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雨村这个人到底该如何评价?
《红楼梦》读到第四十八回,回目标题是“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主要情节是薛蟠因为错认柳湘莲的为人遭遇毒打于是出处经商游艺,香菱因此有机会进了大观园并得以拜林黛玉为师学习写诗。但这一回有一个重要情节隐藏在回目中,就是“石呆子事件”。
石呆子事件的始末,全部出自找宝钗要棒疮药的平儿之口:
石呆子是个“穷得连饭也没得吃”的人,但是他家里有二十把古董扇,偏偏让贾赦相中,派贾琏去讨要购买,但不论出多少银子,石呆子总是不卖。贾琏无奈回报,贾赦因此恼怒,偏贾雨村知道了这件事,“便设了个法子”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把石呆子拿到衙门,责令变卖家产赔补,那二十把扇子也被抄来送给了贾赦。贾赦因此大骂贾琏无能,并下重手打了贾琏一顿,打得贾琏几日出不了家门。
(贾赦)
显然,这件事中,石呆子最为可怜,也最为无辜,贾赦是始作俑者,当然可恨,但实际上,最可恨的人却该是贾雨村。
依照红楼续书,石呆子事件是贾府败落的导火索,可见它的重要性。那是后话,回头再说,这次事件,我们至少需要再次审视贾雨村这个人物。
贾雨村在整个《红楼梦》体系中非常重要!因为他是引起故事的线索人物,问题是,贾雨村这个人到底应当如何评价呢?
(贾雨村)
贾雨村贯穿《红楼梦》全书,他从第一回就开始出场,让我们看他的表现——
贾雨村是个学问不错的儒生
贾雨村出身不错,他“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第一回)。也就是说,他出身不错,只是因为时运不济,不能走袭官的路线,只能从考取功名入手,因此,他在学问上是下过苦功的,我们看他的口占五律,看他的对联,都显示出相当不错的学问功底。
实际上,他也确实有才华,因为“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你看,他入进士试,是一考就中,才华可见一斑。
也正因此,林如海肯让他做林黛玉的家庭教师。林如海是什么学问根底,是探花啊,他聘贾雨村为家教,自然要与他深切对谈,了解他的才华。
贾雨村带同黛玉入都之后,也常常到贾府与贾政清谈,贾政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常常在口头赞赏,要知道,贾政也是“自幼酷喜读书”,这足以证明,仅从学问一条来看,贾雨村有上佳的学问根底。
(贾雨村入京都路上)
贾雨村“人渣”级别的人品和官品
贾雨村自从在第一回出现,就是“人渣”级别的人品,他读了一肚子圣贤书,却不愿意以圣贤的行事规则要求自己:
当甄士隐赠他银两助他进京应试时,他在第二天凌晨(五鼓)就走了,要知道寒儒获赠进京赶考之费,这是大恩,可是他根本不再面辞,像逃离,像随时害怕甄士隐反悔。
(贾雨村与甄士隐)
他做了知府回来,以他之力,给甄士隐的家人一个安妥的照顾是不难办到的,偏偏他毫无报恩之心,根本不再打听甄士隐的下落,也不再设想甄士隐家人的境况,只是讨了娇杏为妾,过自己的安稳日子去了,不过,他官品不佳,很快就以“贪酷之弊”被参革了。对!“贪”与“酷”是他的老毛病,并不是后来新生的毛病。
更有甚者,等到再次借贾府之力起复任官,他从门子口中得知薛蟠所抢女子正是甄士隐的独生女儿时,他仍然依然故我,仍然为了自己的前途胡乱判了“葫芦案”,不但“官品”皆无,人品也基本败尽。
(贾雨村和门子)
甚至唯一了解他的根底的旧人——门子——他也不念旧情,也被他“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第四回),要知道,门子是刚刚点拨他在“护官符”下逃出生天的人物。
到了石呆子案,贾雨村更是底线全无,为了自己讨好贾赦,甚至无中生有,讹石呆子拖欠官银,最终谋了石呆子的扇子(很可能也要了石呆子的命,其实,扇子就是石呆子的命)。
至此,贾雨村已经谈不上人品,谈不上官品,他成了一个底线全无的职业官僚。
贾雨村是个典型的现实人物
贾雨村不是个高尚的人,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接近真实。我们之所以觉得他格外人品低下,是因为我们常常拿他与大观园中的人品高洁的人物相比较。
相对于外面复杂的尘世,大观园是世外桃源,是人间的真空地带,大观园的儿女们,包括宝玉、宝钗、黛玉、三春、湘云、妙玉等,他们不必顾忌人心鬼域,不必担心尔虞我诈,他们可以单纯地活在自我的灵性世界里,这些人物,真把他们放到世俗民间去,估计很大程度上也会“水土不服”,既便他们有“和光同尘”的能力与见识,也很难避免会渐渐堕入无奈的世俗尘网中而改变自我。
(贾雨村)
贾雨村是活在时代现实中的人,他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品行上的劣迹斑斑,固然是他难以改变的人性之恶在作祟,也很大程度上是他在污浊尘世存活而被逼“不得已”的“生存窍门”。
相对于大观园中的纯净,贾雨村这样的人,更适合那样的时代,我们可以看轻他,但却要真正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