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腾超丨最爱这棵梅
最爱这棵梅
作者:杨腾超
这棵梅从我进入单位开始,就见它生长在五凤楼东南一角,七尺多高,而今,已有二十多年了,我也不知道它的年龄,可以肯定的是它比我大,算是棵老梅了吧!
每年元旦前夕,这棵梅就生机蠕动,黑细的枝上便生出米粒般大小的花苞,根部泛绿,顶端显粉,远远望去,满树的星星点点,让人升起新奇可爱之情。此后每天上班,我都会有意无意地跑去看它,看有无新的变化。
这棵梅的花苞一天天变鼓着,在我急切的渴盼中,花苞在依次绽放,这个时候,倒也应了书上记载的“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的赏梅标准,也像极了花店里的干花艺术品,只是干花却少了那么点鲜活。
忽然,某日清早,见树下围着大呼小叫的几个外地游客,逐信步赶去,见满树的梅花,有一半露出了笑脸,有一半犹抱琵琶,着实让人惊喜,游客问我:“这是什么梅啊”?我笑答:“胭脂梅”,“怪不得那么好看”游客议论着。我轻轻拽一枝梅,闭眼深吸,一下又一下,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清香似乎就要把我迷醉。
自古,梅花的色、香、韵、形,就被无数文人墨客所歌咏,特别是它的品格和精神,“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对梅之形之香之韵的传神描写;“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百花谁敢雪中开,梅花独领天下春”,这是梅之品格之精神的真实写照。“红岩上,红梅开……”,一首《红梅赞》曾唱响大江南北,至今仍在传唱,成为不朽经典红歌,红梅成了革命女杰江姐的光辉化身,是的,放眼百花,也只有梅花才配!
在群花绝迹的寒冬,只有梅花傲雪绽放,在万物萧瑟的冷寂日子,只有梅花诠释了生机和美丽。冬日不是有种“围炉夜话”、“踏雪寻梅”的至暖至美的氛围和意境吗?当然,这样的意境多年前曾感受过,只是,我住的城市已好久没有下雪了,我的所谓下雪是那种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而不是零星飘雪。盼着哪天下雪了,一定过来这棵梅旁边,和它好好依偎对话,并拍照留住我和它的笑脸,白雪覆盖下的点点胭脂,旁边立一黑脸男子,想想,这样的画卷该有多美。
在玉龙县东部贫困山区的三年驻村扶贫工作,让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过这棵梅了,而今,驻村的贫困人口和全国所有贫困人口一起如期顺利脱贫,我莫名地感到一丝轻松和释然。元旦期间,我特意去五凤楼看望这棵梅,见它依然生命力旺盛,整棵树比先前大了一倍,满树的梅花,绽放的、含苞的,朵朵鲜艳夺目,我过去,和以前一样轻拽花枝,闻了闻,这花香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更香些!
文/杨腾超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杨腾超,笔名:黑驹,生于七十年代末,现在云南省丽江市某文化单位工作,喜欢阅读和写作。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