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有色金属工业部分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这一系列的项目曾帮助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政府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和其他限额以上项目中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陆。考虑到资源等因素,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将机械加工企业,设置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44个国防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必须摆在海边外、布置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有35个。150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实际投资量的44.3%,其余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区,即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有色金属加工是什么样子?

中国是最早认识并且应用有色金属的文明古国之一(见冶金史)。但自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并进行掠夺以后,旧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就一直处在极为落后的状态。1949年全国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只有几十个、职工仅几万人,生产不到十个品种,而且多以矿砂原料等初级产品形式,供应欧美、日本,仅锡、锑两种出口产品就占了当时有色金属产量的一半以上。

比如,抗战期间,1940年3月和9月,中美之间达成价值2000万美元的华锡借款协议和价值2500美元的钨砂借款协议。华锡贷款协议规定,中方在7年内售锡4万吨以清偿贷款,年息减为4厘,其他条件也较桐油贷款优惠。钨砂贷款年息也是4厘,但条件更优惠,只规定中方在5年内运售钨砂偿还贷款。

941年1月31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国金属准备公司签订了一项在7年内由中国向美国出售价值约为6 000万美元的钨砂、纯锑、华锡的合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同苏联确定了156个大型援助项目,其中有色金属有:

1、抚顺铝厂

抚顺铝业有限公司(前身抚顺铝厂),隶属于中国铝业公司。抚铝始建于l936年,是中国第一家轻、稀有色金属综合性大型冶炼加工企业,是我国铝、镁、硅、钛工业的摇篮,被誉为“有色的鞍钢”。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党和国家40多位领导人到抚铝视察过。党和国家给了抚铝崇高的政治荣誉和很多政策扶持。

1936年11月10日,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与伪满政府商定为了共同生产铝,成立满洲轻金属制造株式会社(简称“满轻”)抚顺工厂,即抚顺铝厂在日伪时期的前身。

1937年6月,由德国设计的“满轻”抚顺工厂的铝年产能4000吨的铝电解车间和碳素车间开始建设,1938年6月建成,同年10月80台24KA的铝电解槽开始产铝。

1938年,“满轻”抚顺工厂脱离了“满铁”的隶属关系,划归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管理,于1941年扩建到年产能10000吨。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苏军进占工厂仅仅36天的时间,就把企业全部主要机器设备搬空,使企业无法再进行生产。

1946年国民党接收工厂,将企业定名为“电气化学厂”,后更名为“抚顺矿务局第三化学分厂”。国民党接收大员来厂后把工厂物资抢劫一空,企业被破坏得七零八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1948年11月1日抚顺解放,成立了抚顺制铝厂保管处,隶属东北有色金属管理局。新中国成立后,企业更名为抚顺制铝厂,隶属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

1951年1月,工厂改、扩建项目的一期和二期铝电解、镁电解工程被列入了国家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并列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中的两项。

1952年3月19日,企业更名为抚顺三○一厂;1954年更名为三○一厂,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1956年改为隶属冶金工业部;1969年1月18日,三○一对外启用抚顺东风厂厂名。

2、哈尔滨铝加工厂

1954年4月10日,中国第一个铝合金加工厂——哈尔滨101厂在哈尔滨市平房区破土动工,1956年11月5日建成投产。该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主要生产铝材、镁材、铝镁合金材料等。后相继改称国营新疆加工厂、国营新风加工厂、哈尔滨铝加工厂,1974年3月改为东北轻合金加工厂。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原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即101厂,以下简称东轻公司)是1950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委托原苏联有色金属加工设计院总体设计,1952年2月陈云同志代中财委党组向党中央撰写建厂报告,由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亲自阅定筹建的中国第一个铝镁合金企业,是国家 “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中的2项。1956年11月正式开工生产,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年产铝材2.6万吨。第二期工程于1958年6月动工兴建,1966年全部竣工投产。1992年被认定为国有特大型企业,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最大的铝镁合金加工基地”,被盛誉为“祖国的银色支柱”、“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

东轻公司主要生产铝、镁及其合金板、带、箔、管、棒、型、线、粉材、锻件和深加工制品等,共有18大类、258种合金、4062个品种、18704个规格,是唯一一家主持一项和参与一项国家“863”计划的铝加工企业,在同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轻公司的主导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出口主导产品铝合金预拉伸板符合德国EN标准及美国ASTM-B209,AMS-Q/Q-A-250/N标准,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设备、五金加工等行业。东轻公司生产的各种型材、棒材、模压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并出口到美国、英国、德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3、沈阳电缆厂

第四机械工业部直属大型国营工业企业,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位于沈阳市。其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满洲电线株式会社。1948年11月,由解放军接管。1953年9月,沈阳电缆厂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1956年9月,沈阳电缆厂改扩建工程完成,并正式投产。

