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紫黄文化说---海黄黄花梨概分
(2009-03-17)
---海黄黄花梨概分
关于海黄的分类,窃以为出发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从外观的色相区分,可以按照深浅的不同分为深色料与浅色料,颜色居中的为中间色料,以此为出发点,在下把曾见识过的海黄实物分为:黄白料--啡红料--绛紫料。
如果再仔细一点的话,这个A/B/C三者之间还可以细化一点,变成AA/AB/BB/BC/CC五种:黄白料/黄红料/啡红料/褐赭料/绛紫料。不过,辩色力是比较感官的指标,不太精确。还是感性认识阶段的初级认识。而且,有的人先天在辩色力方面有缺陷,比如色盲色弱等等。
从取料的角度区分,窃以为大致可以做这样的界定:
树干料--树头料--树根料--树枝料。
从家具制作的实际角度考虑,树干料最合适,长直的纹理流畅舒展容易配料,而且取料宽松。
树头料是接近地表的部分,从质地角度考虑是非常好的木材,只是纹理偏向拳曲难以配料,而且因为大小头以及白皮嵌入的不规则等因素,做家具取料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拳曲的纹理虽然在外观上有特点,一旦发生开裂的话因为缺乏方向性而难于修补。
树枝料就比较的为难了。按照传统的取料取材观念,树枝料原本往往是不入流的,或者至多做个陪衬角色。毕竟未成材。尺寸上达不到要求。所以,数枝料的这个“料”字,有一定的水分。
最后,树根料。海黄的树根料,目前是比较浑浊的一潭水。在下在以前的帖子里也曾经比较朦胧地说了一句:
"eddie发表于 2008-2-21 11:59
......坦白说根料的分辨难度更高,在下一介业余票友,半瓶子水,勉强润润枝叶,到不了根." 关于这个缘由,主要是因为:海南如今出土的根料,有相当部分是从越南过来的“先埋后挖”。遇到这样的“出土”品,没有办法说得清楚。结果是根料的水越来越浑。所以,根料的争议在目前恐怕是无法在短时间里廓清的。而由于越南“先埋后挖”的源源不断,从整体上降低了根料的水准是不争的事实。关于这个敏感的话题,且到此为止。 从年份的角度区分,窃以为大致可以分为:成年料--未成年料。这个说法比较容易理解:以前取料的时候,用家基本上还是有一定的选择余地的,可以挑拣已经成材的树木再砍伐,出来的自然是挑选以后的成年料。如今则是完全从经济角度考虑,只要是真的海黄就下刀,是否完全成材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且把以前舍弃的不合格部分也统统加以利用。门槛降低的结果,自然少不了充数的滥竽。关于如何断定海南黄花梨的成年与未成年?这个标准也许可以展开探讨。不过,伐木行业有一个常用的指标叫做树木的“胸径”,又称干径,指树木主干离地表面1.3 米处的直径,如果断面为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某位教授曾经说:海黄20年可成材,根据是他研究了某棵20年成格的海南黄花梨树。关于这个观点,窃以为还需要更多的论据来支持。一棵树是个例。最好还是做一个有一定数量的群体考察调研,这样更有说服力。而且,海南岛不同地域的海南黄花梨树的成格时间也有差异。之前已经有学者考证过:平原地带的海黄黄白料,大概需要17年的时间才开始成格;山区贫瘠地带的海黄深色料,成格的时间在30年以上。这还只是开始,从成格到成材,还有很长的时间。海黄真正被国人关注的时间并不长,而关于海南黄花梨这种热带植物的科学研究历史也比较短暂。 还有一个比较为众人熟悉的划分是按照油性而分的油梨--糠梨。关于油性,在下了解到的情况是;油性也可以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油性也可以是后天陈化的后果之一。长时间的陈化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给原本油性不足的海黄木料带来油性。因此,窃以为还可以有后面的一个划分。 陈料--新料。未经过陈化的,自然就是新料了。关于海黄的最佳陈化时间,不同的学者在年份上有一些出入。有说50年的,有说60年的,福建的海黄工艺业者有说至少30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基本上,陈化是一个长期而非短期的过程。比如国人熟悉的白酒陈酿,也是一个长期的陈化。而长期陈化在白酒成分上带来的细微变化,是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杂醇杂酯。这些杂醇杂酯的量非常小,远非“少量”可以形容。用化学的术语表示的话,大量的下一级是少量,再下一级是微量,再下一级是痕量。这些杂醇杂酯的量就是“痕量”。但往往是这样的痕量,带来独特的味感。海南黄花梨陈料,往往就有非常独特的气味,而且不同的陈料在气味上往往有些许细微的差别。关于气味的表述是比较难于用文字准确形容的。大致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的海黄有比较怡人的香味,有的浓郁些,有的清淡些,有的醇厚些,有的直白些。也有的海黄是不那么香的,极端的例子还有发臭的。也是海黄。 其他还有按照地区来源划分的平原料--山地料,以及按照地名的海口料,东方料(八所),霸王岭料,尖峰岭料,火山口料等等等等,都有各自的说法。以及海南老旧木作拆料而出的旧家具(木作)料。旧家具(木作)料的木性往往比较稳定。 大致上有这些。余不一一。2009-3-17
(2009-4-22)
关于海黄的分类,大致如下:
1、黄白
2、啡红
3、绛紫
这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概分,仔细一些的话,可以掰得更界限分明些:
1.1 黄白料偏白:所谓白相的黄白料
1.2 黄白料偏黄:所谓黄相的黄白料
2.1 啡红料偏红:所谓红相的啡红料
2.2 啡红料偏褐:所谓褐相的啡红料
3.1 绛紫料偏紫红:所谓紫相的绛紫料
3.2 绛紫料偏黑红:所谓黑相的绛紫料
这一来就从三变成六了。还没有完。
1与2之间,以及2与3之间还有两个骑墙:
1-2 黄红料
2-3 红紫料
于是,仔细的结果是有八个类别:
1、 白相的黄白料
2、 黄相的黄白料
3、 黄红料
4、 红相的啡红料
5、 褐相的啡红料
6、 红紫料
7、 紫相的绛紫料
8、 黑相的绛紫料
简单地理解,也可以是:
白、黄、金黄、红、褐、紫、深紫、黑
这还只是按照“色相”的分法。
如果把花纹的变化也给考虑进去,比如:
直纹、山纹、拳曲纹、圆纹、涟漪纹、斑点纹、牛毛纹(铰丝纹)、乱纹,这八个大类与前面八大“色相”的理论组合,就可以产生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搭配。
这还只是单看表面现象的皮毛。内里的乾坤比如油性密度以及气味等等还没有点到。
分得太细了,就不那么直观了。
还是觉得简单一点容易理解。
于是,还是大致的老三样好:
黄白-啡红-绛紫 (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