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在实战中运用------需要精炼一两招、形成本能的反应
形意拳的真功夫指克敌制胜的实际功夫,达到真功夫的境界,一是需要功力强劲;二是动手经验丰富;这不是随意练习一下套路就能做到的。我随老师习拳,知道他年轻时练功刻苦,喜欢打架,技击经验极为丰富,因此向他讨教直拳来了怎么防;鞭腿来了怎么防,老师直言不讳的说:“你问的是单操方法,只能在师徒间说手时用用,真到了实战的关头一点都用不上,还是在功力上多下功夫,遇到实战别想应敌招法,他的他的你打你的,输赢不重要,经验在于积累”。
纵观当代传统武术,大部分练习者处于健体强身的目的,这属于传统武术的主流,体现了传统武术优于现代功夫的良好健身性,应大力发扬;但也有部分练习者亮出传统武术的实用的一面,最直观的反应就是说手,叫徒弟用拳击打自己的特定部位,然后用事先预备好的招法来把徒弟控制或发出,这种招式的发挥固然十分巧妙,但这毕竟是纸上谈兵,需要徒弟不用力气,软绵绵的来配合,如果换个生人没有预兆的出手,那结局将会很尴尬。曾一位拳击练习者去某拳派武馆交流,结果一顿直拳,把武馆师傅打得呆若木鸡,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这算是传统武术的一种悲哀,毕竟练习了若干年,功力应该练出来一些,可以连最起码本能都丢了,就是不练武的白丁,打架的本事还是存在的吧,这就是拿说手当实战的结果,变个形式,就傻眼了。
传统武术大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联,有着深厚的内涵,没练过的拳术咱不好直言,但形意拳是这样,内中阴阳相合,一气贯穿,在改变气质的同时,身体的筋骨也会变得强壮,耐得住击打;全身的合顺性,整体的爆发力会高出普通人很多,这就是实战需要具备的素质。
郭云深大师为形意拳实战派领军人物,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著称,其实这就给了后人一个启示,形意拳该如何实战,那即是简单直观,形意拳里面的招式不算太多,饶是如此五行十二形全部运用起来,没有高出对手数十倍的功力,也是无法做到的;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精炼一两种招式,反复练习,直到形成信手拈来的本能,就如同张嘴吃饭一样自然,再加上过人的功力,那就一定可以实用了。
最近,一些所谓的传武大师,与现代搏击练习者进行了几场实战较量,结局都很不尽如人意,蒙头转向,手足无措,只有挨打的份,使人联想到成年人戏耍小孩的场面;当代传武到底怎么了?难道真的不堪一击吗?以我本人的浅薄见识,参加这几场较量的传武人士根本就没资格代表传武,不配标榜所谓的大师头衔,更不用提滑稽透顶的掌门了;解放都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掌门这个头衔又诈尸还魂了?可见传武的精华基本上失去了,但糟粕却登峰造极,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搏击对太极事件之前,从未想过实战这个概念,因为我的目的就是健身,后来发现形意拳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以武入道,这其中的感觉确实与其他运动不一样,当你周身气息鼓荡,吃睡皆香时,确实有神仙般逍遥自在的感觉,有了这些还有啥可求的?
我记得学拳之后打过几次架,当然不是和好人;开始时也曾想过用劈拳,用虎形来应对。但真的打起来,哪些招法根本就使不出来,手忙脚乱之后,牙一咬,上去就一顿生冲猛打,毕竟经过了刻苦的站桩,及五行拳练习,那些东西都是练习腿劲,和往前冲着打得;所以对手根本就架不住冲击,架子一下子就散了,只有往后跑和倒下的份了。过后一考虑,形意拳中的招法一招也没用上,但是打赢了,这就印证了老师的一句话:“你什么时候打起来的动作不像形意拳了,你就学会实战了”;其实形意拳彦里也有这句话:“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说的不就是实战时的行为状态吗!
故此说形意拳中的每一项技术,都不是没用的,它可能不能直接用于实战,但是它打的是基础,增长的是能量;实战简单说就是三要素:一胆二力三功夫;先说说“一胆”,一胆,就是指动手时胆量要大,怎样胆子才能大,两点,一是要有浩然之气,一方面指别做坏事(做贼心虚),要打正义的架;二是肾气要足,肾气足人的勇气就足,肾气衰了说话都没精打采,靠什么来勇气!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站三体式,苦练劈拳,因为这两种技术首先练的就是肾气,肾气足了周身的筋骨会起变化,五脏会充实,胆气自然也会倍增。
“二力”指的是整体力,也就是身体移动起来的撞击力,崩拳练的就是这个,所以说崩拳的实质是练外的,通过反复的崩拳练习,你的整体协调性会提高,往前的冲劲会大增,这是实战必不可少的东西;看看泰森的打法就能明白,那和形意拳实战时劲力的运用是一样的,都是用身体力来打人。
”三功夫”包含的东西多了,实战经验是其一,要练出点经验就要和师兄弟多练单操,多打;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打架,但那是违法的,成本也太高了,我们老百姓尝试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