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这种脉象,用半夏泻心汤
一出现这种脉象,用半夏泻心汤
原创 陈建国
悦读中医
小编导读
半夏泻心汤是医圣张仲景创立的经典名方,在临床上的治疗范围也十分广泛,覆盖呕吐、痞满、下利等身体上中下三部的症状。可是半夏泻心汤的对应症状这么多,如何在临床中准确辨识应该使用此方的情况?陈建国老师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半夏泻心汤的脉证,通过一张脉图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何时使用这张经方。
一、原文提示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二、方药组成
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
三、方解
半夏泻心汤由三部分药物组成,分别为辛味的半夏、干姜,苦味的黄连、黄芩,以及甘味的人参、甘草、大枣。
四、方证
上呕、中痞、下利。
解读
呕、痞、利是半夏泻心汤证三个最典型的症状,并且很有特点,分别表现于上、中、下,具体为上呕、中痞、下利。
这三个症状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呢?是由于呕吐这个症状导致的心下痞满?还是下利这个症状导致的心下痞满?还是呕吐这个症状导致的下利呢?
当然都不是,而是由于心下痞满背后的病机导致的上呕、中痞、下利。
这就是通过分析症状的内在联系,发现一个核心症状,也可以说,这个症状是其他所有症状的联系点,这个症状背后的病机是导致其他所有症状的原因。
其实,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在《伤寒论》第149条中已经明确地提示: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里的痞并非症状,而是病机。《说文解字》曰:“痞,腹内结滞而痛。”也就是说,痞就是腹内结滞,正是由于腹内结滞才导致了心下痞满的症状表现。中焦是上下通行的通道,腹内结滞就是中焦这个通道不通了,从而向上表现为呕,向下表现为利。其中痞满这个症状,就是与病机关系最直接的症状,也是联系最密切的症状。可以说,“痞”就是半夏泻心汤证(图28)的病机,其他都只是在这个病机下的症状表现而已。因此,半夏泻心汤证必有“痞”这个症状,即使患者没有痞满这样的主诉,我们也必然能够在通过脉诊候到中焦痞满的病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心下痞满是与病机联系最密切的症状,但由于部分病例的心下痞满程度较轻,腹诊能够探知较轻程度的心下痞满,即使患者没有心下痞满的主诉,结合脉证与其他症状仍可诊断为此方证。
五、脉证
总体脉不及,右聚关、中位。
解读
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为正气不足基础上的腹内积滞,属于阳气虚弱导致的气滞。故整体脉为不及,因病位在心下,故相对太过脉表现在关脉、中位。
据临床所见,半夏泻心汤证相对太过脉见于右关,可见此方总体偏于甘温升法,这也与脏腑脉法的结果一致。具体脉象上多表现为右侧“聚关脉”,即右寸、尺都比较沉,而关脉表现为太过的滑、数等。
病机:寒热错杂,正邪交争于表里(上下)之间,邪盛正虚.
阴阳盛衰:阳虚(阳气虚)。
阴阳脉法:右手脉不及、相对太过。
升降治法:总体升法。
具体脉象:右聚关、中位。
脉证图解读:右脉无力,相对太过脉在关脉、中位。
按语:《伤寒论》第149条提示,小柴胡汤证、大陷胸汤证总体都属于实证,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半夏泻心汤证属于虚证。半夏泻心汤的脉证比较典型,临床当中,可以据脉结合半夏泻心汤的常见症状快速判断,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