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丽梅||大河洄溜

大河洄溜
 文/张丽梅
辛卯年正月初五,我和弟弟两家人来到妈妈的故里颍州区洄溜集古镇给姥姥、姥爷上坟,缅怀先人,追恩报本。久居喧闹的城区能够有机会到乡下,呼吸乡野清风总是件很令人惬意的事情,十岁的女儿更是欢喜雀跃。
古镇洄溜集是妈妈出生长大的地方,每次来到这里我们总有种浓厚故土深情蕴含其间,饱含着对这块热土深厚的眷恋。妈妈在姊妹五个中排行第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妈妈的大姐早在十九岁就来到遥远的新疆去支援边疆建设,然后就在那里成家了。而最小的弟弟高中毕业后参军上军校,再成家立业,部队转业后到开封市税务局,如今已定居在六朝古都开封。留在故乡的只有妈妈和我的二姨、大舅。二姨顶替姥姥的工作在袁寨镇合作社上班,那个时代算是个好单位了,大舅则守护在生养他的洄溜集务农,妈妈进城工作后嫁给了爸爸,住进了阜阳老城区青云街的一个四合院里,妈妈性情娴淑温良且为人淳厚朴实,除工作之外,大多时间都是在操持家里的庸常事务,为家中祖孙三辈人吃得好穿得暖忙碌着。
在我上小学时,每逢暑假,就会来到大舅家的洄溜集欢度假期,顺道先到二姨家里住上几天,依稀记得,二姨家住在袁寨镇的粮店大院里几间宽敝的房屋,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文炳宅院”里,小时候就感觉到二姨家旁粮店大院,进出的高门大户、轩敞明亮,原来竟然是清朝两江提督程文炳在袁寨村建筑的私家庄园之所,宅院具有江南风格的古建筑特色。建筑物的门窗透雕精美的几何图案,左右回廊,贯通前院落,整个建筑群内的技法精湛、错落有致的砖雕、木雕、石雕点缀得体古雅而大方,让人心生美好。
跨过一条条长长沙颍河,对岸就是大舅所居住的洄溜集古镇,我与弟弟妹妹每逢放假时,常常先来到袁寨镇的二姨家过上几天,然后再渡河乘着大木船泊到洄溜集古镇老街的大舅家,袁寨与洄溜集隔着一条宽阔的沙颍河,就是这条清澈宽广的大河,给我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乡野奇趣的色调,炎炎夏日,总感觉城里四合院的上空太窄小且闷热,自然也就向往天宽地阔的乡野,向往着居住在袁寨镇的二姨家及住在洄溜集老街的大舅家,有花有树高大轩敝屋宇和宽广清澈的大河,河岸边耸立着高大的树木,青青的草地映入视野,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苍翠的绿色世界,看着甚是清静与凉爽。沐浴在灌木丛林里,享受着大自然无私给予的清新空气,奔跑在一片片天然大氧吧里,我们的心情更是无比的欢畅和喜悦,感受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限奇妙。
从宽阔的大坝上下去,来到了姥姥、姥爷墓地,我看到墓碑上刻着姥爷和姥姥的生卒年月,这样算来,姥爷今年是103岁,而姥姥则整整是100岁了,我不禁感喟时光荏苒似水流年,庄子言: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天空还是那片天空,天地从不见其老去,而一个人就这样悠忽过去了一百年。
一个世纪以前,姥姥诞生在这块土地上,她作为一位女性,在民国那个年代,她还裹着一双小脚,穿着长衫长裙奔走在洄溜集与阜城之间销售粗布与洋布,姥姥身为一介弱女子,但她的经营才能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望的,姥爷饱读古圣贤经典,识文断字作为读书人有着自己的理念,他对姥姥的经商总有些抵触的情绪,姥爷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农、工、商是他多年读书里所能够接受的人生理想秩序。然而,那时候如果姥姥不经商的话,家里的经济生活是不宽裕的,姥姥为了让一大家子人吃好穿好,不分晨昏的奔波着,可想而知,一介女子她在那个年代若有要有几分的作为是多么的不易啊,她要突破多少个关卡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我想姥姥如果赶上今天这个时代,定也是一位商界巾帼,如今阜城的两位商界女巨擘,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令人青眼相待,无独有偶她们老家都是洄流集的,她们是阜阳商界举足轻重的女杰,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她们的成功,跟这洄溜集这个独特的商贸氛围熏陶是分不开的,这里积淀了上千年的洄溜集商人笃守的诚信商业操守,童叟无欺,不唯赚取钱财为先,更加注重品质为上的商贸经营理念在她们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记忆中,儿时冬天总是那么温暖与美好,妈妈后来给了我答案,她常说我小的时候冬天穿的是如何好、如何美,棉衣的里子、棉花和外套是三层新的,那都是用姥姥布行里最好的棉布缝制的衣裳,即便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有棉软的衣服护身,我儿时的冬天能不温暖吗!现在想来,心里依然还是暖融融的。姥姥、姥爷早已成为古人,我们每年的春节能够驱车来到这里祭奠他们,缅怀他们生前鞠躬尽瘁 ,慈恩惠养似海福泽后代的种种好来,奉上纸钱,深深躹上三个躬,以此来告慰我们勤劳善良的先人。

