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山西人的中路梆子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九尺梨园品喜怒哀乐,文唱武打鉴天下古今。
2006年5月20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上增加了一个以山西命名的古老戏曲名字:晋剧。
晋剧,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称中路梆子。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晋中,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后,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于而形成晋剧。
从乡村庙会到戏台,晋剧对多数山西人来说,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国粹。
百年晋剧,见证了太多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发展至今有丁(丁果仙)、牛(牛桂英)、郭(郭凤英)等派系。我们所熟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武忠,就是师承丁果仙大师。
晋剧艺术,代代相传,人才济济,传承至今,一批又一批的晋剧新秀脱颖而出。比如,武忠的弟子贾瑞青,舞台上的他,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代的霜刀雪剑给戏中人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晋剧的表现技巧也多姿多态,难度也较大,如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头巾、甩辫子等都很有特色。
晋剧的行当分为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红、黑、生、旦、丑五小行。
晋剧的唱腔又分为:“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
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映射健康的民间生活。
听老人们讲,解放前,村村有庙会,有庙会必有戏台。村民们简单的搭一个戏台子就开唱了,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都会聚在一起看大戏。小孩子们更是象盼过年一样盼望庙会节早日到来,好随大人们去逛庙会,看大戏,凑热闹,吃他们平时难得吃到的美食。流传至今,还继续以这种方式传扬晋剧的村落在逐渐减少。
晋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重要剧种,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特质和艺术底蕴,但,由于社会的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等诸多原因,晋剧的传承同样面临着青少年学习兴趣减弱、观众减少等问题。
晋剧专业演员、表演剧目和受众都存在断档,热爱晋剧艺术的普遍以老龄观众居多,市场已十分狭小。相比流行文化,现代群体对于传统戏剧的关注和相关知识层面的储备更显逊色。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受众范围日渐萎缩。随着老一代艺术家离世,一些流派缺少传人,濒临失传。
“薪火相传”寄托着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美好企盼和殷切厚望,这些年,晋剧走出了山西,赢得了认可,也希望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感谢每一位晋剧老师,对晋剧传承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