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针经读悟:“气至”黄帝内经另有玄机,绝不是“酸麻胀”这么简单

在上上一篇文中我总结到,学针灸学了很长时间,二羊总觉得摸不到针灸的的门道。没办法只能回头,重读经典,希望从经典中找到针灸最朴素的使用逻辑。发现“气至”根本就不是酸麻胀那么简单!
很多人在留言区来指导我,要如何如何?要有手法,要练气功等等,要看什么书。好像他们都会了一样,其实我有时候不大想理会,因为真正会针灸的人很少,我倒是希望给我留言的是懂针灸的,会用针灸的,但现实很难遇到好的老师。所以只能自己摸索。
出来高谈阔论的是不会的,会的又很保守。我说的会是用针灸来治病,并且到我我要求的那种。
说回我看灵枢经,针灸探源,源头的水是最清澈的。黄帝内经灵枢经也是最朴素的,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复杂,很多概念也变了味。
就拿这个“气至”来说,经文说到,气至有效,气至后拔针不需要再针。那到底什么是气至呢?
后世人尤其现代针灸课本说气至就是患者的“酸麻胀”,也不是相对古老的说法气至就是“针下如鱼吞钩”感觉,总而言之,各种说法都有。
但这些说法,我在黄帝内经中却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根本就没说过这样的话,是后人自己加上去的,后人自己理解的。
那黄帝内经的“气至”是啥呢?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能找到关于气至的条文大致如上几条。
原文讲的很清楚,提炼如下:
1、针灸要气至才结束(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2、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补则益实
3、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
4、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总结以上几点,气至=气调
你看这灵枢经的“气至”根本就是什么酸麻胀,也不是如鱼吞沟。
读到这我又想起了灵枢经开篇讲的。
“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
后世强调的各种方法只不过是守形的方法,这也就是我学了针灸之后的困惑所在。古人的针灸跟现代针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黄帝内经的词,他自己已经讲清楚了,为何传到后世完全变了味,让人产生各种误解。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知道了气至,就是气调。那如何判断气至呢?如何判断气调呢?
怎么做才能做到气至,后面中医二羊继续通过读灵枢经原文,挖掘灵枢针灸本来的体系和思想。
后面的总结皆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和基础来理解,如果你带着你的有色眼镜或者先入为主的思维枷锁肯定跟不上我的思路,我所总结的东西。
这系类文章,我命名为《针灸探源,系统整理灵枢针经的要点汇总》系列。

我是中医二羊

原名杨烊,觉明中医学堂创始人,“养阳医斋”主人。来自于贵州黔东南一个小山村。禀赋不高却阴差阳差考上中医大学,又因父病未能医治病故,遂发大誓愿深究中医,从此携青囊苟活于世间。自言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