2011年原址已拆除,更名为沈阳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4、株洲硬质合金厂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地处国家促进中部崛起重点发展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带和中国南方交通重要枢纽的湖南省株洲市。1954年开始建厂,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现为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型的硬质合金生产、科研、经营和出口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金属切削工具、矿山及油田钻探采掘工具、硬质材料、钨钼制品、钽铌制品、稀有金属粉末产品等六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地质、煤炭、石油、化工、电子、轻纺及国防军工等领域。

公司拥有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硬质合金质检站,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是湖南省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单位。

公司承担了大量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家战略性创新产品及重点新产品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荣誉和奖励超过40项,拥有有效专利800多项。

公司作为中国五矿打造“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钨产业集团的重要一员,将秉承中国五矿“珍惜有限、创造无限”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守公司“精诚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行业引领能力,实现可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5、杨家杖子钼矿厂

我国钼矿首先发现于清朝末年,始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当时主要开采的是闽浙沿海一带的一些脉型钼矿和华南一些伴生有钼的脉型钨矿。抗日战争末期,辽宁杨家杖子钼矿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式开采。解放前年产量才几吨,最多也就十余吨。解放后,为了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先后建立起颇具规模的三大钼业基地(辽宁杨家杖子,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以及若干中小型矿山,许多铜矿和钨矿也回收伴生的钼,从而使我国钼精矿的年产量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纯钼丝用于高温电炉和电火花加工还有线切割加工;钼片用来制造无线电器材和X射线器材;合金钢中加钼可以提高弹性极限、抗腐蚀性能以及保持永久磁性等。钼是植物生长和发育中所需七种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没有它,植物就无法生存。动物和鱼类与植物一样,同样需要钼。

如今三万职工已经迁走。

6、云南锡业公司

云锡前身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云锡作为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加以投资建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云锡已发展成为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材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锡化工中心、世界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世界最大的砷化工中心,以及世界级的稀贵金属研发中心。

云锡拥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最大的锡业研究开发机构,拥有世界著名的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金属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贵金属多学科领域综合性研究开发的科研院所,是世界知名的贵金属研究所之一。云锡在锡矿采、选、冶、锡化工、锡材深加工、砷化工和贵金属研究等方面具有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技术开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先进的采、选、冶生产装备,锡选冶技术和设备居世界领先水平。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4人,其中6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博士生导师5人。这些年来先后取得了40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52项、省部级404项、国家专利122项。

7、江西大吉山钨

大吉山钨矿 是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矿山,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建设的骨干企业。矿区位于南岭九连山脉中部,地处赣粤交界处,行政区划属江西省全南县,南与广东连平县、翁源县接壤,矿区占地面积8.2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万余人。

大吉山钨矿,位于九连山脉中部,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该矿床发现于1918年2月,已有近65年的生产史。1949年前多系手工采矿与选矿,矿山资源损失很大。1952年10月收归国营,1959年1月投产了一座年处理原矿石81.2万吨的重选厂。该矿为岩浆后期高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矿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工业矿脉计96条,走向600~800m,矿化深度为500~800m,单脉厚度0.01~3m,平均0.4m左右。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自然铋、辉铋矿、辉钼矿、绿柱石,从中回收钨、铋、钼、硫铁矿。1949年以来共生产钨精矿97935吨。

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协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8、江西西华山钨矿

西华山因钨而闻名于世,它所在的大余县,素有“世界钨都”之美誉,西华山钨矿则是“世界钨都”大余最为璀璨的明珠。经历清末被“洋人”发现、民间大规模开采,新中国辉煌发展、中外驰名,西华山钨矿的不平凡历程亦是熠熠生辉。

西华山刚发现钨矿时,山上到处可见裸露的钨矿石,福音堂的天主教徒每人每天可拣几十斤, 有的多达百余斤。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各国军工业急需钨制作军械,美、英、德等帝国主义纷纷指派其代理人到大余县抢购钨砂。

顿时钨砂价格猛涨,几年时间吸引了大余县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农民上山拣砂、 挖矿。钨砂产量大大增长,是开山以来的极盛时期。

1949年8月,赣南获得解放,人民政府全面接管各地钨矿业,建立重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局江西分局,我国钨业进入一个新时代。

1949年以后,国家接受苏联援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当中就有西华山钨矿的兴建。按当时的产能与探矿,西华山钨矿成为了全国的钨产业重点基地,那时的西华山钨矿赢得了全世界的钨行业的关注。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成立了9大国有统配矿山、16个地方国营矿山和20多个集体坑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钨原料产地。其间地质工作者探明钨储量的矿区106处,累计储量117万吨,钨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但高品质的黑钨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一,为全国同类产品的70%,世界的60%。

西华山亦迎来了辉煌的发展期。1953年,西华山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1954年国营建厂,1956年完成技术设计,并开始施工建设,1959年10月建成采矿、运输、选矿日生产能力为2250吨的中型有色金属矿山。

1970年,经过不断技术改造,日生产能力提高到3000吨以上。自始至终西华山一直都是“钨都”的老大哥,为新中国的出口创汇、发展特种钢铁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9、江西岿美山钨矿

