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市场需求转型,你的旧电脑性能又不够用了
以前舍不得买的轻薄本,现在有很多实惠的选择了。
PC“严冬”迎来终结:市场需求回暖
“未来几年 PC 的出货量将保持持续稳定与小幅增长趋势。”独立市场调研公司 IDC 的最新预测 ,为传统 PC 市场持续下滑的”严冬”带来了一丝暖意。
事实上,PC市场“寒冬”的说法已经持续了长达八个季度,就在上个季度,根据IDC的数据统计,全球PC市场出货量为6800万台,同比2015年第三季度下降3.9 %。如今,“寒冬”似乎终于迎来回暖的苗头,而这背后,是上游芯片厂商、操作系统厂商和PC制造商坚持推进技术进步的成果——以“轻薄本”、“变形本”为代表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无论是性能、系统生产力还是最终的用户体验都已经今非昔比,直接促使了大量还在使用老电脑的用户换新。
曾经的轻薄本:价高性能低,有钱人的“玩具”
要解释时下新形态笔记本市场的回暖,就不得不提到“轻薄本”的来历——从公认世界上第一个有明确设计目的的超轻薄笔记本SONY VAIO X505开始,到后来的VAIO Z、IBM ThinkPad X Series,除了价格昂贵外,受限于处理器制程和技术,只能采用性能与主流平台相差甚远的超低压型号,大大地影响了电脑的计算效能,进而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这一点缺憾,在“上网本”和“超极本” 概念出现之后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技术不够成熟,和主流(标压)平台较大的性能差距依然是阻碍消费者选择轻薄型设备的罪魁祸首。同时,软件(系统)层面上,触摸型和二合一设备没有得到足够好的优化,用户体验较为“鸡肋”也是一大要因。
技术进步:轻薄平台性能已不容小觑
不过,自从Intel发布第五代Core i系处理器之后,得益于14nm制程的巨大优势,U系(低压)平台的性能突飞猛进,同期微软Windows 10操作系统在触摸优化、稳定性和跨平台兼容性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直接促使轻薄本们在整体性能体验和生产力感受上赶超了传统标压笔记本——“轻薄、快速、持久、有趣”,具备这些特征的“新电脑”逐渐成为市场和消费者的首选。
从Intel官方这两代的低压处理器参数表可以清楚看到,当前的低压处理器无论是主频还是内置核显的规格,都已经不容小看——事实上,从5代开始,Intel就一起取消了标压双核移动处理器产品线,从中也可以窥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转变。
除了处理器,如高频率内存、基于PCI-E接口和NVMe传输协议的新型SSD(固态硬盘)、超高分辨率的屏幕等也迅速在轻薄本上普及,从整体性能上看,当前的轻薄本对旧型PC的优势可称得上“压倒”,这也是它们被称为“新电脑”的重要原因。
体验为王:“新电脑”有何不同?
当然,性能从来就不是消费者选择的唯一理由,不过,在性能优秀而功耗又足够低的基础上,厂商就有更多的余裕去实现很多额外的功能特性:如微软Surface和Surface Book那样的平板或者“二合一”设备从最初的惊艳业界到如今成为其他厂商竞相模仿的标杆;按压式指纹识别、4G LTE连接、外置扩展显卡、空间和人脸识别摄像头、电磁压感笔和Surface Dial……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细节在新一代PC上实装,进一步提升了它们的市场吸引力。
同时,不断更新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也有针对性地优化着新一代个人电脑的功能和体验:从更好的图形性能、更便捷的Cortana语音助手、到离线病毒防护、更好的高分屏缩放支持、对3D打印、混合现实(MR)等前沿技术的适配等等——微软与合作伙伴还有insider用户们的良好互动让这款迄今为止最为先进和“亲民”的操作系统持续进化。
需求转型,老电脑是时候换新了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硬件技术和系统平台两方面的共同进步,如今的新一代个人电脑在保持轻薄外观的同时,实用性和易用性都有了飞跃提升。
这种设备体验上的变革,也直接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判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新一代轻薄型个人电脑作为更新换代的选择,而这也反过来激励了微软以及一众PC厂商的创新动力。
作为新一代个人电脑的“灵魂”,Windows 10已经成为Windows历史上更新最快的操作系统,现在已运行在超过4亿台设备上。而微软还在与Intel、高通等厂商通力合作,意图使未来的个人电脑更智能,形态更多样:“Evo项目”、“基于ARM平台的全功能Windows体验”——这些触手可及的未来注定将掀起一波新的PC技术和体验变革。而对于那些还在使用着厚重的旧型PC的用户们来说,“换新”的理由也正越来越充足、坚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