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说长阳】长阳现存最早的印刷本家谱——《长阳吕氏二修族谱》

相关链接:

【姓氏志】长阳吕氏(一)

【姓氏志】长阳吕氏(二)

【姓氏志】长阳吕氏(三)

【姓氏志】长阳吕氏(四)

笔者收藏的《长阳吕氏二修族谱》,为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岁(1845年)西湾思敬堂刻本,白棉宣纸印刷,线装,32卷10册全。封面题签“吕氏家乘”,牌记题名“吕氏族谱”,版心题名“长阳吕氏族谱”。开本30.6×19.5厘米,板框34×24.1厘米。版心白口单鱼尾,下刻吕氏堂名“思敬堂”。该谱距今175年历史,跨越两个世纪,是目前为止发现的长阳最早印刷本家谱,比早年发现的咸丰十一年(1861年)《李氏宗谱》(十五溪)成书时间还早16年。

长阳吕氏历史悠久,相传系出东莱吕氏,远祖系北宋宰相吕蒙正,其后裔南渡,遂居江西。明代中后期,有三位吕氏祖先陆续由江西迁长。一为吕炳忠,约于成化、弘治年间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北门外朱氏巷,迁居长阳,落籍西湾,配覃氏,生宪、朝、文、武四子,与吕玥(系炳忠公在江西抚养的同宗子),分为五房。二为吕梅,约于明嘉靖年间迁居长阳马连坪。三为吕万大,约于明万历年间迁居长阳东山坪之吕家坪。清嘉庆十六年,三公后裔合建宗祠、创修联宗族谱于西湾。因此,以三公后裔为主体的长阳吕氏,常被县人称为“西湾吕氏”或“西湾吕家”。

如上,长阳吕氏修谱,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吕大告見主修,吕桢编修,但因其为墨谱(手抄本谱稿),是否留存至今不得而知,故其内容也不可见。二修于道光二十五年,吕大員見、吕大伸主修,吕世烜、吕世显、吕名旃纂修,即此谱。三修于同治九年庚午岁(1870年),吕名旃、吕世煓主修,见龙泉思敬堂木活字排印本,白棉宣纸印刷,线装,共4卷4册。以上两谱均不见于著录,可能均为孤本,现同为笔者收藏。四修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岁(1942年),吕良相、吕良炜、吕忠伦、吕正驯、吕学文主修,宜都源记代印,洋纸石印,共32卷22册。此谱因成书时间距今相对不远,印发较多,故存世多部,于长阳民间及国内部分图书馆均有收藏。

《长阳吕氏二修族谱》卷帙浩繁,体例完善,内容宏富,印刷精美,反映了清代中期中国谱牒编纂理论和技术的成熟,也反映了当时西湾吕氏人才之盛、财力之大。该谱不仅具有文物价值,也是重要的长阳地方历史文献,对研究明清时期长阳的人口迁徙、战争、教育、社会治理、教育科举等具有较大作用。如谱中收录有嘉庆十六年长阳知县沈梦兰(浙江乌程人,清代中国著名学者,《清史稿》有传)、长阳教谕钟茂铨,道光二十五年长阳教谕朱美恕以及长阳文化世家——彭家口彭氏家族成员彭朝辉(号映川)等所作序言、传记等,可以成为研究相关人物及当时长阳县情的第一手材料。又如吕氏续派,据该谱,原为“仁义为本,学问作田,兰桂毓秀,祖宗尚贤”,至三修谱时方改为现行派语,这是鲜为人知的事情。

该谱卷册封面上,盖有“信字第陆号”藏谱印章,但由于该谱中实际并未刊载“领谱字号”(目录中有),故该套谱早期为谁收藏不得而知。2018年,笔者于网络意外发现该谱及三修谱拍卖消息后,出于保存乡邦文献考虑,立即花重金从上任藏家手中拍得。据这位广东古籍藏家介绍:这两套谱,是他于上世纪90年代,从一位江西铜鼓籍书贩手中购得。这说明,该谱很早就已流出长阳。今笔者将其购回乡,意在将其留在长阳,并愿与所有关心、研究长阳乡邦文献的读者共享,以期挖掘价值,造福一方。

【长阳诗征】龙门深处水溶溶——明清民国长阳八景诗词汇编之龙门春水篇

向家舟 ‖ 初访龙王洞

【姓氏志】长阳林氏

【探索发现】向家舟 ‖ 寻寻觅觅挂榜岩

【长阳碑刻】民国七年重修龙潜观碑

佷山访古公众号

古主微信 : ycroman198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