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芳 || 支教梦,永远在路上
我别了小城,去边远山区支教。
汽车在沥青路上蜿蜒,阳光在树林丛中穿梭。
时令已是深秋。天空像覆盖大地的蓝宝石,被秋风擦拭得洁净而美丽。山浪峰涛,随意地流泻出一道道、一坨坨五彩斑斓,绚丽而热烈。
忽然间,我有一种想哭的感动:许是这一窗醉人的秋景!抑或是那一抹浓浓的乡情!
柞水县蔡玉窑庙口小学——我此行的目的地。那可是我的母校啊,时隔三十年,她还是我时时记得的模样吗?
学校稳坐于村子中央最高最宽阔的一处山头上。离天近,离太阳近,矗立在人们的仰望里,威严、肃穆。村民那些高低错落的房屋就围着这座山修建而成。教室门前大竹竿上的那面国旗,无论站在村子的任何位置都能看得见它耀眼的红;教室左边的一棵大榕树上悬挂的铁钟,不管处在村子的哪个角落都能听见它清脆地响。几间校舍,一律土墙青瓦,杉木门窗。据说很早以前是一所庙宇,解放后改建成一所五年制公办小学。学校四周,松柏森森,苍竹郁郁,古朴古色,虽是一所小学,却也有几分书院的墨香与厚重。
学校有六七位老师,没有女老师。有今年调来明年又调走的,总不固定,大多面生。教我们数学的是张老师,庙口村人。严厉,总用木尺子打学生手掌,打多少下得按所犯错误的大小来定,打的时候学生一边疼得龇牙咧嘴一边数着数,手还不能往后缩,一缩,老师手中的木尺子举得更高,落下去的力气更大,学生没有不怕他的。
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姓郑的老师,年轻,写一手好文字,脾气温和。我对这两位老师印象最深,但凡梦到上学的情景,就能梦到这两位老师。
我家不住庙口村,离学校有六七里地。早晨公鸡第一遍打鸣,母亲就在灶房张罗早饭,天一麻麻亮就吆喝左邻右舍的孩子搭伴去学校。我们先是沿着沟底往下走,再爬上一面小山梁。梁这边是我们村,梁那边是庙口村。上到梁顶的时候,学校的那面红旗就清晰可见了。我们喜欢披一身晨雾,坐在梁顶的一块大石皮上,听伙伴们瞎胡扯:谁家的母牛产下一只不长角的小牛崽子,谁昨晚看到了坟园里有鬼火,谁梦见半夜窗外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有笑疼肚子的,有骇破胆的……大家正说得热闹,听见榕树上的铁钟咣当一响,我们便抓起书包,像一只只被惊飞的鸟儿,朝学校狂奔而去。等一身汗渍的跑到学校,张老师早背着手候在教室门口,手上拿着那把吓人的木尺,我们乖乖地伸出手,忍着火烧火燎的疼。其时,与听到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相比,我们是甘愿接受惩罚的。
我对上学的这条路特别有感情,《山路上的曙光》是我在国旗下朗读的作文。郑老师帮我修改的,是他鼓励我勇敢地站在了全校师生面前,才让我平生第一次听到这激动人心的掌声……也许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文字,并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十年过去了,母校还是我时时记得的模样吗?
一位哲人说得深刻:“人对母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也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能梦到母校以前的样子,我宁愿不要醒来,那是我多么想牢牢抓住的一段时光!可我,更希望母校的变化与进步——
琅琅的书声,飘扬的歌声——
两位老师还坚守在母校。严厉的张老师当上了校长,郑老师还是年轻时样子,岁月一点都没有给他留下痕迹,他的文章写得更有名气了,作品上了《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家级刊物,还是商洛诗坛八大家之一。
学校的那棵大榕树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巍然屹立,枝丫在伸向天空的同时,又与大地有着无尽的牵挂。一蔓蔓牵牛花攀附着榕树的脊梁,正迎着秋阳怒放,这怒放的分明就是一树蓬勃伟大的生命!
这是我在脑子里构想了很多遍的画面……回乡支教,那是我的一个夙愿!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曾经抱着回报母校之恩的决心考进师范,可毕业季,我踏上了离乡路,终违了自己的一份初心!荏苒时光催进不惑之年,支教的梦想就这样悄悄藏匿于我的灵魂深处,时不时跳出来游走!
车,还在路上。我似乎看到了母校的那面高高飘扬的国旗。
越是靠近故乡, 越是心生莫名胆怯!明明近在咫尺,为何难以触及?
原来又是一场梦!摸摸眼角,点点湿迹。
母校轮廓依稀在,物是人非心彷徨!
我日思夜想的母校,早在十几年前就空下来了,如今变成了一座荒园,那棵大榕树也不见了踪迹,只有张老师的坟茔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如何回得去呢?我的支教梦,永远在路上。
庆幸的是,我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郑老师。他一直坚守在大山里教书,兢兢业业,桃李满园。如今也快退休了,闲暇之余,笔耕不辍,硕果频出。
泪眼迷蒙中,我一遍又一遍读着郑老师的诗:
在冬天来临之前
我要抓紧从山上背回干柴
安顿好年迈的母亲
我所任教的校舍仍破败不堪
我要在冬天来临之前
糊严窗户
将教室墙壁的裂缝
用泥土堵上……
在寒冷的冬天
不能冻着两个人
一个老人
一个孩子
作者简介:邹小芳,笔名静姿,陕西洛南人。商洛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职业,教师。爱好文字,业余写作,自由撰稿人。以散文、诗歌、随笔见长,偶有作品发表在省、市各类报刊杂志。
启 事
〈嘉年华时光〉“我的扶贫故事”第二期获奖作者的奖品已全部寄出,请大家保持手机畅通,注意查收。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