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水:“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
在《道德经》一书中,“圣人”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共计28次。可见,在老子心目中,“圣人”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集中地阐述了“上善若水”理想人格的道德内涵,指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八章)俄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日记中,十分称赞“上善若水”的人格,指出“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
壹
在价值观上:“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善于滋润万物,普遍施利于万物,却从不为自己争利益。这是一种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崇高精神。它虽“不争”己利,但在客观上也能从天地万物那里获取丰厚的回报。由于水以善行恩惠于广袤土地上的花草树木,造就了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优美自然环境,使天空能够及时地降雨,汇聚到河流、湖泊之中,从而弥补了因空气蒸发和土地渗透而流失的水分,才使得江河之水不会变成沙漠和戈壁上的“内陆河”,甚至干涸。老子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悟到在人生价值上,利他即是利己,奉献即是索取,施舍即是获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不积(无积藏),既以为人己愈有(既然以“德”助人,己愈富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既然以其“道”施予人,己愈丰足)”(《老子》八十一章)的辩证道理。
战国中山国君有一次宴请都城里的军士,在座的唯独大夫司马子期没有分到羊肉汤。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被攻破后,中山国君只好逃走。看见有两个手拿武器的人跟在他后边保护他。中山君问:“这是为什么?”两人答曰:“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饿死了,你把一壶水泡饭给他吃,救活了他。所以,我们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若遭事变,你们一定要尽死力报效他。”中山君仰天而感慨地说:“给予,不在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厄急需之际;怨怒,不在深浅,而在于恰好损伤了别人的心灵。我因为一杯羊肉汤而逃亡国外,也因为一碗剩饭而得到两个救我的人。”这一历史故事,辩证地说明了“予”与“得”的关系。
贰
在心境上:“心善渊”
老子所谓“心善渊”,是说深山老林中的渊水总是随遇而安,居于不争之地,故能水平如静。圣人应如水一样,面对现实生活的任何压力、诱惑和危机,都能保持平静心态,从容应对。这种心静如渊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高贵品格。
每个人的思维状态,有动态也有静态。在紧张的工作中,人们总是不停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思维处于瞬息万变的动态之中。过度的动态思维,往往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如谨小慎微、畏缩不前的恐惧心理,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玩弄小聪明的“浮明”之智。要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将动态心境转变成静态心境是十分必要的。所谓静态心境,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即在理智之外和毫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去感悟现实。西方人把它叫做“沉思”,中国人把它叫做“禅悟”。
人在紧张的脑力劳动后,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按照佛教的“禅思”或庄子的“坐忘”或宋明理学家的“静坐”,每天修炼一段时间,使浮动之心渐渐静下来,并在宁静中悟道。人在宁静心态中,往往会油然而生出许多绝妙的想法,在宁静中感知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各种现象,通过无形沉思增长智慧和力量。俗话说“静能生智”,道理就在于此。西方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每天早晨都要在肃静的教堂里长跪三个小时。当助手劝他少跪一会儿去做事时,他说:“正是由于还有那么多的事等着我去做,我就需要再跪一会儿。”马丁·路德的“静跪”是为即将开始的工作积蓄智慧和体力。这就是老子一再强调的“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的道理。
叁
在心态上:“动善时”
所谓“动善时”,河上公释曰:水“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圣人也应像水那样,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时机,做到动静有时,以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
人生处境分为逆境和顺境。在逆境中如何激励自己从失败走向成功,在顺境中又如何防止自己从成功滑向失败。在这里,人的心态如何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当人身陷逆境之时,要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相信逆境可以磨砺人,可以激励人,可以成就人。要学习水的“万折必东”的精神,当有人向施振荣问到“不断地面对失败,有没有绝望的时刻”这一问题时,他坦然回答说:“不会。我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这条路走不通,我可以放弃,换条路,总归会走通。”日本八佰伴集团前总裁和田一夫虽经过三次重大失败,但他敢于面对失败,认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那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穷光蛋’了。”八佰伴倒闭后,他经过整整一年的自我反省,重新创业,仅用一年零九个月就带领新公司上市,实现了自己的誓言:“火凤凰必将重生,在燃烧自己后,会再创新天地,大不了从零开始。我是一只不死鸟。”
和田一夫
