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先看哪篇热文 : 明朝那些事儿 里面的历史都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怎么避孕|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 关注立刻马上看>>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古代的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自然拥有着几乎没有边界的权力,他们想做什么都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因此很多人的梦想都是回到古代当一个皇帝,享尽荣华富贵。然而从万历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如果想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明君,不仅要勤勉于朝政,时刻关心国家和子民,更要受到无数的束缚和管制。很多皇帝年轻时代一腔热血有着青春梦想,还能为国家殚精竭虑,可是到了年纪大一点,就感受到那种无能为力。同时,也意识到手中的权力不仅不是万能的,还会带来无数的烦恼,于是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投入精力了,因此他们有些变成了昏君,有些变成了暴君。年轻时代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显然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他三四岁时就能够开始读书,稍大一点后便通读各种圣贤经传,至少在他的幼年时代,小皇帝是很想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的。而万历皇帝的老师,就是首辅张居正,万历念书用的课本都是张居正亲自编订的,除了自己亲自授课之外,张居正还挑选了五个主讲经史的老师,两个教书法的老师和一个助教。毫无疑问,张居正是一个严格的老师,在他的叮嘱下,小皇帝就像如今的小学生一样,必须认真上课,复习做题,还要练习书法,背诵课文。如果背错了字,张居正就会严厉批评。而张居正之所以敢对一个皇帝如此严格,摆出一副严师甚至是严父的架势,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功高、官大、地位不一般,也不仅仅是因为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教育同样很严格,默许张居正以这样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儿子,而是因为,这在当时是完全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从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开始,明朝历代的皇帝,幼年时期都被狠抓过教育,从小他们就被灌输了相似的思想:想做一个好皇帝,必须要遵从祖宗的教诲,要顺应天道,还要以德服人。总而言之,各种儒家思想就是他们的立国之本,想治理国家,好,先把这些儒家思想的经典统统背一遍。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有多么严格,同时有多么重视思想工作:小皇帝练毛笔字练得小有所成了,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大作给张居正看,没想到张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夸奖了几句,第二天就把皇帝的书法课给取消了。他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担心万历皇帝走上陈后主、宋徽宗那样的老路,痴迷于书法啊、诗词啊这些艺术,变得无心治国。
同样的,张居正一直教导万历皇帝要勤俭治国,一切都不可铺张浪费,正是在张居正的悉心调教下,万历皇帝接手这个国家的前十年,做得可称完美。外患基本已经平息,国库也日渐充实。对此,小皇帝很高兴,也很感激张老师,甚至在张居正胃病发作时,还亲自下厨给他做椒汤面调养肠胃。可以说,此时的张居正在万历心目中,就是一位男神,对他是言听计从,有着绝对的信任。然而,正是这样的信任和尊敬,影响了万历皇帝后来的人生。令万历皇帝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就在万历皇帝19岁那年,张居正胃病发作,忽然离开了人世,享年仅57岁。
张居正去世仅仅半年,万历皇帝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曾经在张居正的强硬手腕下利益受损的各种官僚,就开始了一波波对这位前首辅的清算。他们翻出各种张居正身前的罪证,比如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比如接受巨额贿赂,私生活糜烂,更重要的是,欺君罔上。虽然万历皇帝一开始并不相信,但是一桩桩实锤敲出来,不由得他不信了。曾经这个自己视若圣人的张老师,这个教育自己要节俭持家的张首辅,竟然背着自己做了这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一刻,万历皇帝的世界观崩塌了,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赤裸裸的欺骗,因此愤怒地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深受打击的万历皇帝很快发现,即便张居正已死,自己已经大权独揽,但还是无法按自己的想法来办事。那些文官集团不断以劝谏的名义,批评他奢侈懒惰、只顾个人享乐、甚至连他的私生活比如宠爱德妃郑氏冷落恭妃王氏也要批判一番。万历皇帝发现,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根本无法抗衡眼前这个文官集团。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千百年来的封建礼教思想,是一种巨大和沉重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是明朝立国的根基,除非他万历想当亡国君,否则就得乖乖被牵着鼻子走。当他发现自己居然连立太子的事情也做不了主,必须按照文官集团的要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不是他自己最喜爱的三子朱常洵时,终于选择了一种看似奇怪的对抗方式:他从此之后就一直躲在深宫之中,再也不过问政事,这一对抗就持续到了他生命的尽头。