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奖最委屈的华人,他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却无缘获奖
最近几天,对于全世界的科学界来说,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已经全部揭晓,我们恭喜今年所有获奖的科学家。
没有意外,今年又没中国人(华人)入围诺贝尔奖,不管是物理、化学也好,还是文学奖,均由国外的科学家们获得,大家也只是看看热闹罢了。但是国内有一位科学家,今年他却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他的4篇论文都是今年评奖的重要依据,而且还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却无缘最后的获奖,成了今年诺贝尔奖最委屈的人,他就是王广良。
根据新闻报道,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他们分别是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和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氧气和适应氧气供应。
这三位科学家可能国内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其中有一位科学家却跟中国人渊源颇深,他就是塞门扎教授。今年他获奖的主要理由是:找到了低氧诱导因子(HIF)并揭示了该因子是身体应对低氧环境的一个调控开关。
同时,评委会列出了5篇核心论文作为评奖依据,其中有一篇论文是1995年的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王广良,就是一名中国人。除了这篇论文外,评委会在对本年度生理奖或医学奖所作的科学介绍中,更是引用了3篇王广良博士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也就是说,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王广良也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他的4篇论文都是评奖的重要依据。
相信很多人肯定好奇,王广良到底是谁?这个名字一看就是中国人,他跟塞门扎又是什么关系?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广良是浙江天台人,本科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生物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细胞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赴美留学,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1992-1995年期间,王广良博士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跟随塞门扎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他是塞门扎教授带的第一个博士后。
王广良与塞门扎合影
在塞门扎实验室,王广良博士为HIF研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王广良在回忆在做博士后工作时称,“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当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寻找HIF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
可以说,王广良博士之前大量的工作,仍然为此次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很多人说,王广良博士此前参与了大量的HIF工作,从论文发表来看,也算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按理说也应当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甚至评奖论据中,多篇论文都是王广良博士的。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研究成果第一作者的华人,王广良博士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运气真的有点差。很多人替王广良博士鸣不平,甚至有网友称它是今年诺贝尔奖最委屈的人。
目前王广良博士在美国工作,现为美国大冢制药公司资深总监,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对于本次诺贝尔奖,有记者采访了他,王广良除了对曾经的导师塞门扎表示祝贺之外,对于他本人没有获奖 ,表示没有太多遗憾。反而觉得此次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这样更有利于今后的研究,他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