当人身处顺境之时,要牢记老子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告诫,做到“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切不可以“暴发户”的心态,处处炫耀自己,张扬功劳和财富。体育名星肇俊哲在获得“足球先生”荣誉称号后,他的誓言是:“忘掉足球先生,忘掉国家队队长。我是肇俊哲,放下一切,现在就新生。”外国体育名星柳比西奇获得“ACE球王”荣誉称号后,也对自己说:“忘掉ACE球王,忘掉克罗地亚大炮。我是柳比西奇,放下一切,现在就新生。”不管肇俊哲还是柳比西奇,通过一个“忘”字,放下一切荣誉“包袱”,就可以现在“新生。”宜家公司老板坎普拉德指出:“成功是成功的最大敌人。”李嘉诚认为“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因为“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少一半都是因为贪婪。”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凯马特的失败,就是一个不“知止”的典型案例。
肆
在立身上:“居善地”
在老子看来,“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正因为江海“善下之”,处在百谷众流的下游,故能成为“百谷王”。老子从江海“善下之”悟出人在立身上应做到“居善地”,即善于“处众人之所恶道”的卑下之地。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俗之人总是攀高附贵,争名夺利,盘居高位,称霸于世。圣人如水,不同于世俗之人,从不与他人争高下,甘居众人所憎恶的卑下之地,具有崇高的谦卑美德。“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六十六章)圣人以江海为法,他欲在上领导人民,“必以言下之”,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而是谦下相待,虚心向民请教;他欲引导人民前进,“必以身后之”,不是利益面前一马当先,脱离民众,而总是把自己利益放在民众之后。正因为如此,“处上”而民不感到重负,“处前”而民不感到妨害。所以,普天之下民众,乐于推戴他而从不厌弃他啊!
在立身上,要求人坚持“谦卑守弱”的原则。老子根据“居善地”思想,要求人按照“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老子》三十九章)的原则,以“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的态度对待他人,切不可霸气十足,高高在上,瞧不起他人。从表面上看,谦退居下的有德之人,“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若退”;从本质上看,“退”是为了“进”,“退”是“进”的一种手段。谦退居下者,往往能达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三十四章)的目的。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贯彻于用人之道,提出了“善用人者为之下”,即主张以谦下礼让的态度待人。“礼贤下士”是中国人的优良品德。周公为了辅佐周成王,他礼贤爱士,广罗人才。当他的儿子前往鲁国就位时,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说:“论身世、权力和地位,有谁能比得上我呢?但为了接纳天下之士,我在洗澡时,曾多次顾不上沐浴,手里握着湿头发去迎接贤士;在吃饭时,也多次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恭敬敬地与他们说话。就这样,还怕对待贤士不够虔诚和尊敬。你到封地鲁国后,千万不要以官高势大瞧不起人,而是要从心底里重贤纳士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孔明,言听计从,终成三国鼎立之势。这些事例,充分证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一条用人之道的人生智慧。
老子依据水“善下之”的立身之道,要求人得意之时,应做到“光而不耀”。所谓“光而不耀”,即战国文子所云:“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妬(同“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人怨之。”所以,“夫爵益(愈加)高者意益下(心愈谦下),官益大者心益小(小心谨慎),禄益厚者施益博(广济博施),修此三者怨不作。”(《文子·符言》)居下守贱不仅是管理者修养身心的方法,而且也是免除祸患、自我保护的法宝。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根据道家的“光而不耀”原则,要求人应具有“四不”的高贵品格。从正面说,即主张:“自见(自我表现,自我吹嘘)者不明(聪明),自是(自以为是)者不彰(彰显),自伐(自我炫耀)者无功(功劳),自矜(自我炫耀)者不长(长久)。”(《老子》二十四章)从反面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老子一再告诫人们,指出:“果(成功)而勿矜(自高自大),果而勿伐(炫耀),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出于不得已),果而勿强(逞强)。”(《老子》三十章)
伍
在交往上:“言善信”
所谓“言善信”,是说水是言而有信之物。江河汛期来往有时,海水潮起潮落应时而至,这叫“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七十三章)。所以,古人将它称为“信水。”圣人说话也应如水那样,做到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多次谈到“信”的问题。如“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二十三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善。”(《老子》四十九章)
东西方文化虽在许多方面有差异,但在“诚信”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诚信”这一人的美德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无形资源。因此,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信誉都是安身立命之本。
2006年初,在美国一所中学发生了一场争论。27岁的女教师在生物课作业中,发现28名学生有网上抄袭行为,判定为剽窃,生物课判为零分,学生面临留级危险。在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下,校方要求女教师提高得分,女教师愤然辞职。这不但引起校内近半数教师提出抗议,表示如校方满足家长要求,他们也将辞职,而且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支持女教师。甚至有些公司向学校索取剽窃学生的名单,确保公司永远不会录用这些学生。他们认为,把学生教育成一名诚实的人,远比生物课得分和留级要重要得多。
从上述事件证明,欧美人士常说的“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这句至理名言是何等的重要啊!
