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家·2020·瑞冬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涟一荷 本刊主编:汪兴钊
执行编辑:零下、陈革非、甜蜜凉爽、雪霏
文\邓英肇(湖南)
历代屡毁屡建的武昌黄鹤楼,故址在蛇山临江的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解放后给长江大桥挪地方,迁至距原址几百米的高观山上。当年我到此一游,今天写它,神游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紧锣密鼓,发财心切的小李老洪邀我去武汉做生意,生意沒谈成,在他俩万念俱灰躺着不起的时候,我慢条斯理地吃罢早餐,从红钢城坐公共汽车,摇呀摇地逛黄鹤楼去了。不错,我比他俩想得开,生意不成本钱在,平心静气地游山玩水看风景,权当自费旅游。我在心里笑他俩,受一点挫折就躺着不起,是为了应验那句调侃话:“要想发大财,睡倒不起来?"爬上高观山陡峭的石级,仰望八面威风的黄鹤楼,我惊奇地脱口一声:"哎呀呀!”我的失态引起了照相师傅们的注意,他们发现来了一个“乡下人",于是一哄而上揽生意。为首的大姐会说话,她说这里是三国周瑜点兵的地方,在这里照相,用历史的舞台做背景,形象高大有意义。我的确像个“乡下人“,我太想沾古人的光了,于是敞开大衣,挺胸叉腰地造了个“一览众山小"的型,想拍张"英姿勃发”‘的高大形象,带回家去显摆。结果浪费了表情,送了″见面礼“一一第二天一早去取照片时,大姐她黄鹤一去无消息了。无奈又在桥头的国营照相点照了相,才沒有给此行留下遗憾。事后照片寄到厂里,同事们抢着看。那位咋咋呼呼的马大姐,抢过照片哈哈笑:“哟,这不是我们班上的小伢子?看照片象个当官的!“
照罢相又买票登楼,兴奋得不知登了多少层。只见那浩浩荡荡的长江,那莽莽苍苍的大桥,那晴川历历的汉阳树,那荒草凄凄的鹦鹉洲,随着我的升髙,它们一层层矮了下去。有八面来风为我鼓翼,有高天远水为我壮怀,登到顶层,气不喘,色不改,凭栏远望,吟一曲"日暮乡关何处是",叹惜崔翁没能赶上好时代……有人说,黄鹤楼的存在,是为了寄托崔颢的惆怅。怎么说呢?知道"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搁笔不敢续“的经典故事吗?这个文人相亲的故事就珍藏在楼下的搁笔精舍里。那匍匐在下的灰墙青瓦多像它谦虚的主人一一默默的仰望,任前人独唱。可惜年轻时的我目不识珠,不懂这深沉架构之寓意,竟与其失之交臂。四十年弹指一挥间, 挥不去的,是我曾经的″大意″。今天我才知道,黄鹤楼景区的高者高歌高古悲风,矮则坐拥有容乃大。一个痛快地释放惆怅,一个虔诚地表达谦让。面对高低搭配的优势景观,神游黄鹤楼,不好好写写,行吗?哲人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美德。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自视很高地和前人较劲,把亦庄亦谐的《西游记》改编成漫无边际的“大话“傻话。把雄浑壮阔的《三国演义》再版成讲排场,比扮相的”三国演戏“。尤其是“老歌新唱",将含蓄唱成了忧伤,把激情吼成了呐喊。瑕不掩瑜,十多年了,那些落向名著经典的灰尘呢,泡沬呢,都到哪去了?……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作者简介:
邓英肇,湖南省邵阳市人,作品散见于《邵阳日报》,《文学島》,巜时代作家》,《文存》等报刊杂志。其中散文《寻梦江南岸》获2006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
为方便投稿者投稿,现改为微信+邮箱方式投稿。
——加总编微信(SCJL003),声明所投稿件为“原创首发”。
——微信直接粘贴:内容(题目+文/作者名+正文)+个人简介+风采照。
——中长篇连载(内容提要+正文)投至邮箱2455478558@qq.com
——留下联系地址及手机号。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此栏正在建设中,尚未完工)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法律顾问:吕庆根先生
书法顾问:
侍少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李敬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摄影顾问:
王红军先生(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采编)
特约主播:
水.寒傲似冰女士、宁静女士、清山先生、愚人先生
《当代文学家》(瑞冬卷)截稿时间:12月25日/出版时间:12月28日/投递时间:1月5日//欢迎广大作家诗人踊跃投稿!!订刊、投稿请加总编清涟一荷微信SCJL003文学是一座桥,让我们感受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关注《当代文学家》,心有所系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