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外销瓷

在国家博物馆的“归来——丝路瓷典”展览中,观众见识了大量精美的外销瓷,对这个古代瓷器中的特殊品种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与供应本土的瓷器之间鲜明的对比,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反映了那个年代因商业贸易的繁荣引发的“东学西渐”。外销瓷这一中西文化之间日渐深入理解和学习的产物,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具有难以复制的历史价值。
1616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扬·彼得兹·科恩(Jan Pieterzoon Coen)在写给公司董事们的信中说道:“在这里我要向您报告,这些瓷器都是在中国内陆很远的地方制造的。卖给我们的各种成套瓷器都是定制的,预先付款,因为这类瓷器中国人不用,他们只有拿它出口,而且不论损失多少,也要卖掉”。《景德镇陶录》中也说外销瓷器“虽然绚彩华丽,而欠雅润精细,可供闺阁之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
与内销瓷器不同,外销瓷浓烈的商业味和洋味以及复杂的造型、繁多的用色,使人耳目一新。但由于洗染的问题,其稍厚的画彩有时略显粗糙。
明末清初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写道:“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踏踏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熟悉社会学的研究者都清楚,中国画工地位低下,基本上都是以技谋生的工匠或者偶尔帮工的农民,他们的经验大部分来自于师徒或父子传承。毕竟画工不是文人或是艺术家,面对工期紧张,图案复杂,且形式陌生的海外订单时,不可避免地生产出不准确、生硬、程式化的图像。外销模式对商业的迎合,以及中西二元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外销瓷图像商业化的特殊格调。
左上图:清晚期广彩人物花鸟纹盘
右上图:清乾隆广彩博古徽章纹盘
左下图:清道光广彩博古诗文徽章纹盘
右下图:清道光广彩西班牙皇室徽章纹盘
中国画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大量复制西方图像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习西画的描绘原则和技巧,进而生成许多特别的作品。清中期,以他们为主要力量推动的外销瓷装饰语言,于中西融合中不断革新,在构图、透视、比例、色彩配搭等各个方面不断尝试,积累着经验。
在构图方法上,这一时期多用“开光填充”,边饰则以垂幛纹、卷草纹等为主,主体图案越来越多地展现某种场景,有庭院、家居、郊游等,整体较为繁密,精工而华丽。外销瓷已不只是对器物的消费,更是一种图像消费。如果西方图像或者徽章需要在构图中处于中间位置,画工们会有意识地在保证西方图像主体性的同时,采用缠枝、龟背锦纹、飘带等中式元素来衬托。他们有时也会故意选择不对称的方法,或者让对称与不对称共存,制造一种视觉上的新颖,改变原有中式图案的绝对对称。
左上图:清乾隆广彩开光西洋风景茶壶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右上图:清乾隆墨彩“马丁路德像”盘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下图:清晚期青花徽章纹盘  中国航海博物馆
在透视运用上,清中期的外销瓷愈加大胆,既采用中式的散点透视,也参考运用西式的焦点透视,有时候可能因为焦点透视理解得不透彻,还会出现一种“焦点”加“散点”的新样式,甚至是“反透视”的样式。寂园叟在其《陶雅》中也说:“乾窑瓷品,不但画碧睛梭鬓之人,其于楼台花木,亦颇参用界算法,命曰洋彩。”“界算法”即西方“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法,来自于以郎世宁为代表的西方来华画家。正是他们引领了一批中国人开始学习并逐渐精通西洋画法,督陶官年希尧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于雍正七年(1729)编著《视学精蕴》一书,并在序言中写道:“迨后获与泰西郎学士数相晤对,即能以西方做中土绘事”。
在色彩的搭配上,外销瓷也更加奇幻。中国“随类赋彩”的传统被改变,添加了西方的光源色、环境色。五彩时期的纯色被有意减弱,掺入铅粉或玻璃白的颜料,出现粉橙、粉黄、粉紫、粉青等搭配,并采用分水法洗染,呈现出更柔和而丰富的层次。外销瓷开始大量地使用金色、黑色描边,将多种彩色圈合起来,强调色调统一、式样多变。这样勇于变化的基础来自于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技巧,完成后的效果各显千秋,如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清乾隆开光西洋风景图碗”,开光之内填充的是写意树石的背景和西洋人物及城堡,画面平远、深远兼备,用色写实、写意具能,信笔寥寥,别有一番韵味。
清中期象牙透雕天使缠枝花卉纹盒
同时期的宫廷珐琅彩,则主要源于宫廷倡导,造办处的高手更加追求西画传统的透视、光影、明暗、环境色等,将画面变得柔和细腻,体现出新材料、新技法下的中国味道,在努力完成帝王审美需求的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
总体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画工虽然在不断改进对西画透视法的运用,且在临摹手熟后能够信手拈来,但这始终建立在中国画工自身经验和技巧的基础之上,服从于东方的勾描写意和注重尊卑的绘画伦理,形成一种传统与变化共存并不断革新的发展状态。
由上至下依次为:
清乾隆 广彩徽章纹茶壶 
清乾隆 开光西洋风景图碗
清乾隆 广彩碎花签名款茶杯