祭扫完先人的墓后,我们便去寻访富有传奇色彩的百年古镇洄溜集老街,沿着土坝埂走下去,虽然才是正月初五,可是这条与老街衔接的新街则是一派商贸繁华景象,我继续向着堤坝走去,沧海桑田古老破旧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我童年来过的老街吗,那时的印象是葱绿的,而如今是褐土黄色的,也许那时是夏天,现在处于料峭春寒犹不暖的缘故吧。信步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放眼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一棵上百年的古树在断壁旁坚强地挺拔着,周边的高大树木有直插云霄之感,而脚下却是青玉色凸凹不平的石条路,这坑凹不平分明写着被岁月洗刷的沧桑痕迹,这就是我神往许久的百步长街吗?这条路要从唐朝走起,据说自唐代以来洄溜集老街已是商贾云集,一如当时大唐盛世下的一派繁荣昌盛景象,我穿着皮棉靴不敢快步的走,因为我知道我脚下的路已经被千年前的古人无数次走过,唯恐自己会不小心踩凹这已负重千年的古道,我怀着崇敬之心,轻轻的走在这墨玉般青石条路上,心头似被千年前的雨给打湿,担头望望天,晴空朗朗。此时我被一个紧紧关着的两扇古旧木门吸引住了,门上漆早已脱落得斑斑驳驳,门头匾额上书“百年铁匠铺”行楷墨迹非常清晰,这应该镇政府前几年给换上的,土屋的墙边保存有些年头的冶铁炉土头土脑的呆立着。常言说,打铁还要自身硬,据说此刘姓铁匠铺传人如今已八十多岁,估计也是百年铁匠铺最后的坚守者,在他之后大约就要失传了。遥想当年,这里的生意就象打铁炉里的火苗一般红火,如今已是门庭冷落,一派衰落气象,看着让人心生凄凉,冶铁炉里的炉渣积累的好厚,铁匠老刘时常来打几个农具拿到集市去买,仿佛在温习自己年轻时千辛万苦学到的手艺活,在锤打造铁具中透着红火的炉子,怀想着那段火红的旧时光。
可是又有谁知道,这门打铁的本事是他年青时,吃尽了万般的苦头才学到的一门谋生本领啊!哪曾想时代发展这般快,这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活,这么快就要变成老古董,将被自己永久地收藏了。
此时,我耳畔分明听到老街一隅的戏曲舞台上,一老生在唱: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老生苍凉清透的唱腔衬映着着这历经苍桑的百年铁匠铺,听了让人不禁动容而感喟万千。
我们一行人继续前行着,遥想当年,这里也曾经再现过宋朝《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曾经这里摩肩接踵的人群在走动着,冒失的少年一不留心就会踩着闲逛街大家小姐的衣裙,立刻就会遭到伶牙利齿小丫环的斥责。
宽阔而清澈的颍河助力这里水运发达,繁忙的码头,是当年盐运、粮运的要道。我们路遇一位生活在这里多年博识的老者,他讲:据先人口口相传,在宋朝,洄溜集的沙颍河与当年大宋朝东京(今开封)的汴河繁华可是有一比的,那繁荣的场景可是如鲜花着锦,烈火亨油。弹指间已过千年苍海桑田,洄溜集古老的渡口流淌着已渐行渐远的传说与传奇。
传说,传奇,洄溜集古镇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传奇。
我们一路就走到了清朝,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洄溜集时,御船路过洄溜集所在这段颍河时,发现这里的水竟然是回流的,乾隆皇帝感到很是新奇不凡,于是龙颜大悦,当即把这里赐名为洄溜集。
