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千亩 || 吴 翚(山东淄博)

管千亩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民国期间,西河庄有一位管姓壮汉,叫“管千亩”。

“管千亩”是他爹的理想,他自己压根就没动过这么大的念头。

他最多就管过八亩地。虽然这八亩地里玉米谷子长势都不错。可那是他掏光了气力的结果。你再多给他管一点儿试试!

如果在他年轻的时候,这八亩地当然是小菜一碟。那时候他凭什么比别的长工多挣一斗小米?不就是凭他那身远近没比的力气嘛!

管千亩的爹当了大半辈子长工,可是说句不怕犯错误的话——他就靠这却也让管千亩从小没饿什么肚子,十二、三岁一过,小千亩的身手已见出不凡——鞋底子一样大小的玉米面饼子,他哪一顿也得哄呛进去三四个。长到十六、七,大约是因为玉米饼子里大量的维生素c之类的东西闹的,他那力气已经到了吓人的地步。有一回下大雨,他们家一根房梁压垮了,掉了下来,他两手一使劲,硬是又给托到原位上去了!

老管头的东家在挑选长工方面算的是一个伯乐,有一回老管头犁地时不慎伤了脚,他拿出一些钱给他养伤,乘机提出了让管千亩顶职的问题。

管千亩顶职以后,果然是颇有建树。当时正割麦子,他一头扎下去,八垅平着往前推,来回好几遭不直腰,把只割六垅的长工们落得在后边喊亲爹。麦子收下来一算,比往年快三四天。财主一乐,马上打破论资排辈的老例,培养管千亩当了“干部”。并且,提职提薪,每月多给这个长工一斗小米子。

管千亩是个讲义气的人,得人点水之恩,得以涌泉相报,从此更是发了疯一样地干。

他这么一疯,财主乐了,可恼了长工们。虽然他不和别的长工头儿一样去财主的饭桌上单身吃好的,也不在财主的面前说别人的坏话,他们还是不能原谅他。这也怨不得长工们,他们都是老扛活的,身上多多少少都落下些病,加上年纪都比较大,如何拼得过管千亩那犍牛一般的身体?可不跟他拼着干,饭碗又难以保住......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对付管千亩了。

“伙计们谁能喝下这井拔凉水,老子把妹子输给他......”

打麦场上,长工们开始往管千亩面前伸钓钩......

这“井拔凉水”是长工们从最深的一口井中提来的。提这水有一个规矩,用一根长绳拴住一个细而长的小铁桶,将其摆满水,慢慢地沉到井底,让它在水下待两个时辰以上,然后,提起的时候,要用尽可能最快的速度赶到喝水现场。用这方法弄来的水,极凉!麦收时间,烈日当头,活路又累,喝口井拔凉水,真是销魂!远远地看见井拔凉水来了,长工们呼地一下扔下手里的工具,赛跑似地围了上去。第一个赶到的抢先往地下一跪,伏下头去,用手将桶扳斜,嘴凑到桶沿上便喝了起来。一边“呼呼”地喘气,一边“滋滋”地吸水,那声音真叫蹲在一边的人眼馋。他们焦急地等着,手都往桶把上伸,恨不能马上就轮到自己......也有到最后喝不着的人,那他一定会气得往场屋墙根阴凉底下一坐,半个时辰不去干活。别的人这时便也不会计较他,仿佛觉得他就是再歇半个时辰也是吃了亏的。如果想皆大欢喜,那就只好派两个人去弄,弄它三四桶,大家人人灌得肚儿圆圆。遇到这种时候,长工们赤着背,挺着凉的肚子,互相追逐着用手指头敲别人的“西瓜”,那股子快活劲哪儿也找不到!......不过,要让一个人把满满一桶井拔凉水喝下去,恐怕就不会太快活了。

“......谁能把这桶井拔凉水喝下去,老子把妹子输给他了......”不知到底有没有妹子的长工甲很有些慷慨地连喊几遍。

管千亩并不上圈套。他正忙着軋场,“呔呔”地吆喝牲口,根本没听见有人拿话激他。

长工们仍不放松。

歇息了,他把牛牵到阴凉处拴好,刚走过来,就有人问:

“头儿,你估估,这口袋麦子有多少斤?”

