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新石器时代的国宝,现代工匠都复制不出,无法解释的先进技术

上世纪20年代,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渑池县率先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它处于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特色就是丰富的彩陶文化,“华夏”一词中“华”的概念就出自该遗址,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知识体系。

当时的学术界主要以西方为主导,“仰韶文化”虽被发现,但连接后面青铜时代的殷商时期,中间还有数百年的空白期,文明的传承无法证明。于是安特生借机大做文章,先是发表“中国彩陶西来说”,后来更是蔓延到整个学界,关于华夏文明都是西方传入的说法不绝于耳。

中国很多有志气的学者绝不容这种歪理邪说,1928年,山东考古学家吴金鼎在济南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发现了著名的城子崖遗址,由此发现的“龙山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和殷商之间的空白期,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提供了实证。

后来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等一系列史前遗址的发现,更是说明中华文明遍地开花,破碎了西方别有用心的企图。而在“龙山文化”中,出现了一种陶器,技术堪称逆天,无论中外的学者,都很难想象这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1978年,山东日照图书馆专家杨深富,在一个明媚的下午照例去东海峪村考察,这里也曾发现过遗址。在跟生产队书记闲聊的时候,他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村民发现过疑似文物,书记细想了一下,还真想到有位牟姓老农曾捡到过一件黝黑细长的陶器。

杨深富立马觉得不简单,赶忙去到牟姓老农家里,老农一听来意,笑呵呵的在破仓库里将陶杯拿了出来,原来他在田里捡到后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就一直扔在仓库没管。杨深富表明这是文物,要带回去研究一下,并拿出一元五角钱作为奖励,老农欢天喜地的收下,没想到还有钱赚。

回到市里后,杨深富马上请来资深文物专家帮忙鉴定,几位专家研究良久,眼睛都直了:“这可是国宝啊,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巅峰!”要知道,过去在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出土过不少黑陶杯,当时就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高评价,但这件黑陶杯的技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整件黑陶杯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重量却仅有40克,这是什么概念呢?它意味着必然有极为纤薄的“杯壁”,也就是“薄如纸”,但却能保存4000多年而分毫不损。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中间有镂空状的“笼子”,里面的“陶丸”可随着晃动发出悦耳的响声。

整个器身黝黑的金属色泽,采用的是龙山人的黑科技:封窑渗碳技术,将碳分子渗透到胎体的微孔里,经过砑光的胎体表面,呈现出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平均厚度在0.5毫米,最薄处仅有0.2毫米,比蛋壳还薄,所以也有了个响亮的名称:蛋壳黑陶杯。

龙山人处在最原始的新石器时代,如何制作出来的?那时候没有丝网可以过滤陶土,陶器的烧成温度要在900℃以上,哪来的耐火材料?镂空工艺于压光融为一炉,并且还要做成如此薄的器身,还能4000年不损坏,这种温度控制、雕刻加工、造型能力和材料工艺,已堪称绝世水平。

有人猜测,蛋壳黑陶杯会不会是偶然出现的?毕竟龙山人如果集全族之力共同打造,也是有可能制作出来的。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表明,蛋壳黑陶杯远不止一件,山东潍坊市姚官庄也出土过同样的国宝级蛋壳黑陶杯,其他遗址还出土过各种器型的黑陶杯,也就是说,这种工艺在当时已经很成熟,可以批量生产。

国家博物馆曾邀请多位制陶大师,试图以龙山人的制作方式,复制出来蛋壳黑陶杯,但无一例外,做一千件才有一件差不多的器型,而且远远达不到仅0.2毫米的厚度,能让现代工匠都复制不出来,专家感叹:“我们的想象力陷入了困境,龙山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可惜的是,龙山文化后,就进入了厚重大气的青铜时代,黑陶技术没能传承下去。但毫无疑问,龙山人制作的黑陶杯,代表着整个中国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准,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