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舞禅心:松瑶轩雅集随笔
张此潜的徒弟陆军早几天便给我电话,邀我到松瑶轩参加他张老师小品专题雅集。
“松瑶轩”这名字听着生分,就觉得小城怕是又多出了一处书画展出的堂皇之地。
小城画坛群英荟萃,名家辈出,但要说起国画,论起花鸟,你还就得要先迈过去张此潜这道门槛,他是个绝不能忽略的现象级画家。
浓墨叠彩,具有强烈的超脱意象框缚的天然之趣;画里文人雅致与狂放品味的奇妙融合,他个人独有的与神殿明堂的学院教育无关的奇异的学画经历,都是值得书写的故事。
有来路而自成一家面目,承师恩而书写出独具特色的心裁情怀。
陆军叫朋友老刘开车接,到小城五马路西头停下,步入一片老民居,对面热电厂废弃的大烟囱,仍在抒发着历史感受。
进去看,所谓的“松瑶轩”却是有着四五十年光景的一个老旧的小院。
一进的四合院布局,院子的空间并不太大,也就是走走站站看看天的地,浓缩版小四合的样子。
似乎刻意要突出刘禹锡描摹出的那种“陋室铭”的意趣,老式平房的旧味道完整的被保留,裸露出墙皮的红砖,带有苔痕的墙角。你只有在盆景与流水的设置中,才能感受到主人的用意雅致。
我一见便大喜欢,它的声息与传统书画雅集极其契合。
中国文人和传统书画的骨子里是乐贫孤傲的。
茅舍田园的氛围,或是高山流水里的云蒸霞蔚,都表现出对物质世界的明确拒绝,偏要划出一道红线来与俗世的价值观保持距离。
一笔一划皆求自然。
这种心境和向内的追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中国画何以高雅?何为画家个性?其实是从你身边的锅碗瓢盆开始的。
古人以安贫换取乐道,你可以说他是一种逃遁现实,细细品味,却也是在俗世里自我放逐,为的是赢取更为开阔的个人精神自由。
没想到松瑶轩的主人竟是陆军,多年前为存放藏品,有一个安静画画的地方,便买下小院。
这片小天地的开辟与环境氛围造设,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松瑶轩艺术空间的展厅不大,三个开间百把平米,好像专为小品类画作提供的雅集展示之地,紧凑而随性,本真而质朴,一切都刚刚好。
雅集以张此潜的近期小品为主题。
此潜兄的画我看得熟,他的墨韵与色彩晕染出水墨的感觉,尤令我喜爱。
参加雅集的有拜郭公达大师画山水的北京安徽商会会长王平哲,他对张此潜的用墨着色均衡美感大加称赞;画家王金玉则偏爱张此潜的线条表现力,不经意处神韵迭出。
张此潜已是个极为成熟的画家,画面造型更加自由,点线块染出手就有逸兴,随性而肆意中别有用心。
他对画面美感的直觉,也越来越滋生出自己的美学意图。
一组团扇作品尤其令人瞩目。
好像是他花鸟作品的局部放大,却又在一勾一画里膨胀出多样的审美想象力。
画家的笔墨功力在其中闪烁着光芒。
以晕染为主的一幅看得我是瞠目结舌。
没骨那样的婀娜的线型表现,水墨散开的韵味,对物象高度趣味化的解读,都达到了文人画的高级水准。
松瑶轩的画展更像是一次沙龙似的文人聚会。
雅集以“墨舞禅心”概括了张此潜这批画的艺术特征,感觉很有新意。
表面上看,此潜兄的生活状貌与“澄怀观道、洗心听泉”的样式颇有隔膜,可在他呈现出的朴素而热烈的大俗之性里,你又能从他笔墨表现上,看出一种大雅的恍然大悟。
他的孤傲和人生觉悟,显露在他的画作里。
陆军的松瑶轩既有展室,也有画室、茶室。
小城的茶界领袖堂主老沈把盏,几个朋友由画闲扯开,省去了在高堂里看画展的许多俗套。
心里洋溢着满满的欢喜。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