“一百五。”他想也不想地答道。这玩艺儿,不知盘弄了几千几万袋,早弄熟了,不需要想。

“一百五?叫我说顶死了也就八九十斤!”

“放屁!”

“打赌?”

“输什么?”

“输什么?这不,井拔凉水,仰脖见底!”

“好,谁不喝是王八日的!”

行了,热得脑袋还在嗡嗡的管千亩,终于稀里糊涂地上了圈套。

等他刚刚把这桶井拔凉水齐脖儿灌下,才知道这口袋下半截装得都是麦糠。他想把水吐出来,但是没成功;他想追去打别人,肚子沉得已经站不起来了!

管千亩有生以来犯了一次大病,连着两天在地上打滚。后来,能下地了,却落下心口疼的病根儿,三天两头地吐酸水,冒冷汗,身板眼看着消瘦下去。

他恨这伙长工,尽管后来他们都很后悔。

他也恨财主,觉得这人心太黑,不该见自己一有病就减去了那一斗小米子。一气之下,他不干了。

他还恨自己,恨自己野心太大,喜欢当官儿,结果招惹了祸事!

过了一年多,管千亩基本上恢复了。财主找上门来,又要多给他一斗小米子。他理都没理这个茬儿,背起铺盖卷儿就出门学手艺去了。

多年后仍令他遗憾的是,他走出去好几百里地也没遇到一个师傅。只好又去打短。一季活儿没干完,东家跑了。跑什么呢?兵过来了。东家跑前没给他留下一文钱,他得吃饭呀,于是就参加了担架队。

虽然管千亩不属于“自觉参加革命”,但革命以后,表现却是很不错的。他有的是力气,抬担架他专拣大个儿地抬,专拣重伤员抬。他速度快,步儿平稳,又有耐力,八九十里可以不歇脚。“你歇一会儿吧大哥......”伤员有时都感动地恳求他了,他却厚道地一笑:“睡好,别说话。我不累,这活儿,比割八垅麦子轻多了......”

有一次他抬了一个重伤员,听说这个人还是一个不小的官儿,管着好几百兵。这人给管千亩留下的印象极深。

——他是为了救自己的兵受的伤,伤很重,抬过西北大槐树不远就牺牲了。他是让枪打中了大腿根处的血管。当时血止不住,他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却还有心思给兵开心:

“嗨,哭什么!你叫王麻子在西北大槐树上叫我三声,我就回来了......”

后来,听说那个王麻子还真来了。只是树干太粗,他没法爬;而所带的绳子又太短,不能挂到树杈上去......他是很佩服这个王麻子的,觉得这人挺义气。

他当时很想就为这些好人抬一辈子担架了,却不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当官的见他表现好,又是长工出身,想培养他当个官,他坚辞不受。这种革命不为个人名利的精神更让当官的喜欢了,决心无论如何也得提他做个兵头不可。这样一来,管千亩才真害了怕,怕再给手下的人灌井拔凉水,于是趁着天黑脱离了革命......

作者简介:吴德怀,笔名吴翚、吴晖,60年代生。国营企业机关任职多年。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中国煤矿诗人协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及多种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项。出版诗集《多情的土地》、《清荫疏影》,散文诗集《另一片土地的生长》,寓言集《开花的草》等。

诗观:诗歌乃灵动的翅膀,其飞扬的神思,通透心灵。凝炼高雅含蓄特质,堪为诗之鉴镜,品之绳尺。为诗者,当以扩象的灵美与张力,表现理的深邃与玄远。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钟金洲   槐花飘香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石峰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伤木   深谷幽兰     初一  真实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

  • 凉水井故乡井

    金松滋·新诗城  凉水井 故乡井 故乡有条木天河 木天河边有口凉水井 而我的心中 有口故乡井 不知何时,在心的深处 这口叫故乡的井就开始挖掘 中学?上班?抑或是奔赴外地打工 我用匆匆的脚,枕木的摇滚, ...

  • 千古绝对!上联:“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联更经典,才子来对?

           对联我们很常见,每家每户过年都会贴,可是这对对子,我们就不能说我们都会了.虽然这是我们古时候各行各业人们喜爱的生活乐趣,但是肚子里没多少墨水的人还是应对不来这个项目.古时候对对子的参与者 ...

