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文/晚风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4LzE4MTUvMjI4NjY3NTUxXzJfMjAyMTA4MTgwMzE1MjkyNTg=.jpg)
追忆
今天在看到《你不坚强,谁替你勇敢》中的一篇文章时,我想到了自己,对,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我身边那些陪伴我的人。
从小独生子女又兼男孩身份的缘故,爷爷奶奶很宠爱我,爷爷的爱是有原则的,只有我满足了他的期许,才会展露出他对我的关怀,而奶奶呢,似乎就任性了些,凡是我要的,我喜欢的,都会帮我准备好,记得她来江阴这照顾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每送到校门口,都会偷偷地塞两个钢镚到我口袋里,然后小心地压压口袋,目送着我走进学校,而那时候的我,似乎没有目送他人的习惯,因此我不知道,奶奶她是什么时候往回走的,又是哪条路呢,或许这辈子我也猜不到,因为奶奶不认路,也不认字,讲到这,我似乎要开始思考,那她又怎么知道我学校的路呢?或许是爸爸妈妈带她走的次数多了,也可能是她知道那是我的学校,她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硬是给记下来了,也或许是她偷偷地在纸上画下了路线吧,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多么希望能够穿越回去,讨个几张,做个纪念,毕竟,那是为我而画的图,是对我的爱和关心。我很喜欢带有记忆的礼物,是的,在我生日的时候,有时候朋友送的钱包、笔筒、腰带等,我似乎都不知道扔哪了,但我至今还能记得的,不过是那些贺卡、明信片等,因为上面的文字里有着他们的祝福和情感,我喜欢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因为它们能保留下来,无论关系是否还在,起码曾经的祝福不会消逝,偶尔看到个玩偶、雕塑我想不到会是谁送给我的礼物,因此,我很恬不知耻地对他们说,我生日时候,记得给我写张明信片,其他的就不用了。但似乎自从我说过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为我动过笔了,是不是很悲哀,起码我内心是这么认定的。话题有些扯远了,让我拉回来吧。奶奶似乎不是很好相处的人,但是她确是最疼的我,有之一。因为奶奶喜欢和人比较,有比较就有计较,有计较就有争执,因而我们家是孤零零的,周围没有什么人和我们家亲,即使是一个村上的三姑姑家,也是少有来往,因而我在老家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单着,渐渐地养成了渴望有人交往却不得的心态,这一点,在日后的生活里渐渐体现出来,让我头疼不已。奶奶年轻的时候挺霸道的,干活也是很利索的,因为要争第一,事事第一,所以有些刻薄,有些瞧不起人,虽然这么说,似乎有些对不起长辈。还记得是在我高中的时候,奶奶因为手湿的情况下拉电线而双手被电得出血,倒在河边站不起来(家门口类似码头的地方,用来洗衣服、舀水洗菜),河对岸住了人家,但他们听到奶奶的呼喊时,只是站在对岸冷眼旁观,没有一个搭把手的,是因为觉得奶奶平时为人不行呢还是觉得我家过得挺滋润的,而眼红见不得,所以不愿意来帮一把吧。因为我也不是很清楚当时的情况,是奶奶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才告诉我们的,虽然后来也带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妈妈也回去陪了一段时间才放心回来。如今年八十好几的奶奶,身子还是硬朗着,希望今年能和姑奶奶拍张合影,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全家福了,似乎有20年了吧!
