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365】在食育中体会人文温度
新课标大语文用心做教育 千万考生高效提分平台
教师交流
学生学习
投稿合作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郑镇濠
新兴县第一中学教师,多次参与高三模拟题的命制,对试题解读详细,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在教学中秉持“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郑双
审校:孙梦霞 / 美编:王波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们从美食中感受人文情怀的温度,领略中华文化的厚重。在我国,食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等与二十四节气相应的饮食风俗,又有“孔融让梨”等做人应该懂得礼让的经典故事,还有“饮食贵有节,做事贵有恒”的人生智慧……有人认为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1重庆市主城区2021届高考适应性(一)语文试题,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 “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命题者选择“食育”作为关键词,罗列了考生熟知的素材:根据“二十四节气”形成的饮食习惯,“孔融让梨”的典故,“饮食贵有节,做事贵有恒”的俗语,引导考生感悟和思考“食”和“育”的关系,看似是单概念,实则为双概念。
2.典型任务的限制。“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是题目的典型任务,这一典型任务要求考生基于材料内容展开分析和联想,不能忽视材料强调的“食育”和传统文化、生活、教育的关系而另起炉灶。
3.价值判断的限制。本作文题需要考生读懂“食育”的内涵,命题者选择“食育”作为材料关键词,与常见关键词“美育”“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处,考生在解答本题时,需要围绕“食育”这一关键词,展现“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应措施。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可将食育与传统文化结合,立意为食育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可用“二十四节气”体现的饮食风俗、孔融让梨体现的礼让文化作为事例,结合材料,阐释食育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考生也可将立意确定为在食育中体会人文温度,阐释食育中体现的价值品格、人生哲理;也可以综合来写……考生可以选择的立意层面非常多,因此立意角度是自由的。
2.联想是开放的。因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食”,对于“食”并不陌生,因此考生可以通过联想关于食育的谚语、典故等,将这部分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同时可将食育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将食育与“教育回归”相结合,可选择的话题多样,联想和思考也是开放的。
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重写感悟,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感性述说自己对食欲的认识;也可以理性思考,写成议论文,以探讨食育中蕴含的生活和教育哲理。
解题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培养考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本题由“食”与文化的关系引入“食育”这一概念,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需要把握“食”和“育”的内在关联,而“育”在材料中又与人文关怀、传统文化相联系。考生在审题时可以借助“美育”“德育”等关键词帮助理解“食育”这一概念。在行文时,考生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行文架构解读“食育”,体现对材料的思考。本题整体难度不大。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在食育中体会人文温度。
2.一碗一筷诠中华。
3.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
4.食育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
……
偏题立意:
1.民以食为天。(偏离材料核心词)
2.莫让营养过剩毁掉孩子。(偏离材料核心词)
3.弘扬传统文化。(写作范围过大)
……
下水文
在食育中体会人文温度
郑镇濠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食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也是民族的精神象征。食育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我愿在食育中体会人文温度,在食育中感悟中华文化的美妙。
食物孕育了智慧
“食不言,寝不语”出自《论语·乡党》,意思是在吃饭的时候要认真吃饭,不要随意讲话发出声音,睡觉的时候就要安安静静地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醒别人。这句话是孔子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食不言,寝不语”不仅仅是礼仪的表现,还符合养生的要求,通过享用食物,我们创立一套餐桌礼仪,在饭桌前也能学习“礼”,食物孕育着人生的智慧,启示我们更好地成长和生活。
食物传递了关怀
食物传递了爱和关怀。那是同学间的分享:“给你,咋俩一起吃呗。”那是妈妈的叮嘱:“长身体,多吃点。”那是妻子对丈夫的体贴:“我煮了你爱吃的食物。”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民以食为天”,透过食物,我们回忆起友人、亲人、伴侣,哪怕我们在异国他乡,也能透过食物辨别出骨子里的故乡魂,食物的味道是友情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回忆会消退,岁月会消失,唯独味道长存。食物传递关怀,那是潜藏在食物背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食物映射了时代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茹毛饮血到用心烹调,食物见证着时代迈进的步伐,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儿女。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已然结束,杂交水稻的出现,让中国人吃上了一口热饭,这是发展的成果,也是开拓的成果。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端上餐桌的食物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但是浪费现象也随之出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量的6%。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拒绝粮食浪费。食物映射时代,它是大时代的一个小小缩影,却能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身,改正陋习。
食育既是回归生活的教育,也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在食物中,我们学习智慧,感受关怀,推动时代发展,这对于我们将是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