作者 | 徐中锋

摘自 | 《中国艺术》2017年第3期 一带一路

(0)

相关推荐

  • 清代珐琅彩瓷器欣赏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宫庭御用瓷器,不仅精美而且价格昂贵. 雍正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描金双龙耳童趣纹扁瓶.高24厘米,口径7X5厘米,腹径14X5.5厘米底径8X5厘米. 瓷胎:无论用料或者胎质都非常细腻 ...

  • 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浅谈明清外销瓷

    原创物质文化史2021-03-07 15:27:36 明清时期外销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朵"异域之花",一方面它产自国内,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物: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目的是外销它国,这 ...

  • 古今印刷趣谈之三十二:新安吕抚 , 泥版首印二十一史; 山东徐公 , 泰安志定再创瓷刊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三十二  新安吕抚  泥版首印二十一史 山东徐公  泰安志定再创 ...

  • 奇谈怪论,数字趣谈,东西方的吉凶数,“250”为什么会指蠢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各位带来了一篇"奇谈怪论",文章略显荒诞.无厘头,知识上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最后,恳请审稿的编辑能高抬贵手,予以通过,让此文与广大读者见面,谢谢了 ...

  • 也来趣谈“打鸟”(1)

    也来趣谈"打鸟"(1) 作者│老红木 瞧见老年人用长焦距相机拍鸟,咱那辈人的有些人联想到弹弓打鸟.同样用"打"字,其实混淆不得.有鉴这是有趣题材,本人不会放过. ...

  • 概率趣谈二三事

    概率和赌博 1651年夏天,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在前往浦埃托镇的旅行途中,偶然遇到了梅累.梅累是一个贵族的公子哥儿,常常进出于赌博场中.为了消磨旅途的寂寞,他大谈"赌博经", ...

  • 长垣地名趣谈——孔村

    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 是历史的活化石, 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也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在没有影像 甚至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 地名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 ...

  • 词源趣谈:来自巫术“邪恶之眼”的envy(嫉妒)

    古代西方人相信有一种邪恶的巫术叫做"邪恶之眼"(evil eye).据说巫师施展这种巫术后,可以通过目光来使人遭受伤害或厄运.英语单词envy(嫉妒)就和这种巫术有关. 单词env ...

  • 词源趣谈:enthusiasm(热情)——神灵附体一般的狂热

    单词千万不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单词其实都是由词根词缀组成的.理解了它是怎么组成的,含义是怎么引申出来的,就能够轻松地记住这种单词. 比如英语单词enthusiasm(热情) ...

  • 中医趣谈:“用药如用兵”,孙子兵法与中医的“方剂”!

    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著的<医学源流论>中,有一篇"用药如用兵论",说的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样的道理. "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