据说,此之前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磬禅师作陪,一行人站在山头上欣赏长江的风光。乾隆看见江上熙来攘往的船只,问法磬禅师:“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往来?”法磬禅师意味深长地说:“只有两条船往来!”乾隆不解的问:“你怎么知道只有两条船呢?” 法磬禅师说:“一条船为名,一条船为利!”乾隆听后大为赞叹。
而此时此刻龙船航行在颍水之上,乾隆看着河上来往不止的许多条大船,就对身边陪同地方官员说道:这条颍河里来来往往的也是只有两条船啊,名利两航船,汝等要好生掌舵!
这里有乾隆皇帝亲授的名号,洄溜集更是得天时地利与人和,到民国时期,洄溜集迎来历史上发展的巅峰,当时有一位官至安徽督军的洄溜集人倪丹臣,他为护佑桑梓发展,就下令在淮河各支流设立关卡收税,其中沙颍河的关卡则设在洄溜集下游,这样,就迫使众多船只为逃避税收而在洄溜集实现货物中转。而我姥姥正是赶上那个商贸繁荣时期的后时代,才得以红颜女子面孔抛头露面经营布行的,现在看来,姥姥也算是女中丈夫啊。
繁盛时期,洄溜集沿河最多时能驻靠几百只商船,首尾连接绵延好几里,会聚的几百条船只首尾相连极为壮观。岸上的青石板石条街上来来往往着全国各地的商人,大别山区的茶、麻、竹、木等由水路进入洄溜,下行时则满载盐、糖、布、油等生活用品。街上商铺林立,酒肆茶馆、铁匠铺、瓷器店、当铺应有尽有,沿街铺面商行约有上百家。还有石油商行甚至可直接与美国进行通商贸易。彼时的洄溜集,不再是一般集市的逢、背集之分,每天都逢集,日夜里人声鼎沸,因来往商船过多,上岸时间接踵不绝,街上甚至在午夜也有饭馆营业,是不夜的洄溜集,可谓是老阜阳的一颗璀灿夜明珠。当时窄窄的洄溜集石条街上,除固定商铺外,商贩走卒挤满了石条两边,中间仅容独轮车通过,时间一长,中间的那列坚硬的青石条上,被深深地磨出一道车辙,石条面则被磨砺得光洁如镜。据说,那时好多老街的女子每天早晨梳妆就到自家门前的石条镜即可梳理。而如今我们现在看到的青石板石条街,已是被后人把石条翻过来重铺的。
不知有多少红颜老去,而青石板的耀眼光华却是依旧。
这条百余米长老街的石条路虽然不长,但我却象是一步百年地走了上千年。
寻访古迹的这一路,我们走了老街的百步青石长条、看了铁匠铺、刘家祠、朱家巷、乾隆年间建筑清真古寺,洄溜老街的历史印记依然这般硬朗地存在着。有道是,洄溜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目光,原来最美丽的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上,古朴的洄溜集老街里就蕴藏着曾经的繁华历史。
这时,大舅的电话打了过来说:“外甥女,你们赶紧回来吃饭吧,你大妗子已经把洄溜集四宝在地锅里烧好了,趁热吃,好吃哟!”
此时,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老街走了两个多小时,也感到有些饿了,于是,我们就走上堤坝,再看一眼这宽阔壮丽的沙颍河,就是这条大河养育了沙颍河两岸黎民百姓和我的亲人们,这洄流的大河水在这里已经静静地奔流了数千年,曾经大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不管是为名也好,为利也罢,早已在滚滚颍河东逝水里,堙没在历史长河的风烟中。
看着洄溜的大河波动向东去,听着老生的京腔余韵绕老街。此时此刻洄溜集古镇的三分流水,二分尘土,一分春色如此让我们迷醉,临风站在高高堤坝上,面对着滚滚回流的大河,我们一起大声喊道:待到洄溜集两岸开满鲜花的春天,我们还会再来的,还会再来的,再来的……余音绕河不绝于耳。
作者简介:张丽梅,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2016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文化散文《民国那些风雅的才女》专著。
(0)

