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本篇文字是《最最最~最简逻辑知识》系列的第008篇内容。上一篇讲了(不)矛盾律:两个自相矛盾或排斥的思想,绝不可能这样也真、那样也真,其中一定有一个是假的。那么另一个是真是假呢?这篇我们说的排中律,就是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的。
-01-
什么是排中律
是非之间,二者必居其一。
简单地理解排中律,指的是对于同一对象,在肯定它在某个思想范围内和否定它在这个思想范围内的两个矛盾思想之间,其中一定有一个是真的,不可能有第三个思想。
比如,我们想说“我喜欢你”与“我讨厌你”,“这车是我的”与“这车不是我的”这两组相互矛盾的说法都是错的、或者都是对的时,排中律就会站出来告诉我们:这种说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是(肯定)”、“非(否定)”之间,二者必居其一,或者“是”是真的,或者“非”是真的,不存在第三个答案。
就上面两组例子而言,要么“我喜欢你”是真的,要么“我讨厌你”是真的;要么“这车是我的”是真的,要么“这车不是我的”是真。各组内两个矛盾的说法,必然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是假的,而且也不可能找到第三个思想。
如果硬要说“第三个思想”,通过常规的“整合”逻辑得:这车是我的,也不是我的。那么~到底是还是不是呢?听着叫人疑惑,这就违反了排中律。如果你解释成“我买了它就是我的,现在还没有买下则不是我的。”这样就是在说两个时间范围的事情了——“购买前”与“购买后”,此时它们不形成矛盾关系,也就没有什么违反不违反排中律这一说了。
相比(不)矛盾律判断两种思维矛盾形式中,相互矛盾的两个思想“必有一假”而言,排中律只针对“是A,也是-A”形思维矛盾指出相互矛盾的两个思想“必有一真”,也因此排除第三个思想的存在,在规则作用层面上更积极,它提供了思维摆脱矛盾状态、寻求正确结果的方法。
-02-
排中律是(不)矛盾律的进一步展开
上篇我们就思维矛盾的两种形式做了区别,一种形式表现为两个相互排斥的肯定——是A,也是B(A≠B);另一种形式表现为一个肯定、一个否定——是A,也是-A。不仅如此,它们的区别还在于运用逻辑知识的结果上。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是A,也是-A”形式的两个矛盾思想,我们可以确知其结果是一真一假;而“是A,也是B(A≠B)”形式的两个矛盾的思想,我们只能知道其结果必有一假,另一个是真是假却不能确定。
由此可见,对于这两种矛盾的思想,(不)矛盾律都起作用,可以指出它们两者之间必有一个是假的,至于另一个“是真还是假”的问题,(不)矛盾律回答不了。而排中律此时可以把这个问题给揽下来了——但也仅是针对思维矛盾中涉及到的“是A,也是-A”的形式,排中律就可以指出:二者总有一个是真的,另一个则是假的。
比如,“我回家了”与“我没回家”,无论你身处何地总有一个状态是真的;“这是我女朋友”与“这不是我女朋友”,无论她与你什么关系总有一个身份是真的;“周末我爬山了”与“周末我没爬山”,无论你周末干了什么总有一个说法是真的……
至于上面每组中的俩个说法,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则属于现实问题,排中律无法回答它只做逻辑层面的识别。
还得说明一点,对于思维矛盾的另一种形式“是A,也是B(A≠B)”,排中律就不适用了。比如,“这辆车花了我20万”、“这辆车花了我50万”这样两个矛盾的说法,(不)矛盾律是起作用的,因为这辆车在购买时我不可能既“花了20万”也“花了50万”,其中必然有一个说法是假的。只是,我们却不能说以上两个矛盾说法中必然有一个是真的,因为事实上我买这辆车时可能既没花20万,也没花50万,而仅仅花10万在二手车市场淘的。所以,在这种思维矛盾形式里,排中律就不起作用了。
-03-
排中律的现实应用
生存,还是毁灭?没有中间状态。
排中律在现实中的表现挺常见,就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一定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没有“都不对”或“都对”这种中间状态。你可以选择不表态,但你若是表态了,就不能人家问:“这辆车是你的”,你:“对对对,是我的是我的”;人家也问:“这辆车不是你的”,你再“对对对,不是我的不是我的”,不管人家问“是你的”还是“不是你的”,你都:“对对对,是是是”……这样的沟通挺抓狂~