这位心灰意冷的皇帝虽然保持了政权的稳定,但数十年不问政事的统治方式,无疑对这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这种损害仅是从一件小事上就能看出来,当时中下级官员和地方官员的任用,因为得不到皇帝的亲自选拔,甚至只能靠抽签来任免…用有明一代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来形容张居正,恐怕是不过分的。在治国方面,张居正的能力毋庸置疑,在他担任首辅的期间,整个国家的走势是明显向上的。正是因为自身有着在文官集团鹤立鸡群的非凡实力,再加上从小就是皇帝老师的存在,张居正才能够获得万历皇帝如此强大的信任,说他是摄政王也不为过。因为明朝时期规定,任何皇帝的家人比如叔伯、堂兄代为摄政,都是绝对不可以的。所有皇室的支系,包括除了皇太子之外的儿子,只要已成年就必须离开京城去到自己的封地,并且不得擅自离开,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家人外戚干预政治。所以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能够以自身力量干预到皇帝决定的人物。在明朝只有朱元璋的时期设置过丞相这个职位,但是前后三位丞相都被朱元璋杀了,自从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撤销了丞相这个职位,这其实也是为了加强皇帝的集权。
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大的问题,因为皇帝手上权力虽然大了,但是国家大事小事都要靠他来拍板定夺,他老人家身体实在吃不消啊…因此,作为皇帝的文书机构,同时也是和皇帝最近的文渊阁,就必须担当起皇帝秘书兼职顾问的责任。虽然内阁大学士们名义上并不具有行政职能,但是却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因此明代的历任内阁首席大学士,特别是自从嘉靖巩固了首辅的权力之后,便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百官之首。身居高位的张居正,自然手中有着极大的权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颁布新政、力图改变文官集团的腐朽之气,同时整顿经济,强化边防军事力量,真正是做到了富国强兵,给这个国家打了一针强心剂,实现了“万历中兴”。
但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又想尽快实现这一切,因此很多时候步子迈得有点过大。比如在税收方面,他为了责令各地方政府把税收按照规定如实缴纳,不惜动用万历皇帝的名义,而之前已经各种腐败惯了的地方官员,对这种突然而来的巨大压力感到非常不满,他们上行下效,总之就是不肯老老实实执行政令。张居正自然容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为了解决政令无法到达地方的老大难问题,他选择安排自己的亲信官员担任各地方官员,让他们协助自己完成政令。这么做的初衷是好的,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天高皇帝远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自己派系的官员才稍微可靠那么一点。但与此同时张居正也落了一个滥用私臣、任人唯亲的口实。
而且,张居正的新政过于激进,导致那些地方官员为了补足纳税,只能从老百姓头上开刀,因此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底层人民。这也触怒了一些体恤民情,有着强烈道德感的年轻官员,他们将罪责指向了张居正,说他急功近利,不按照古代先贤的宗旨来施政。但这只是旁枝末节的事情,更重要的在于,张居正的经济体制改革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因此文官集团对他的怨气非常之大,也对他凌驾于幼年皇帝之上发号施令的态度极为不满。在万历12岁那年,就曾经多次接到过弹劾张居正的奏章,批评他滥用私权,提拔官员只是出于自己的好感而不是国家的利益。但是彼时的小皇帝显然是全心全意相信张居正的,他因此严厉惩处了这几个说张居正坏话的官员,以此表达自己对于首辅的信任。当时张居正的老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张居正应该立刻停职并回到原籍为父亲守丧。确实张居正也是这么做的,他已经在着手准备离职回乡了。但问题是此时的万历只有15岁,他一刻也离不开张首辅,因此小皇帝选择了“夺情”,也就是对于重要地位的官员可以命令他继续留守,不用回家尽孝。虽然万历皇帝已经昭告天下了,但是文官集团依然不相信这是小皇帝的主意,他们坚持认为这一定是张居正的鬼主意,以此继续牢牢掌握权力,于是他们有一次集体上书弹劾张首辅。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万历皇帝又一次庇护了自己的老师,狠狠责罚了这帮人,该停职的停职,该充军的充军。可惜的是,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居正当时还活着,还有自己的派系和手中的权力。正如前面我说的那样,各种清算都来了,而死人是没法替自己辩护的,何况他确实做了一些不符合自己人设的事情。所以,这位曾经位极人臣的张首辅,最终身败名裂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的下场,接任他首辅位置的大学士申时行都看在眼里。虽然申时行同样是皇帝的老师,而且还是给他教课时间最久的一个,但他深知自己一来能力比不上前任,二来皇帝显然不会再给予那么大的信任了。因此,1587年时已经52岁的申时行,对于自己该如何接手这个重任,有着非常多的考虑。
