内阁高级成员被张伯伦说服了,一致支持首相。
不过海军大臣达夫·库珀提出关键问题:苏台德地区是希特勒的最终要求,还是“开胃小菜”?
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是一个疯子,尽管他反复无常、难以对付,但他会恪守诺言,是理想的谈判对象。
然而,即使是一些张伯伦最亲密的同僚,也对此表示怀疑。
内阁里一直与库珀不合的国防协调大臣托马斯·英斯基普(Thomas Inskip)爵士私下说:“明明是希特勒占了主动,他就是在敲诈首相。”
张伯伦却依然得意洋洋,把自己看成外交改革的先驱者,告诉内阁官员:“万众瞩目的出访会谈具有伟大的意义,因为我们要面对的特殊形势要求我们采用一种全新的依靠个人的外交手段。”
在9月17日的内阁会议上,由于没有人愿意卷入战争,因而或明示或默示地支持张伯伦向法国寻求帮助。
· 第二次会见希特勒
9月18日,法国总理爱德华·达拉第和他的重要阁僚以及顾问抵达伦敦。
英法之间的会谈亲切友好,富有成效。法国不希望在苏台德地区出现全民公投,他们担心德国如法炮制,解决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等其他欧洲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但法国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德意志人口超过半数的地区的主权交给德国。同时,法国说服英国,一同保证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其他领土不受德国侵犯。
9月19日清早,英法两国政府联合向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发信,简述了两国的提议,并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最晚于9月21日回复,因为张伯伦计划在那天再次会见希特勒。
捷克斯洛伐克抗议这一提议,认为这会完全肢解国家,但英法认为,任何拖延都会加速德国入侵的进程。
21日晚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主要政治派别都选择了屈服。
张伯伦把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默许当成了证明自己正确的理由。同时他也十分渴望能够从希特勒那里得到一些让步来作为回报。此时,英国公共舆论也很期盼张伯伦第二次访问德国。
然而,这一次,张伯伦把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推到了悬崖边上。
9月22日上午10点45分,张伯伦从赫斯顿机场起飞。这次英国代表团包括外交顾问霍勒斯·威尔逊爵士,外交部中央司司长斯特朗,外交部法务处负责人威廉·马尔金(William Malkin)爵士,驻德大使亨德森,驻德大使馆一秘、精通德语的伊冯·柯克帕特里克(Ivone Krkpatrick)。
这个团队的构成,要比第一次完善得多。
张伯伦与希特勒在德尔森酒店(Hotel Dreesen)会面。张伯伦先是得意地介绍了过去一周里取得的进展,并简要地介绍了已经被英国、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接受的方案——在一个国际委员会监督之下进行领土主权的转移。张伯伦的建议很有吸引力。
出乎意料的是,希特勒拒绝了这个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边界问题必须在10月1日之前获得最终且全面的解决。为了避免谈判过早破裂,希特勒做了一点让步,提出各方必须立刻认同一个新的边界划分,而且不需要任何国际委员会的监督。
希特勒提出的新边界划分方案,是按照语言划分边界。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接受边界划分,他就会按照公民投票结果,立刻出兵占领德意志人所在的地区。随后,张伯伦与希特勒一起研究地图,上面标明了希特勒画好的边界。
第二天上午,会谈继续。在会谈结束时,希特勒表示,自己不相信这次危机会和平解决,并认为张伯伦对于解决危机无能为力。
其实在会谈之前,希特勒就和戈培尔谈过他的想法。希特勒认为张伯伦谈判立场不坚定,不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希特勒打乱了张伯伦的计划。张伯伦想不明白,为何希特勒在和平解决的情况下非要开战。张伯伦选择谈判的前提是:希特勒不是疯子。他的一切准备都基于自己对希特勒个性的判断。然而事实证明,希特勒毫无理性可言,提出的要求是张伯伦的内阁和英国公众不可接受的。
张伯伦取消了原定于9月24日上午11点30分举行的会谈,并向希特勒去信,说明他的提议不会被英法两国甚至全世界接受。
其实张伯伦已经意识到会谈完全破裂了,写信是为了让对方通过回复阐明意图,张伯伦好以此应对公众的诘难。
但希特勒没有入套,他的回信只是抱怨之词。
此次张伯伦访德期间,英国已经开始为谈判失败做准备。
9月22日下午3点,在张伯伦和希特勒会谈之前,内阁就开始讨论如果会谈失败,战争迫在眉睫,英国该采取什么对策。
但此时英国和法国依然警告捷克斯洛伐克不要动员任何部队,以免激怒希特勒。法国人曾考虑收回警告,但出于对张伯伦的尊重,而没有这样做。
9月23日,英国军方开始失去耐心,若是开战,他们需要提前48小时整备出发。下午,内阁向张伯伦去电,希望在他缺席的情况下获得授权动员部队。威尔逊回电,明天就会返回,等等再说。
晚上11点,张伯伦与希特勒开始了第二轮会谈。德国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9月26—28日交出会谈所涉及的领土。面对张伯伦的不满,希特勒让了一步,同意将时间延至10月1日。同时,英国代表们尽力压缩了德军将要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但总体上,希特勒的盛气凌人再一次让张伯伦做出了退让。
张伯伦的做法在国内受到了指责,在强硬派的要求下,张伯伦政府发出了警告:如果德国开战,英国不会置身事外。但希特勒还是想要在10月1日那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9月27日下午,希特勒命令先头部队出发,并在28日下午发布了总动员令。
在伦敦,气氛空前紧张。张伯伦终于同意向海军舰队发出动员令。
· 第三次会见希特勒
9月28日上午,张伯伦为避免战争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向希特勒发去电报,表示他可以再次前往德国商谈领土割让问题。同时,他请求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敦促希特勒再次召开会议。之后,张伯伦在下议院发表声明,仍然希望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但张伯伦也表示,如果德军一意孤行,英国就会宣战。
在危机的关键时刻,希特勒出人意料地把欧洲从战争的边缘拉了回来。英法的施压、德国国内的权力斗争,以及对意大利的不信任,这些因素使希特勒做出了暂停进军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定。
9月29日,应希特勒的邀请,张伯伦、达拉第和墨索里尼出席了慕尼黑会议。
9月30日凌晨2点,四方达成协议。