岿美山钨矿是一家省属中型国有企业,位于江西省定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4度50分38秒,北纬24度43分,属九连山山脉主脊之一。矿区距定南县城33公里,距京九线定南站30公里,距赣粤高速老城出口处15公里,交通便利。

岿美山钨矿发现于1918年。1949年8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143师警卫营第2连接管矿区,矿区获得解放,随后建立“龙华钨业管理处”, 1953年改称为岿美山钨矿。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岿美山钨矿被列为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全国原第三大钨矿之一。先后隶属于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江西分局、江西省冶金工业厅、中国华兴钨业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现为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半个多世纪来,岿美山钨矿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和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50多年来累计生产铜铝铅锌四种有色金属产品550多万吨,上缴利税84亿元,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4.75亿元,股东为中信集团、国安集团、甘肃省国资委、甘肃省新业国资公司、信达资产公司、东方资产公司、华融资产公司、长城资产公司以及甘肃省经合总公司。公司资产总额205亿元。具有年采选矿量200万吨、铜铅锌30万吨、黄金3000公斤、白银100吨、有色金属加工材5.65万吨、硫酸63万吨、氟化盐产品7万吨的生产能力。公司主要产品铅锭、锌锭、银锭在LME注册,“红鹭”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

白银有色集团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产品品牌、工艺配套、技术人才和区域资源的优势,公司将通过走创新式规模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铅锌、适度发展铜、积极发展化工及深加工,三年内力争使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超过65万吨。经过努力,把公司建成一个规模效益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企业。

11、洛阳铜加工厂

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洛铜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先后隶属于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河南省政府国资委,曾是国内铜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冶金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为新中国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核潜艇、大推力运载火箭、受控热核反应、正负电子对撞机、“神五”、“神六”载人飞船等国家项目中,担当尽责,积极作为。

(0)

相关推荐

  • 铝、铜、稀土、钛、钴、铁矿石、钨八大细分行业龙头个股【强烈收藏】

    大宗涨价不可能用几个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背后是多年的供给不足和货币超发. 先整理了铝.铜.稀土.钛.钴.铁矿石.钨的相关上市公司,留存观察 一. 铝 中国铝业:我国铝行业绝对龙头:形成了以铝土矿开采. ...

  • 邓育㨗‖赞琯坑钨矿【客都推荐】

    赞琯坑钨矿 文  / 邓育㨗 琯坑钨矿系梅州, 开山挖矿属冶金. 全国解放建矿史, 不觉闭坑又几拾. 历史总有人创造, 矿工不忘青春期. 进矿年华少儿哇, 今天聚会白头呱. 大家畅谈昔日事, 一时变化 ...

  • 最全有色金属上市企业,黄金有色稀土钴锂钼锡等各板块龙头

    商品是怎么收益的? 基本上大宗商品行业,都是靠规模优势控制成本,通过成本优势占领市场,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优势越强,同时产能相对集中. 在原本产能和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涨20%,利润就会大幅增 ...

  •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石油冶炼化工部分

    上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和物资,苏联还慷慨地拿出核心技术和生产设备,无私的派出大批专家和工程师,手把手的帮助一穷二白的中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希 ...

  •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化学工业部分

    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的156个援助项目.这一系列的项目曾帮助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 ...

  •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钢铁工业部分

    1953年,我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次计划的核心主攻方向就是工业.在一五计划开始之前,国家领导人面对我国工业化严重落后的窘境,并没有灰心丧气,相反他们加紧时间制定详细有序的发展计划,同 ...

  •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电力生产及配套部分

    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该工程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持续约十年,直至中苏关系破裂为止. 156项重点工程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 ...

  •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煤炭开采加工部分

    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该工程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持续约十年,直至中苏关系破裂为止. 156项重点工程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 ...

  • 1953年苏联砸上百亿,援建156个项目,5年时间帮中国实现工业化

    抗美援朝时期,美国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针对朝鲜和中国,我们艰苦抗争多年,志愿军战士拼死赢得一系列胜利,真正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中国志愿军的优秀表现,不仅震慑西方国家,也让苏联产生了更大的信心.1953年 ...

  • ​156个苏联援建项目

    ​156个苏联援建项目 从1953年开始,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56个项目,遍布中国十六省56个市县: 沈阳.抚顺.阜新.鞍山.本溪.大连.杨家杖子.葫芦岛.西安.兴平.宝鸡.户县.铜川.渭南.哈尔滨.富 ...

  • 当年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业项目,放眼现在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之一,损失极为惨重,而对于新中国来讲,重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重中之重,不仅能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更能成为巩固和维持政治独立的经济前提 ...

  • 新中国工业基石的156个项目城市分布图

    新中国工业基石的156个项目城市分布图,淮南是长三角地区的唯一. 那个时代的工业,东北工业无疑是最亮眼的,淮南在计划经济时代真的是华东工业的头筹. 工程是: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 过去荣耀不在,未来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