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变病」、「坏病」的,五花八门。
我们认为,太阳病是正邪交战在表,全身津液气血充于体表,呈现出脉浮发热恶寒(或恶风)的亢奋性反应的病。治法用汗法解表。太阳病有自汗和无汗两类,分别以「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为代表,形成桂枝类、麻黄类两大系列方证。太阳病所用方药,多以辛温解表、和中助卫为主。太阳病治疗原则是汗法解表,但不可大发汗,尤其忌用火迫汗。病在表也不可下。
太阳篇的篇幅很大,但实际上太阳病自身的方证并不多,仲景在讲太阳病时,把与太阳病有密切关联的许多问题也一块讲了,这些问题,就病的性质而言分属其它篇。因此太阳篇才这么长,是因为「水分」太多了。而别的篇反而变短了。也正因为此,用内经解释伤寒论的,才出现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提法。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伤寒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这条是太阳病提纲。所谓「提纲」,是后世提法,看成太阳病重要入口也行。正邪交战于表,人体将津液气血调运充实于体表,抵抗外邪,所以造成脉浮,头项部位充血尤其多,故头项强痛,体表充血发热,与外面温差骤然加大,同时身体里层的津液反而相对空虚,故恶寒。在这里,并不需要种种深奥的金木水火土道理去说明。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不必管它是风、是寒、还是细菌、病毒造成,即可诊断为太阳病证。我们还看到什么是正气?津液、气血在这里就是正气。邪又是什么?那些入侵人体的东西,古人称为风寒、今人称为细菌、病毒者皆是。
伤寒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注】:2、3条分别是太阳病的中风证、太阳病的伤寒证。这是太阳病进一步划分。「脉缓」指脉的裹束松弛,因为出汗了的缘故,「脉阴阳俱紧」指寸关尺上下俱脉紧,指脉的裹束饱满,因为汗出不去。中风(不是当下说的脑血管病)和伤寒这两种太阳病证,主要反应在无汗、有汗区别上。为什么要关注出汗?出汗是人体本能的排病反应,希图通过出汗的方式把病邪排出体外。这样一个科学道理,也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五行解释。
伤寒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注】:4、5条的题首「伤寒」,说明这是仲景写的条文,这点我们在前言中已经讲了,并不单指第三条的太阳病伤寒证,而是包括中风、伤寒。这两条是说,外邪入侵,一般病的开始都是太阳病,也就是病发生在表。《黄帝内经》有病一日传一经的提法,而且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传变。而这里仲景说,如果脉没有什么变化(即「脉若静者」),是不会传变的。到了第二、三天,看不到阳明或少阳的病症状,也不是传阳明或少阳。明确了《伤寒论》体系与《黄帝内经》体系「一日一经」传经不是一回事。这两条也是仲景特地说明《伤寒论》是独立于内经的体系。
伤寒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注】:这条明确太阳病与温病的鉴别,太阳病发热在表,发热而不渴,而且必恶寒(恶风也是程度轻的恶寒)。如果发热而渴不恶寒,这是热在里的阳明病(温病)。如果发热恶寒而渴呢,则是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和阳明的因素都有。这条的重要性在于,仲景的伤寒论并不是只有「寒」没有「温」,后世有一些医家特别是江浙一带的医家,认为《伤寒论》不符合江南的情况,这是完全错误的。这条还提出用下法、火疗法这些错误的治疗会有严重后果,称为「逆」,一次逆治尚可「引日」补救,再次逆治就「促命」(催命)了。而当今医界,一再错治逆治者比比皆是!一点大医精诚的精神都没有!这也是我们平民百姓学中医的原因之一。
伤寒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这条极其重要。发热恶寒者,太阳病也,不发热而恶寒者,少阴病也。老年人感冒经常不发烧,这就不是太阳病了,而是少阴病。文中阳七阴六为后世所添之内经观点,没什么道理。
伤寒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这是判别真假寒热的辩证。如果说太阳病有提纲,条文1、2、3、6、7共同构成完整的太阳病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