1938年9月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对群众挥舞著与希特勒签署的和平协定,同时宣称“带回了一代人的和平”

这一切,都是在没有当事方捷克斯洛伐克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慕尼黑协定与张伯伦之前谈判的内容,并无实质性不同,只是捷克斯洛伐克割让的领土减少了一点,割让的时间推迟了一点。

· 张伯伦的溃败
张伯伦的外交失败,在于其决策的高度封闭性,把外交官甩在了一边,对专业意见置若罔闻。
第一次前往德国时,他甚至连己方的口译员和记录员都没有带在身边。
他对对手(希特勒)的心理毫无研究,没有准备任何简报。
在谈判中,他对自己的底线坚持得不够坚定,一味地满足对方却没获得任何回报。
他的行为建立在臆断的基础上:他认为作为政治家可以给欧洲带来和平;他要超越父兄的成就;他相信希特勒是个言而有信的人;他认为已经与希特勒建立了私人感情……
捷克斯洛伐克与英国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张伯伦的做法损害了英国的软实力。
慕尼黑会议被许多外交官称为“溃败”。
希特勒很快背弃了《慕尼黑协定》。1939年3月,希特勒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其余的领土。当然希特勒也谈不上胜利。1939年夏,疯狂的希特勒对波兰开战。
他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阻止英法为波兰开战,但这次轮到希特勒出现误判了。
英法不再软弱,加入了战争。不过,这是后话了。

作者介绍

毕竞悦,现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战略研究员。有多年智库工作经历,曾任《改革内参》执行主编。主要学术兴趣为公共政策、法政理论。出版专著《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1978—2018)》、《法治美国》,译著《罗斯福宪法》、《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等十余部作品。

这里是每天带给你惊喜的小石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