张居正死后,明帝国最重要的舵手失去了,但作为万历从小的老师,申时行又知道这个孩子是很优秀的,理应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可是与此同时,他也深刻地认识到,文官集团的平衡,是关乎这个国家能否继续走下去的核心问题。他甚至明白,一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在于它能否令文官利益集团整体感到满意,而并不在于政策本身是否合理。正是抱着这种妥协、左右逢源的心态,申时行在各种利害关系上成为了骑墙派,以及和事佬,这显然是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当了几年首辅之后,申时行更是感觉到,万历皇帝,甚至是整个明朝的施政纲领中,就从来没有什么开疆辟土的想法,也没有多少深度改造社会的意愿,只要能够在基本保障全民温饱的低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就行了。因此,申时行坚定了用妥协和调和的态度,来换取国家暂时的安宁。这种圆滑的处世方式,在后来王世贞所作的《内阁首辅传》中得以体现,他评价申时行虽然熟读经史胸中有货,但是从来不会接近危险的悬崖,更不会贸然树起旗帜。同时,申时行虽然让万历年间一片粉饰太平,但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这个国家的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了。骑墙派的申时行也没有落得太好的下场,文官集团不断攻击他首鼠两端的做派,攻击他是个卖友误君的小人,最终申时行只能选择自行辞职离任。到这里我们已经大体上看出了万历十五年前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便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以及文官集团内部的利益纷争。同时我们还会看到,那种以文官集团极度推崇的道德观念来取代真正的法治,导致在治国上的种种弊端。最后一小部分,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三个人:海瑞、戚继光和李贽,其实在他们身上,恰恰反映了这些矛盾。被黄仁宇称为“古怪的模范官僚”的海瑞,就是一位底层出身,但却有带有传奇性的人物。他毕生都恪守着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在一片腐朽的官场中始终保持着洁身自好,同时,海瑞也极度重视法律的标准,他认为法律既然颁布出来,就应当不打折扣地执行。比如广为流传的一个关于海瑞的故事就是:海瑞担任淳安知县时,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驿站,作威作福并鞭打驿站的办事人员,海瑞于是说这个胡公子肯定是假的,因为胡宗宪那么清高不可能养出这么样的一个儿子,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财物。于是,将他所带的几千两白银都罚入县里的仓库,并一本正经地向胡宗宪报告有人冒充他儿子,最后胡宗宪竟也拿他毫无办法。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有待考证,但海瑞的一生的确充满了争议。他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以道德而非法律为主要治国标准的时代,试图以一己之力来证明法律的价值,并以法治的标准来管理自己的辖区南直隶,最终又触动了许多官僚的利益。而且,他的个人标准实在太高,很多和他共事的官员都接受不了,如果按照他的标准来行事,那么这些官员就真正成为了人民公仆,一点油水也捞不到。但是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个人标准恰恰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标准。
嘉靖皇帝就曾经被海瑞的上书狠狠骂了一通,皇帝老儿气得七窍生烟,但还是内心里敬重海瑞,毕竟除了他,没有任何人敢如此直言指出皇帝的不足。但是,朱元璋所提倡的简朴节约标准,实际上是以简化行政的方式,来适应能力低下的政府,影响了农业乃至工商业的发展。同时,明朝的法律只是简单针对农民的治理,而对商业行为如违约、破产、负债等,统统归结于个人行为,涉及的相关条例很少,这也遏制了商业发展的可能。所以说,无论是明太祖和标准也好,海瑞奉行的教条也好,说白了都是以极高的道德来要求官员和百姓,可是当时的实际问题,在于缺乏先进的经济制度和商业法律。因此,即便公正廉洁的海瑞奉献了一生,也无法从本质上解决制度上的问题,他本意想解决过大的贫富差距,减弱土地兼并的趋势,但却拿不出根治国家的办法,最终只能在无可奈何中死去。他同样是一个有着极高追求的人,个人能力上也足以位列中国名将的榜单。戚继光一生战功卓著,他组织的新型军队有效地打击了沿海一带倭寇的嚣张气焰,同时他军法严明,率领的“戚家军”是常胜之师。但是,戚继光的军队从性质上已经几乎属于私人军队,这和明朝的军队制度有着冲突。可是,明太祖所开创的卫所和军户制度,到了戚继光的时代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国防战争的需要。在万历十五年前后,杨应龙在西南叛变,孛拜在宁夏造反,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侵占朝鲜,东北的努尔哈赤在白山黑水间发难,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那么国家的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更加务实的戚继光并没有像海瑞那样一味沿袭祖宗的规定,但他又明白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掀起一场全面的变革,只能以妥协的手段来做到局部的修补。但即便如此,他在蓟州所施行的整套措施已经打破了明代文官压制武官的基础,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不满,加上他和张居正亲密的关系惹来非议,晚景凄凉,被罢免后病死在家乡。《万历十五年》中最后提到的李贽也是一位争议性人物,他看出了当时的伦理道德已经极度僵化,因此提出一些进步思想,并且非常鄙视那些假道学和伪君子。可是他一方面拒绝传统,一方面又难以和心中固有的传统思想决裂。因此,他本人也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个体,同时是传统文人眼中离经叛道的存在,招来非议无数,最终选择在监狱中自杀。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公元1587年一切还看似平静,但帝国运行的轨道已经僵化,各种弊端在不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皇帝的励精图治,还是大臣们的变革尝试,都已经于事无补,只能目送着大明王朝走向终结。从黄仁宇的话来说,就是“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替代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以他的“大历史观”看来,明代制度只注重维持国家的基本生存,但一来不重视商业以及民间经济体的发展,二来也不重视国防军事的改革,政府和官僚披着道德的外衣假公济私、粉饰太平,民间各种矛盾问题都无法从制度上解决…汉周读书
刷抖音的,都在这里找平衡~
359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