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会员作品展||霍禹甬(10)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的平台
【作者小传】霍禹甬,网名:相信未来,六十年代末出生,连云港市人。业余文学创作,有作品发表在:《诗刊》《扬子江》《散文选刊》《新华日报》《扬子晚报》《连云港日报》《农民文摘》《连云港文学》《读者》《长江诗歌》等刊物。系江苏省作家协会员,诗词文苑优秀会员。
芦花
文/霍禹甬
芦花白了的时候
棉花也白了
雪花跟着也白了
前来采摘的人
头发更白
望着这些能与他
白头到老的人
芦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抱着一棵树
文/霍禹甬
我抱着一棵树
站立着
感觉像是抱着一个人
又像是抱着一根撑天的柱子
大风来时
它就是父亲的脊梁
我抱着一棵树
就是抱着我的娘啊
我真怕在她为我们吐尽果子后
就会轰然倒下
看看这满地的枯叶
多像你飘落的白发
娘啊
你可别吓我啊
我怎么感觉你皴裂的皮肤
怎么这样冰凉
你受苦一生的身子
怎么像树样僵硬
娘啊
我流着泪抱着你
不让你倒下
今天你的儿子就是你站立的树啊
组稿:素素
中国诗歌报会员体系,联系人加微信fengjunying1027 微信j13603499693
【诗歌知识普及】诗歌的境界与意境。所谓境界,其实也就是意境,它们原本都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术语,表示诗歌所造成的效果,是一种投入、忘我的体验。在诗歌中,意境是指诗歌的语言之外所包含的意味和境界,重点表现在言意之间没有指引的痕迹。这种意味虽然看不到,却可以通过想象来领会,有意境的诗歌,能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快感,与诗歌里的意味水乳相融、主客统一、情景交汇,令读者完全融会在诗歌产生的美的境界里。诗歌有言外之言、言外之音、言外之意,但要在不知不觉间表达出来,不能牵强和刻意,这点是很难掌握的,因为诗歌的意义是通过诗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的,而意义与形式本身是分离的,要把意义与形式合理地统一在一起,让读者从形式上自然而然地过度到意义空间,进入到诗歌的境界,而又不能露出痕迹,这需要熟练掌握诗歌创作的各种技巧才行。而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到诗歌的境界,达到投入、忘我,与诗歌溶为一体而又不自知,不知是人在诗人还是诗在人中,从而产生无限遐思与联想,这便是诗歌境界的最高境界。当然,意境是言外之物,而不是有形的语言,因此需要诗人在创作中不断领会、磨练,去学习,去创作,去感悟,要做到“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做到风格平淡而意味无穷,做到外露灵性而内蕴真味并有言外之音言外之意,做到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做到内外统一高度和谐,因此,有意境的诗,是非常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