  • 春夏吃食记忆之麦收 凉粉儿 辣椒炒鸡蛋

    春夏吃食记忆之 麦收 凉粉儿 辣椒炒鸡蛋 节气到了芒种,一句"芒种三天见麦茬",一下子馋起了从前麦收时吃过的辣椒炒鸡蛋和井白凉水冰凉粉儿来. "紧收麦子慢收秋" ...

  • 民间流传的宋大仙故事,太有意思了

    宋鹅池是谁? 宋鹅池(约1517-1584),新河县六户村(今河北省新河县新河镇六户村)人.名登春,字应元,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诗人.画家,是明代著名的布衣文人:民间有宋大仙之号.宋登春一生经历丰 ...

  • 家乡的麦子熟了

    声明:图片来自摄影爱好者,配图与本公众号所表达内容无关,仅供观赏,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即删除!(请勿转载图片,如因转载而引起法律法规问题,由转载者承担其后果,与本公众号无关) 序言 一年一度的麦收 ...

  • 酒坊丕幺(外一章) || 吴 翚(山东淄博)

    酒坊丕幺(外一章)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酒坊丕幺,山西人氏,长相猥琐,却酿的一手好酒. 丕幺初来时,蛰居西河上桥楼.不数月,凭一首绝技,将镇上十几家制酿名手比得七窍生烟,一时名嘈四乡. 丕幺酿酒 ...

  • 御葬林石人(外一篇) || 吴 翚(山东淄博)

    御葬林石人(外一篇)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在西河东北方三里许的地方,曾经有一个御葬林.御葬林里松柏参天,绿树成荫,一排排的石人石马石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彰显着一个家族的荣耀和富贵. 遗憾的是 ...

  • 悸动,在无语之夜(组章)|| 吴 翚(山东淄博)

    悸动,在无语之夜(组章)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宁静致远 夏天将尽的时候,我站在山顶上望远,有些古代的意识,花瓣似地成我心地的金子. 我一个人,走上秋天的边缘,小心地打扫失意的落叶,并且回味曾经 ...

  • 一斗米官(外一篇)|| 吴 翚(山东淄博)

    一斗米官(外一篇)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一斗米是多少?一斗米的官又如何? 清朝乾隆年间,唐二歪家里就有能出一斗米官的传说. 有一年,唐二歪的祖上费尽周折,请到了一位南方过来的堪舆阴宅功夫颇深的 ...

  • 齐长城(外一首) || 吴 翚(山东淄博)

    齐长城(外一首)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战国的云烟 惊动了君王的安恬之梦 激怒了坚硬的石头 那些石头疯狂了 站起来,呼啸着灵气 沿着荒峦挺进 在刀光剑影里行走   天空和大地弹奏的 古老谣曲 沸 ...

  • 《天地间》34 号征文:崖缝里生长着一棵小黄荆 || 吴 翚(山东淄博)

    崖缝里生长着一棵小黄荆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我喜欢 并不是她扭曲的形体 也不是她开出的丁丁蓝花 她顽强地舒展稀疏叶片 在僻静一隅 自然的纯净之美 像一剂良药 渴望治愈一个近乎绝望的人 如何地一 ...

  • 树 神|| 吴 翚(山东)

    树 神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万物皆有灵,每一种生物都有神在,比如树就有树神.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提及早期人类崇拜树木花草的原因时说:"在原始人看来, ...

  • 风水朗先生(外一篇)|| 吴 翚(山东)

    风水朗先生(外一篇) 文/吴翚 编辑/落英小桥 先生姓郎,晚清秀才,颇有学识.常言道,秀才砸了锅,不是算卦就是卖药.此话不幸言中.朗先生中年落魄,便干起了识地貌辨风水的营生. 其时,西河镇长古小头有一 ...

  • 1903年,山东淄博博山(今博山区)高大的城墙和壮观的永济桥

    山东博山(今淄博博山区)古称颜神,因齐地孝妇颜文姜得名.博山自古就是鲁中重镇,宋元以来,因这里的陶瓷.琉璃.煤炭产业发展迅猛,而成为了商贾云集之地 . 1903年,一支"英国官方旅行团&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