也正是如此,排中律在识别、揭穿骑墙者,提高思辨能力、沟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反证法就是其衍生出来的一个实用地推理方法,既然相互矛盾的两个思想之中一定有一个是真(对的)一个是假(错的),那么一旦确认了其中一个的真假,就必然能知道另一个是真是假。有这样一个故事:刘墉在晚年时遭皇帝抓阄赐死,按常理袋子里装两个纸团,分别写上“死”字和“活”字,抓到什么算什么。但刘墉发现此次塞入袋子中的两个纸团却都写着“死”字,他抓了一个未等他人看清便即刻吞了下去,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证明他吞下去的那个纸团上写的什么字呢?于是,只能通过查看留下来的那个纸团了,既然一“死”一“活”,留下来的是“死”字,根据排中律,吞下去的就应该是“活”字,这样刘墉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那些:模棱两不可——这车是我的,不对;这车不是我的,不对——就是明显地违反排中律的思维方式,其原因或者在于一些人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欠缺,在“是”与“非”前面不置可否,持骑墙不定;或者出于品质问题,因规避风险与责任,而含糊其辞,本需做决断却迟迟不做决断。
这告诫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同一思考对象出现的两个矛盾思想时,尽可能地遵从排中律规则,这样有利于我们提高思考与表达的效率。
-04-
排中律不起作用的三种情景
但是,排中律并非时时刻刻都起作用,在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景。下面就三种排中律不起作用——不违反排中律——的情景做一些说明:
其一,对于本来矛盾的思想不再构成矛盾关系时进行判断,不违反排中律。
即同一讨论对象在时间和具体条件上发生了变化,此时可以都肯定,也可以都否定。比如,当我是一名小学生时,说:“我是个科学家”,不符实,假的;当我学业有成进了科研所从事科学探索工作时,说:“我不是科学家”,也不符实,假的。前面“我是科学家”和后面“我不是科学家”,因时间和条件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可以否定为假的,不违反排中律。再比如,当小时候看着被钱折腾的人,“觉得钱是万恶之源”,长大后经历着社会“洗礼”,“觉得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钱”没有变,因为成长经历等条件发生了变化,则对它有了相互矛盾的看法。但,这也不违反排中律。
其二,对于当前还不了解、无法判断的问题不做表态,不违反排中律。
对此类问题所涉及到的资料掌握还较少、无法了解问题全貌,或者由于种种其他原因而不能明确表态时,排中律不起作用。比如,关于和氏璧的一段典故,“与和氏璧秦恐不可得”,“不予即患秦兵之来”,“与还是不予,一时计未定。”大意为:和氏璧给了秦国恐怕要不回来,不给又怕秦国打过来,到底给不给,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这里的关键在于“不知道秦国秦王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所以不能做决断。再如,在股东会议上对某项提案进行表决时,出于某种原因考虑,对于既不投赞成票、也不投反对票的股东,以“弃权”票对待。也不算违反排中律。
其三,对于不能简单回答“是”与“不是”的复杂问句,不违反排中律。
这类句子往往包含了隐藏着的预设,你无论回答“是”与“不是”,都意味着承认了这个预设的成立。比如,“你又不爱我了?”这个问句中包含着“你爱我”、“你曾不爱过我”等预设,不论你回答“是”还是“不是”,其结果都承认了这些预设。若是事实,承认无妨。再如,“你收受的贿赂中有没有别墅?”所包含的预设是“你有受贿行为”,对此不论你答“有”还是“没有”,都意味着承认自己有受贿行为,若你压根没受贿,贸然答复“承认了”就很怨,正确地做法是直接否定问语中的预设——“我根本没有接受过贿赂!”,这样也不违反排中律。
以上,是关于排中律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