相关推荐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我的姥姥/唐大雨

    从记事起,大脑中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昏暗的油灯下,姥姥半夜手拿饼干蘸着半碗热水喂自己的画面.这个画面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印象深刻.写这篇小短文,就是为了纪念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是 ...

  • 刘建涛 || 端午忆姥姥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帝王将相那些事儿——乾隆皇帝的姥姥和姥爷

     大槐树讲述帝王将相那些事儿,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品评历史人物,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上那些帝王将相的大人物. 本期讲述乾隆皇帝的姥姥和姥爷. 乾隆皇帝的姥姥.姥爷很有福气,女儿成了当今的 ...

  • 就读这篇 | 鸿雁:大舅的第一次远行

    大舅的第一次远行(外一篇) 作者:鸿雁 尽管,我一直在寻找,还是没有大舅的下落! 那么,我们先叙大舅的第一次远行. 秋收,秋种.农忙之后.勤劳的父老乡亲,闲了下来. 为了漫长的冬日,不再寂寞,为了充盈 ...

  • 第784篇:二舅(3)

    第三次见到二舅时,是在表妹的婚礼上. 那时,阔儿三岁了. 那是个很炎热的夏天,知了一直在树上叫着. 二舅安安静静地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望着进进出出的亲朋好友发呆. 二舅似乎消瘦了许多,又似乎不如以前爱 ...

  • 姥姥于2021.3.27仙逝

    (图为年前最后一次在姥姥家拍摄的照片,图中小姨在做饭,姥爷在烧火,二姥爷在聊天) 中午,爸妈打来电话,告知我一个噩耗:姥姥于今早与世长辞! 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虽然没有像老妈一样抽 ...

  • 第782篇:二舅(1)

    滨哥的亲二舅,今年已经60多岁了. 因为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二舅便成了痴痴憨憨的样子. 因为痴傻,二舅终身未娶.姥姥姥爷在世的时候,二舅就跟着他们. 姥姥姥爷去世以后,二舅便去了镇上的 ...

  • 他这一生啊 | 作者:远岫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涩涩的思念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特别思念的人,这个人总是有别于其他. 从小到大,我都知道家里有一个不能提及的人,提到他姥姥会哭,她会一两天都不吃饭.提到他姥爷会闷闷不乐,一两天都不想跟人说话.对我来说,我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小草||风雨洄溜集

    风雨洄溜集 文/小草 颍河自西朝东即蒋楼魏沟一转,至卢桥沟口到赵埠口形成漩涡,古代称之为洄流涡,先民逐水而居,洄溜涡南岸渐成一个古老而悠久的集镇,被称为洄溜集,距安徽省阜阳市城东南17公里,北隔沙颍河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程磊磊||洄溜怀古

    洄溜怀古 文/程磊磊 一个古老而饱经风霜的小镇,一个因水而流传着动人传说的小镇,一个有着历史积淀而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镇,在这个浓情的七月像一幅用墨线勾勒的画卷在我眼前铺展开来-- 走进古镇,仿佛走进了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抱岩||在洄溜古老经验里打通未来

    在洄溜古老经验里打通未来  文/张抱岩 颍川倒湾流,兰船曲转钩. 赏景洄流湾,暮色返颍州. --忆洄溜  宋  梅尧臣   在一座古镇面前,我是后来者,我在雨中走进它的细节,这雨来自淮河,也似乎来自天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凡玉||洄溜拾偶

    洄溜拾偶                        文/张凡玉 随着脱贫攻坚完美收官,我这个最普通的扶贫包保责任人暂时告别了所包保的洄溜民族居委会.然而近六年的无数次入户走访,这里的人情风物在我心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玉东 ||洄溜忆友话乡愁

    洄溜忆友话乡愁 文/张玉东 提起洄溜古镇,不由得让我想起同窗四年的大学好友刘军,一个地地道道的洄溜人,那张瘦削而坚毅的面庞随即浮现在我的眼前,对一座城镇的印象,可以从一位旧友往事中窥见一二. 2015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马吉明||最后的乡愁

    最后的乡愁 文/马吉明 在台湾的大舅返乡探亲之前,老家的很多亲戚都不知道他的存在,除了外祖母!四十年的音信隔绝,演绎了真实版的人间悲喜剧.好在外祖母有四个儿子,多年来,他们早已忘掉这位家庭的长子,都认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孟凡民||故乡的粥

    故乡的粥                          文/孟凡民 粥--在我的家乡那一带不叫粥. 早餐喝的粥--叫喝饭:老少爷们大清早在当街见了面,第一句话就会问:"爷们吃了不?喝哩啥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张兵兵||说不尽的三十里铺洄溜集

    说不尽的三十里铺洄溜集 文\张兵兵 如果让我说三十里铺洄溜集可以说总是有说不完的情,道不完的话,这片热土令我魂牵梦绕,走到哪都挂念,走到哪都怀念惦记.一个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一个让我一生怎么说也说 ...

  • 【洄溜古镇杯乡愁散文大赛】刘俊海||弹指间的往事

    弹指间的往事 文/刘俊海 2020年退休后,我定居合肥.今年六月,妻子要参加党庆100周年活动,我们回到阜阳的家中住了一个月. 熟悉的环境,宽敞的街道两旁耸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这是我生活了39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