陆
在待人上:“大智若愚”
古人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此,在待人上,老子提倡“大智若愚”。所谓“大智若愚”,即《史记·老子列传》中的“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意思。老子从俗人和圣人比较中,揭示了俗人和圣人在智上的差别性,指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如婴儿无知无欲,纯粹朴素);俗人皆昭昭(各炫聪明,各逞其能),我独若昏(好像昏昧不明);俗人皆察察(对各种事物皆能明察窥视),我独若闷(闷然浑噩)。”(《老子》二十章)
深谙“大智若愚”精义的曹参是西汉时的一位名相,在相府“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他发现臣下有“细过”,不是以“俗人皆察察”、“俗人皆昭昭”的态度揪着不放,而是按照“宽而勿察”的原则,宽恕臣下的“细过”,为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斩杀了在河北称王的王朗后,从王朗文书中发现了王朗与当地一些官员之间相勾结的几千封信件。刘秀一封也没有看,就会同众僚当众把所有的信都烧了。他说:“让那些睡不着觉的人安枕无忧吧!”刘秀“一烧了之”的做法,好像是非不清,昏昧不明,实际上是一种凝集力量,争取人心的高超艺术。
一般说来,明确和果断对于事业的成功,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时候,按照“大智若愚”的原则,含糊其词,不置可否,比明确与果断可能更有价值。当领导批评部下时,含蓄与委婉比直截了当地粗暴地教训人效果更好。因为它容易使错者接受批评,有利于缓和紧张关系;在激烈的冲突的僵局中,有意地含糊其词,不明确表态,可能是一种润滑剂。反之,明确表态,果断处理,只能火上加油,可能引起爆炸性对抗;有些矛盾和冲突,马上果断处理,快刀斩乱麻,未必奏效。相反地,稍等片刻的“冷处理”或者不处理,效果可能更好。高超的人生艺术,就是要在明确与糊涂、果断与含糊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历史证明,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无论是明君还是贤相,凡能安邦治国者,皆推崇道家的“大智若愚”领导艺术。为人处事,齐家治国,玩弄小聪明者,只能陷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怪圈。只有遵循“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管理原则,不耍小聪明,才能成就大事。有一位成功管理者说过:“综观古今中外,凡能做成大事者,都是返璞归真,大智若愚,小智小巧,做不了大事情。”“大智若愚”的人生艺术,是值得每个人寻味的。
柒
在做事上:“事善能”
据老子观察,水无常形,水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等等。因此,圣人做事应像水那样,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做到“随圆就方”,达到“方圆之道”的人生境界。如果做事只有“方”而无“圆”,必然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只有“圆”而无“方”,成为圆滑的墙头草,也会一事无成。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方而不割”(《老子》五十八章)的辩证法思想。圣人方正无私,故能随俗方圆,做到融通而不圆滑,这是一种“大方无隅”的人生艺术。
所谓“做事要方”,是说做事要遵循规则或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求做事既不违法,也不缺德,决不可越“法”与“德”雷池一步。如诚信是商道的基本法则,遵之,为商则必成功;违之,行欺诈,玩伎俩,失信于人,没有不失败的。但是,在一定限度内,执法也应“通人性”、“合人情”,做到方中有圆,才是人生的大智慧。据《汉书.吴佑传》记载:“安丘男子毋丘长与母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长杀之而亡”,安丘官员追至胶东将其抓捕归案。如何法办呢?吴佑认为,从孝道角度,“子见母辱,人情所耻”,杀人是可以理解的,“刑若不忍”。但是“背亲逞怒,白日杀人,赦若非义”,必须按国法处以死刑。在“法”与“情”的两难之中,吴佑在执行死刑上采取了一种为其“留后”的方法。吴佑问毋丘长“有妻子乎?”对曰:“有妻未有子也。”于是将其妻带至监狱,“解其桎梏,使同宿狱中,妻遂怀孕。丘冬至尽行刑。”达到了“法”与“情”的圆通境界。
所谓“做人要圆”,绝非是圆滑世故、八面讨好、左右逢源的丑恶心态,而是一种宽容、善良、圆通的人生境界。在做人上,既不咄础逼人,也不盛气凌人;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强加于人;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这是压力最小、张力最大的真正人生大智慧。
“水无常形”这一事实说明,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唯一永远不变的是“变”。因此,圣人应如水那样,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己,与时俱进,做到“因势随形”,达到“知变则胜”的目的。如果在做事上不能“因势随形”,“守常必败”是一种规律性的社会现象。
来源于葛荣晋《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