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留下的“消胀方”,区区八味药,巧治胃胀、嗳气厌食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胃胀、嗳气、胃隐痛的事儿。
在我手头,有这么一张验案、验方。我觉得它特别有现实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
朱良春先生,我不用多介绍了吧?你要是不熟悉,说明你还真是需要补课。怎么补课啊?你自己先到网上查一查吧。
有这么一回啊,朱师接待一个患者,男性,才37岁。
这人啊,平时工作特别繁忙,也很劳累。繁忙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日三餐无法保证按时吃。很多时候,是饿了大半天,最后逮着一顿,使劲儿吃。
结果,就这样饥饱不均、暴饮暴食,他的胃渐渐出毛病了。
什么毛病呢?就是总感觉胃里头发胀,隐痛。动不动,他还嗳气。一嗳气,这个胃胀会稍微缓解一点。再有,就是情绪低落、紧张的时候,胃里头也不舒服、发胀。
这么一闹腾,他还怎么吃饭啊?所以,自从这个毛病出现以后,他的食欲大大降低。
怎么办啊?他思来想去,准备看中医。幸运的是,他求到了朱良春大师。
刻诊,见患者脉弦细、舌苔白腻。
考虑一番之后,朱师写了一张配伍。但见——
紫苏梗,甘松,广郁金,徐长卿,佛手片,生麦芽,陈皮,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用药5剂之后,患者的胃部胀痛感大大减轻。食欲有所恢复。朱师遵原方,稍作加减善后。最终,患者诸证悉平。
你看,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医案。方子,也不复杂,才区区八味药。但是,我把这个小汤剂当成宝贝。
为什么啊?因为它有实用价值。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同学,大老远地打来电话,说自己胃胀不舒服,找我要方子。我把上头这个东西给他念叨念叨,并且嘱咐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减变化。
结果呢?我这个同学用了三剂,说好多了,胃里头不那么胀了。
我简单给你说说吧。
其实,朱师这个配伍,很简单。他就是在疏肝、和胃、理气。其中的紫苏梗,善于理气,甘松,能醒脾,是治疗胃胀胃痛的常用药。你要是仔细观察朱师的配伍,会发现,甘松这味药,朱良春大师常用。徐长卿,有止胃痛之效。佛手, 能疏肝解郁,调节肝胃。生麦芽,一方面可以促消化,增进食欲,同时还有升发调达肝气之能,化解肝胃气痛。陈皮,可以理脾胃之气。所有这些配合在一起,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是调节胃胀痛的有效验方。
说起来,医案中这个患者,是我们很多现代人的一个缩影。
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吃饭特别快,或者说没有时间来细嚼慢咽地吃饭。有一回,我出门打车。上车之后,司机说了,你先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接着,他就下车钻进一家快餐店。也就是两分钟左右的时间吧,人家出来了。干啥去了?吃饭去了。中午饭,两分钟就解决,这不闹呢吗?但是人家司机却告诉我,这是常事儿。为了拉活,你总不能让人家客人等着吧?所以,能快吃,就快吃,节省时间。我一听,心里暗暗摇头。
但是,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确实多。吃饭过快,或者到时间不吃,等饿了以后狠吃猛吃,这样下去,就一定会打破脾胃正常的工作规律,最终导致胃气受损。胃气受损,就容易胃胀、胃痛、嗳气。要是赶上心情不愉快,或者紧张劳累,那胃就更不舒服了。为啥?肝气郁滞,克伤脾胃。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把郁滞的胃气理顺。可以说,这方面,朱师的配伍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你再看一遍:
应该说,疏肝、理气、和胃,这是该方的主旨,选药也十分精简,照顾得很全面。因此我说,这个配伍,对于经常胃胀胃痛,证属胃气不和、肝胃气滞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辨证要点,就是脉弦细,舌苔白腻,胃胀胃痛,嗳气打嗝,食欲不振,在情绪低落紧张,或者工作劳累后容易加重发作。
我把这个东西写在这里,供您参考吧。
最后,我想嘱咐一句——吃饭这个事儿,是天大的事儿。它是在给你的身体补充气血,是维持你生命运转的大事儿。咱们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呢?两三分钟吃一顿饭,这是你对身体的不负责,对生命的漠视。一旦吃坏了脾胃,就够你受一辈子了。人再忙,也要有充足的时间慢慢吃饭。这是绝对不能凑合、马虎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