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月15
昨晚淅淅沥沥地下了些雨,今早一醒来,又听到窗外呼呼的风声,不过起来一看,云并没有被刮散,是一个很地道的阴天。
不过我个人并不讨厌阴天,因为觉得阴天也有阴天的美,尤其是在某些环境下,看着那种乌云翻卷的感觉,内心还会涌上晴天所没有的触动。
(英国)
我真正不喜欢的,是曾经北方春天常出现的沙尘暴天,还有近些年又出现的雾霾天。
而说到雾霾,又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某些中国精英,因为这个问题,经过他们一研究,结论除了嫌老百姓开车,就是从放炮到做饭等一系列生活行为的批判。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事不相关,我也毫不怀疑不当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但如果一个国家的“精英”发现了一圈,最后却只会批评这个?——那我就担心恐怕这个问题永远都解决不了。
自然了,现在我知道——“永远”——这个定语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世事会怎么变。
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在不出现巨大变量——比如,隔二年闹一次瘟疫等各种可以导致人口衰减的灾难——的情况下,恐怕很难。
而现在事实已经证明,瘟疫原来是可能说发生就发生的,因此,未来怎样就不预言了,放弃原来的结论。
不过说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恐怕不会错,证据是人文派对雾霾态度的变化,我是说他们已经从批评、调侃,到真诚地证明其价值了,比如,知道为什么会诞生印象派吗?就是因为当时有雾霾哟——!
还有,知道莫奈的《睡莲》为什么那么美吗?——哈,那其实就是雾霾的效果。
我真是对此震撼难言,一方面是惭愧,为什么同样的苦难,人家就产生大师,产生影响世界的艺术,可放到这里,却至今——
惭愧!
我的惭愧到此为止了,因为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是画家,所以惭愧不上,同时也不好意思替人家惭愧,结果,在不知道该不该惭愧的惶惑空白之后,注意力又全攻到了另一个困惑上——为什么我觉得雾霾不是雾呢?
因为作为一个常年活在雾霾环境里,但偶尔也出门转转的人,我虽然说不出雾霾和雾的本质区别,但可以说出直观感受的巨大区别。
雾,如果你去山里,尤其是南方,黄山,武夷山之类的地方,赶到季节不巧,保证呆几天,看几天雾,但那种雾,是轻盈的,飘渺的,湿润的,仿佛云对山的洗礼,所以呆在其中,你会想深呼吸几口。
(武夷山)
但雾霾呢?是很沉很呛的,好像含着沙子一样,戴着口罩都挡不住那种重浊感。
所以,有时想想这个人的感受和精英发现的巨大区别,一声长叹之余,最终唯一能得到的自我安慰就是:理解精英为什么就是精英了吧?人家不仅脑子跟你一般人不同,连鼻子都不一样,因此,还有什么不服的?
当然实际也确实没有不服,我从来都服的很,而且还怀疑普通中国人也都服到认命了,证据是很早就流行了——小确幸——这个词。
关于这个词,坦白说我并不了解,只知道是日本传来的,而我对日本文化不了解,也不爱看,所以一直一无所知,但假如仅从字面理解——小的确定的幸福,那我觉得自己也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小确幸”——我的盘子和杯子。
我算是一个盘子、杯子控,常常被各种盘子杯子吸引的不需要也买,买到我自己也感到了痛苦,因为已经没什么地方放了。
别人当然就会更诧异,比如我家人就纳闷地问过我:你做饭水平那么差,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盘子?
“因为盘子有时可以拯救差的厨艺。”
这是真的,所以大家恍然大悟,一笑了之,没有再追问我了。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对于我,盘子,这个不能吃的东西,还能从其他方面增加我做饭吃饭的兴趣。
比如今天我用的这个盘子,
这种异形盘,总会比一般的圆盘更刺激我的联想,就好像今天,当我看着它们,突然想起那个有名的短篇中的那个有名的谜——“你知道墙和墙说了什么?”
瞬间,我的脑海里也跳出了我的问题,如果我的盘子也会说话,它们会说什么?
那一刻,我正准备把它们清洗收起来。
然后,看着它们,立刻一段对话真的跳到了我的脑海里,甚至,我仿佛真的听到了它们的对话声。
“嗨,小嘴唇,明天见!”
“明天见,我亲爱的大嘴唇!”
明天见,我亲爱的各位!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