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的矜持”与“自私的冷漠”

Jan.

14.2020

马伊琍曾在圆桌会议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说自己小的时候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不开心也不说,让谁都猜不到原因。她说有一次妈妈带她去买鞋子,她明明看中了一双鞋,可是她不说,想让妈妈猜,后来妈妈指着鞋架上的鞋子一双双问她好不好看,她也一直摇头,直到妈妈指着她喜欢的那双问她喜不喜欢,她也还是摇头。最后没有买到鞋子,她就很不开心,但也不告诉家人她不开心的原因。窦文涛听后说:“你这就是作,你这不是作什么是作啊!”

但是,我觉得窦文涛还是没能听懂这段经历,因为当时听到马伊琍的这段话,我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我也经常因为这样的事不开心,一是跟父母生气觉得他们没有懂我的心意,二是跟自己生气,因为没有及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后来我也慢慢总结了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胆怯和怕被反驳的心理在作祟。

我猜想,马伊琍小时候之所以在妈妈指着自己喜欢的鞋子仍摇头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害怕自己的观点被否定。我相信她之前一定也有过被否定的经历,所以在下一次表达自己心愿的时候才会产生忌惮。

或许,在一些敏感脆弱的小孩子心里,当第一次被否定之后,她们就在那一刻,瞬间懂得了闭嘴,而此后的人生路上,那种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心理也从此根深蒂固了。

这些年走出家门以后,我一直在努力扮演一个勇敢的人。有好几次遇到不公平的事,我都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大方地说了出来。这种经历会慢慢变多,因为你会满足于自己表达之后的结果,而在下一次申诉中更加大胆。不过,在胆子慢慢变大之后,我还是会因为偶尔的矜持而感到错失。

说实话,我越来越讨厌自己骨子里的矜持了。这种品性也许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品德,然而在外国人看来却是一种病态的陋习。外国人的沟通很直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然而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含蓄,就是表面不说出来,需要对方揣测才能互通。

然而尽管我也很赞同外国人的直接,不过在与人交往时,还是无法规避“病态的矜持”。有时候,我实在不想把话说得那么直白,觉得驳人面子,我更希望的沟通方式是我点到为止,而对方通情达理。然而,有时候却发现这种“病态的矜持”换来的只是对方“自私的冷漠”,你无法通过只言片语让一个不关心你的人理解你的难处,更无法在这个人人孤芳自赏的世间寻觅一个懂得感同身受的灵魂。

虽然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讲求“有效的沟通”,但对于这世上一小部分仍然矜持的人来说,有些话说出来或许会令人尴尬,这种尴尬实际上并不会使那些不解人情的人感到难堪,但是对他们自己来说,让别人尴尬却也是一种内心的煎熬。

有些人真的无法理解,我们在闭嘴的那一瞬间忍下了多少心酸,他们或许还觉得我们缺少沟通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只是对方心里只想着自己,而我们却还在愚蠢的顾全大局。

以下是我总结的几条潜台词,希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这种病态的含蓄:

我们还去吗?=我不想去了。

要不下次吧!=这次我不想参加了。

还是你们玩吧!=你再劝一次我就去了。

行吧!好吧!=实在不是很满意,但只能如此了。

你说的对!=请你闭嘴!

这事儿挺难的!=我可以做,但是你得给我报酬。

改天一起吃饭!=谢谢你,但我不会请你吃饭的。

有时间我一定来=我没时间,也不想去。

原则上不行=可以

原则上可以=不行

虽然含蓄有的时候会成为一种沟通障碍,但如果你实在不想明说也不必难为自己。不过,既然我们选择了“病态的矜持”,那么就要随时接受可能会面临的“自私的冷漠”,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选择。

雨萌小站

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