爷爷呢,在我印象里似乎总喜欢板着张脸,似乎觉得男孩子就得严厉地教育,只有那样,才能更听话,对,就是听话,那么,听话了能干嘛呢?就是不会犯错,犯什么错呢?就是爷爷认为错的就不会去做,或者说,很大一部分程度上看,不过是傀儡,他们意志的受控者。印象里的爷爷似乎还是那么的固执,永远都是用他的那套说辞来安抚我们、教育我们,叛逆期的我对他, 没有任何好感,这是我的心里话,记得我小时候,爷爷曾经被下了一次病危通知书,但后来奇迹般的康复了,这也让我们家人舒了口气,似乎,爷爷的命从那天开始,就是捡回来的,是上天给予的。但我真正意识到心里有他的时候,是高中,那回他来我们家的时候,我刚从学校后回来,那时候我迷上了和田玉,想在网上买一块和田玉,虽然知道网上的质量不会太好,但总是觉得似乎有了玉,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比别人高一档次,说到底也是自己内心的自卑和底气不足导致的。我在厨房里连着无线看着淘宝上的玉石,爷爷在房间里看着电视,但他时不时地走过来看看我,似乎是怕我突然走开,家里就落下他一个人,显得有些恐慌吧,人年纪大了,可能就想要有人陪着,这样才能更安全吧,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像孩子一样,说到底是缺乏了安全感,对亲人有了依赖感吧。那时候是冬天,晚上带着爷爷去浴室洗澡,当时爷爷一个劲地说回家后把洗澡钱给我,而我内心是鄙夷的,这点钱还要给?反正是爸爸给我的,又不是我自己付的,何必呢?现在想来,爷爷是觉得他还能养活自己,能够自给自足,哪怕是一次洗澡的钱,也不愿意让孙子垫着,是自尊还是怜爱我,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每次打电话卷的时候,他总说,“钱不够和爷爷说,爷爷到银行打给你,不告诉你爸爸妈妈。”每次通话第一句是“学习好不好”,第二句就是“吃得饱不饱”,第三句就是“身子要照顾好,人在外,别人照顾不了”。第四句就是“长途话费贵呢,少打点”。没有一句是关于他的,只有在我问到的时候,才会来一句,他们吃得好穿得暖,不用担心他们。或许在他们看来,如果让我惦记担心,似乎是件羞愧的事情吧。当爷爷在浴室洗澡的时候,我笑着说,“爷爷,你们平时也去浴室洗,这样洗方便”后来说完才意识到,在农村的他们哪有太多机会去城市浴室洗澡,即使去了城市,那些复杂的操作(在他们看来)又有谁带着呢?虽然小姑姑一家在城里,但也不能为了个洗澡麻烦别人,这样会被别人嘲笑的,毕竟女儿都是泼出去的水,去了就是做客,不能当成自己家的。爷爷在池水里泡的时间久了,站着突然就倒下来了,那一刻我真的慌了,我觉得自己就是罪魁祸首,让爷爷昏过去了,辛亏周边的几位工作人员和泡澡的帮衬着,扶爷爷到更衣室透透气,好好休息,也就是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从来不是很喜欢的爷爷,却在自己心中占了那么大的位置,那一刻我真的不能想象没有爷爷的日子,没有压岁钱,没有他的教诲,没有他的笑容,那一刻我真的好想记录些有关的的记忆,虽然不会太刻意,不会太留心,但记下来一些,也好让自己有些怀念的凭据。后来,他渐渐清醒后陪着他去房间里看电视,主要是帮他休休脚趾甲,那是已经长歪甚至长到肉里厚厚的指甲,听说,爷爷几年前就想剪了,但是年纪大了,自己剪不了,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或者麻烦了别人也不一定会愿意,只有去浴室才能请人剪,就这么简单的事情,居然对于他来说,是那么难得,那么宝贵的机会,是那么难以达到的梦想,这让我感到心酸。为什么辛苦一辈子的他们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要推后几年,在我们方便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呢?我们不应该平时就对他们好些吗?平时就该好好地关心他们,突然就是那么心疼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的老人,和农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们,难道在老了的时候,还不能好好地爱自己吗?还不值得我们去好好孝敬吗?记得那天在公交车上,听农村的人聊天,一位大妈说,“明明已经到了大哥孝顺的时候还不把妈接走,反正我就放他家门口,不接也和我没关系,大冷天的,真不知道怎么这么不孝顺的!”听到她这么说,我内心一阵鄙夷,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还说别人不孝顺,我觉得她才是真的不孝顺,那时候经过一片麦田,看到绿色的海洋,心里却是一阵酸,莫名的,可能是为了那位被提到的老母亲,或是农村的风俗吧,真的需要那么较真吗?多照顾母亲几天不是一种福气吗?看成一种义务时,是多么的不齿,多么的心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这就是一种弥补不了的缺陷,也是从古至今一直矛盾的一个问题吧。看到爷爷躺在那,满脸的享受,是啊,怎么能不享受呢?几年才有一次的休息放松,似乎在我爸爸身上,显得多么常见而到了一种让人觉得无趣的地步。没事就去泡澡休息,似乎把这看成了有钱人的代表,呵呵,那一刻我就觉得心中有些涩涩的,我不该这么去评价我的家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的一切也是他们给与的,不是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