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维城
钱维城 长林平冈图
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
钱维诚《万有同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恽寿平
恽南田(1633年—1690年),即恽寿平,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
恽寿平的山水画造诣之高,受到历代画家的赞誉。然而,他到中年后却放弃了在山水画领域的成就,转向以画花卉为主。究其原因,历史上说法很多。
在张庚的《国朝画征录》有这样一段叙述:“好画山水,力肩复古,及见虞山王石谷,自以材质不能出其右,则谓石谷曰:'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学花卉,斟酌今古。以北宋徐崇嗣为归,一洗时习,独开生面,为写生正派,由是海内学者宗之。”这段话历来被各种画史著作所引用,称誉恽寿平“可谓虚衷善下己”“虚怀若谷”等。
然而戴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此亦古人焚弃笔砚常语,非真舍山水专作花卉也。后人考证恽画至某年作山水,自某年作花卉,不几于痴人说梦?”(见戴熙《题画偶录》卷八)。承名世先生亦同意这一观点(见承名世《瓯香孤馆写丹青》)。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在恽寿平所处时代的山水画坛是以王时敏、王鉴为正宗,以王石谷为真传,并且名家迭出。而当时的花鸟画坛力量则相对薄弱,作品大多是宋、明宫廷院画。花鸟画中的“没骨花”,虽不乏记载,但真迹罕见。恽寿平看到花鸟画坛的这种现象,选择了早已失传的“没骨花”技法,作为自己绘画上的突破口,开始了全新的创作,他的这一明智的选择,最终成就了一位花鸟大师。《百花图卷》,绢本,设色墨笔,纵41.9厘米,横649 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恽寿平的典型作品。画卷描绘了多种花卉,生动传神,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也不以墨打底,而是直接用色渲染, 点染并施, 用笔工整, 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恽寿平所创的'没骨法'绘画风格异于黄筌富贵式花鸟,也不同于徐熙'野逸',更有别于孙龙的写意没骨所呈现的泼辣,而是开创了一种清丽的体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植物微妙的生命情态。故恽寿平的花鸟画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风靡于常州一带,影响了马元驭、邹显吉、恽冰等人,最终开创了花鸟画表现的新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