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汤圆,希望满满——有感于今年元宵佳节到来时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有感今年元宵佳节到来时

杏园秋雨(李长贯)

俗话说,过了大年盼元宵,正月半来了花灯闹,闹元宵,闹元宵,闹个吉祥丰年兆。只是多少年没有看到元宵节的热闹了,记忆中热闹的元宵节是童年与小伙伴们提着、拉着灯笼满村跑,看文娱、逛庙会;再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步行十多里路到城里爬到大楼顶上看大街上的大型花灯展。这些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美滋滋的,而让人陶醉其中。所以,总是这么的想着,如果那样的热闹、那样的美景能重现,那多好啊!

其实,闹元宵,古来有之。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也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许正因为这些,闹元宵也就自然且约定俗成了。据传,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则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汉魏之后,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俗节日,且有了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传统民俗和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元宵节便也因此而真正热闹起来。"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这是宋代姜白石的诗句,可见宋代的元宵节更是闹得不亦乐乎。

我有一本《宣和遗事》,此书记载了一段词林“佳话”。这段词林“佳话”正是记述的上元之事,大意是:

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降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生春。归家切恐公婆责,乞赐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

一个普通女子能走进皇宫端门闹元宵,并能即兴为词,同时还能得到皇帝的赏赐,这未免写得有些夸张,但却多少可以说明当时元宵的热闹与人们雅乐喜词和官民同乐的社会风气。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古代,也是属于“有情人”的日子。这一天,平时只能“家里蹲”的女孩子们,终于能在黄昏后走上街头,看看花灯,也看看心仪的男生。运气好的话,或许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喜欢古诗词,每每从古诗词中读到那些有关元宵节的佳景佳话,便如临其境,犹见其人,便情不自禁地怀念起自己童年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过元宵节的那份热闹,那份心情,那份快乐。我以为,既然是过传统节日,就应该过出传统节日真正的味道来,否则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传统文化也就不可能从实质上得到传承。所以,既然是闹元宵,闹个快快乐乐又何妨?以节日的快乐去激发工作劳动的更大热情,这不是更好吗?

由《宣和遗事》中的词林“佳话”,我又想到央视的“诗词大会“。我以为这是颇令人欣慰的。这是寓教于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好举措,真希望能一花引来百花发,引来一个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传统文化的真正春天!

值得庆幸和令人欣喜的是,于今年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我的那种期盼终于在我的家乡看到了希望。昨日是正月十三,是民俗称为高灯开始闹元宵的日子,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济川街道办和市文化馆承办的民俗文化活动即于泰兴鼓楼广场拉开了帷幕。花灯展示区1500多盏灯五彩缤纷,那流光溢彩、璀璨耀眼的一挂挂灯笼真的是美轮美奂;民俗表演区的舞龙舞狮、踩高跷、打莲湘、荡花船等精彩绝伦的表演,更让人目不暇接,一下子让记忆中热闹的元宵佳节复活于眼前。

我为桑梓地方政府的这一举措而点赞,并有感于此,情由衷发而写下此文。今年元宵佳节,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我们将巧遇超级月亮,这是多么的吉祥!虽然此时细雨霏霏,但愿明晚天随人愿,云开雨霁,月轮高悬,珠圆玉润,让我们于这己亥猪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看花灯,赏圆月“一个都不能少”!同时值此元宵佳节,愿圆圆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满满的盛给爱我和我爱的朋友诸君各一碗,装上我美美美美的元宵祝愿,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事皆圆;幸福快乐,春色满园;人也圆圆,事也圆圆,元宵佳节快乐满满!

己亥年正月十四于乡轩书斋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欢迎关注、鼓励与赐稿(来稿可附百字内简介和生活小照一张)!                       QQ邮箱:398746528@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