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晴聊家教(四十四)

我们

优秀的父母并非在孩子的未来目标上大做文章,而是从"小处"(日常生活)着手,在习惯养成方面讲艺术,让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成就大孩子。所谓成功的家长,功夫体现在对具体问题(尤其对问题孩子)的处理上。有妙招,有巧法,所谓“会教育”的家长,“会”在遇到具体事情,复杂问题,生活细节时“慢半拍”,不武断;“有分寸”,不随意;“循情理”,不盲目。孩子在这种“无为而育”的“艺术化”(会看,会闻,会说,妙行,巧做)环境中,自觉地走向了远大目标。家长用脑子去育儿是艺术,用嘴巴去教儿是教化。

只关注“修学”,不关注“修养”;只用心“品”学,不用心“品”德,只有学问,没有教养的孩子,飞不高,行不远。

家庭教育原本是一项理应由自己精心去做的细活、巧活,而部分父母却掉以轻心,理解为能由别人替做的粗活、笨活。对家教理解的不同,营造了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

一位不懂教育又主观任性的家长,与一位不懂教育但比较民主理性的家长,在对儿女的施教方面相比,前者管教得多还不如管教得少,后者管教得少胜过管教得多。

.家庭教育需要有“持久战”的理念,分阶段,明主次,按顺序,讲策略,求艺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正面的不迂回,迂回的不硬碰,需借力时不用力,需用力时不依靠,适时、适度、适情的"理性教育"必能赢得孩子的理解尊重,健康成长。若不重规律,无视现实,一厢情愿,长官意志,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根筋硬碰硬的“速战速胜论”,不但不能使孩子“速成”,还有可能让孩子畸型成长。家长焦虑的“加速度”,甩掉了孩子“慢成长”的机遇,得到的是心灵的“另类怪异”!

教育大家庭
“教育大家庭”,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探讨"三育"各自的规律,研究"三育"之间的关系,整合"三育"合作的资源,交流"三育"合作经验。在这里,听教育大家声音,聚教育大家族智慧,为"生命成长"助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