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这根“线”,也是“脊梁骨”
如果说,
在巴黎,有香榭丽舍;
在纽约,有第五大道;
在多伦多,有央街...
而在北京,有这么一条长达八公里,
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这儿是北京的脊梁!
老北京意义上的中轴线,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
连着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
就像北京城的脊梁。
(图片出处见水印,侵删!)
它像一首诗,缓缓打开历史画卷。
永 定 门
城门锁住了清晨,
四百年的历史,
名为永定何时安定,
城门上几度易帜,
硝烟穿城而过,
只留下历史的见证。
——麦扬《永定门》
古时候的永定门,
是京城之南的守护屏障,
它一直像个“将军”一样,
“不怒自威”,镇守了400多年,
见过了刀光剑影,
如今依然在苍茫尘世中默默肃立着。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油菜土豆黄瓜丝)
正 阳 门
六百年沧桑,洗尽铅华,
却带不走它深厚的韵味,
八百米御道,已落凡尘,
却掩不住它永久的尊贵。
——李博《前门传说》
红红的冰糖葫芦,热乎乎的大碗茶,
热闹的街市,铛铛车的铃声…
它是老北京人的情怀,
是中轴线上最闪亮的明珠。
天 安 门
旧 时
京师重地,咫尺万方。
皇城紫禁,拱腹卫央。
端午之屏障,正阳之箭囊。
——李宗耀《天安门赋》
今 日
伟哉广场,华夏之窗,
壮哉广场,民族之祥。
各族人民之圣地,伟大祖国之心脏。
——任秀峰《天安门广场赋》
曾经有建筑学家说,
“天安门,旧时皇宫的冠冕,城楼的杰作”
文学家说,
“天安门是有灵魂的,那是民族的灵魂”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说,
“天安门书写着首都的繁荣,书写着中国的美丽”
故 宫
旧日明清帝王园,
进宫只准众高官。
如今百姓来堂殿,
尽可游观国宝颜。
——《故宫游感》
一重重朱红的大门,
一座座雄伟的宫殿,
一阶阶精美的白石台基,
六百多年的风霜雪雨,
每行走一步,
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工匠们的鬼斧神工。
景 山
万春亭上观皇城,
金殿红墙淹游人。
宫中深藏兴亡事,
没有衰败哪有今。
——叶千华《游景山公园》
万春亭上登高远眺,
紫禁城的庄严辉煌,古都风貌尽收眼底。
景山公园歪脖子树,明思宗殉国煤山古树下。
钟 鼓 楼
红墙朱栏古烙印,
雕梁画柱记忆盈。
日落而息画卷来,
晨钟暮鼓史册定。
——王九龙《北京钟鼓楼》
晨钟,唤醒了日出而作的人们;
暮鼓,勾画出日落而息的剪影。
任凭风吹雨打和严寒酷暑,
钟鼓楼走过了岁月的变迁,
依然气势雄伟地伫立在那。
据说,
世界上的古都,都经历过沧桑革新,
能保持在一条中轴线上更新的,
就只有北京。
如今,新的中轴线,
也已经延长到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如果您沿着新中轴线,
一路走下来,可以感受到它节奏生动的变化。
晴空万里,
一边是汽车在南二环上不紧不慢地跑着,
一边是永定门城楼南广场上,
一只只形态、颜色各异的风筝在蓝天中翩翩起舞。
这里不再有纷争,如今已是永恒、安定。
如今的天桥不再是过去的“酒旗戏鼓”,
变成了雅俗共存了。
这边是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剧场的歌剧、话剧、芭蕾舞。
这边是德云社、丑小鸭亲子剧团。
四面钟的广场上,
大妈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玩着滑板。
这里依旧是百姓们的乐园。
期待未来8号线全线贯通。
如今,
这里还是热热闹闹的商业街。
清雅的青砖路面,古香古色的建筑店铺。
接踵摩肩的游客,
宽敞的街道,一个个黑底金子的老字号,
透着熟悉又陌生的气味。
(图片来自大众点评:.蕙兰)
每当节日到来,
天安门广场会装点得五彩缤纷。
来自祖国各地的人民汇聚在这里,
齐贺祖国的繁荣富强。
如今的故宫,
不仅只是个节假日热门景点,博物院。
“紫禁城生活美学”、“故宫文创”、“故宫喵”…
我们变得渴望与祖先、历史、文化来对话,
古老的紫禁城,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山还是山,亭还是亭,
歪脖子树也还歪着,
只是现在已没有古时候的伤感情怀,
变成了一个休闲、游览的公园了。
如今,登上钟鼓楼,
您可以俯瞰附近的街景,
近处是灰色的老房子、胡同、
胡同游三轮车、大公共、小汽车…
再远点儿,可以看见景山、北海的白塔。
虽然不如在中央电视塔上看得远,
但却别有一番景致。
这里是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
鸟巢、水立方、玲珑塔、森林公园。
北京新中轴线的最北端,
“科技、绿色、人文”。新北京、新气象。
北京的中轴线,
传承着中华民族“内和外安”、“以中为尊”、
“左右对称”、“天人合一”的营城理念和传统哲学思想,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
它永远是北京城的灵魂,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