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车博览园,百里黄河的独特风景——兰州5日(23)
★旅游地点:甘肃兰州水车博览园
兰州被誉为“水车之都”,所以即使时间再紧张,水车博览园还是要去打个卡的。
博览园位于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的黄河南岸,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再现五十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
我们乘坐的公交车并不是在博览园门口下车的,公交站台在博览园的对岸,走到桥上就可以看到十分壮观的水车,也就不嫌弃攻略做得不够充分,以至于走了一段冤枉路了。
下桥是一段河滨的景观道,我们还挺兴奋,以为到了地头。谁知道不过是一个类似于小游园的地方,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名称。
不过虽然地方不大,却有着成片的矢车菊,宝石蓝的颜色很抢眼。这种冷色调,也让走得口干舌燥的我们感觉到了一点视觉上的凉意,似乎也没有那么口渴了。
从小游园出来,沿着公路没走多久,终于到了博览园的大门,这是景区的南门,也是正门,造型独特的木架结构,是一个抽象化了的兰州水车的组成部分,也算是很应景地表达了兰州水车的主题。
旁边正好有个导游在介绍,我们才知道这座大门还有另一个寓意,木架组成的门形似两座山,再加上旁边的水池,寓意着兰州的两山一水,山是兰山和白塔山,水当然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了。
进入大门就是水车广场,以兰州水车为主体,荟萃了中外不同形式、风格迥异的水车数十轮。博览园本身也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兰州水车雄浑粗犷,是中国水车的代表。
广场的右内里是一组建筑,虽然很新,不仅也仿了汉唐风格,兰州握桥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这种桥采用巨木由两岸向河心错落前伸,层层递出,节节相衔,如同一张卧在河上的弓,也被称为卧桥。
桥面上还有拱廊,倒有些类似于江南的烟雨廊,也可避风遮雨。桥的两端有翼亭,像是两只紧握着的拳头,因此起名叫握桥。
其实我们从黄河对岸走过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览车塔,只可惜这座七级的塔楼没有登楼的地方。不然的话,应该可以把黄河沿岸的这些水车雄姿一览无遗。
广场上有一尊雕像,这是兰州水车的创始人段续。只见他左手执图,右手置于胸前,左脚向前跨出一步,衣摆被风吹起。脸部表情微带慈祥,又似乎在思索,这可能是他在建造水车的指导现场吧。
段续是明朝嘉靖二年的进士,地道的兰州人,历任云南道御使、湖广参议、密云兵备副使等职,在南方几省为官的时候,对南方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晚年回到故里兰州,就致力于水车的仿制,可惜制造了几架,都失败了。
他也是一个有恒心的人,于是又二下云南去考察。回来以后,结合了黄河水急的特点,终于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黄河水车。黄河流域大多比较干旱,水车的推广对于干旱少雨的兰州,无疑是惠泽民众的。
雕像的左侧是南方的竹制筒车,右侧则是段续创制出来的兰州木制水车。历经四百余年,兰州水车日臻完善,至一九五二年的时候,黄河两岸就林立着二百五十二轮水车,那也是很壮观的景象,兰州也因此被誉为“水车之都”。
广场上展现着很多架水车,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一种推车车依靠的是人力推动水车,将水提起,倾入水渠,灌溉农田;还有脚踏水车,原理是用力踩动木轮,由传动链条带动水车,达到提水灌溉农田的目的。相对而言,私以为脚踏的要比手推的更省力一些。这两种水车比较适用于提升低水位的水,干旱少雨的西北,一般水塘的水位都不会太高。当然,一旦洪水肆虐,那就是洪涝灾害了。
广场上还有许多群体雕塑,大抵是表现兰州人的生活习俗。有些一看就能明白,有些对于我们江南人氏来说,就未必能够理解了。不过每一组雕像前都有刻石,说明雕塑表现的主题。
广场西端有一组水池,由三级七阶大小不等的小池组成,形成一组瀑布群。虽然不够壮观,不过喷泉溅出来的水珠,也着实让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水车啥的,估计也就只能在这里见见了,更不知道它们曾经在祖辈们的眼中何等的重要。
沿着广场左侧的道路往前走,除了雕像,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型水车,有的水车还有运作,有的则在休息,或者人家本来就是作为装饰用的。
水磨坊看起来也像是新建的,这种工具江南也有,虽然我们也只是在民俗馆里见过,但不妨碍我们了解它的功用。在电力磨面机出现以前,这种磨面工具使用范围还是很广的。
引水道、叶轮、磨轴、磨盘、磨具几个部分共同作用,以水为动用,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上安装的石磨就可以用来磨制面粉了。
走出小磨坊,有一条蜿蜒的小渠,这也是连通磨坊的出水处。这条小溪有个漂亮的名字“曲水流觞”,我一直以为这是水乡惯用的名字。不过再一想黄河又被称为“九曲黄河”,似乎这条小溪也很契合黄河水车的主题。
水车园是水车博览园的精华部分,以十二轮兰州水车为主景,沿着黄河一字排开。这也是历史上“水车园”的旧址,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兰州水车实在是太大了,直径达十六米左右,有十六对辐条构成巨轮,顶端是刮水板,中间有四十个长方体的水斗,下面是凌空架设的木槽,可以引水流。
车轴固定在水巷石坝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驱动着水车转动,小斗就能“倒挽河水”,把水倾入水槽,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一轮这样的水车,大概可以灌溉田地三百余亩。
从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来,对于曾经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干旱天气尤其多的西北地区来说,水车的存在是何等的重要。
沿着黄河一路往前走,沿途的大水车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印象里的江河,都是垂柳拂堤的秀丽,没想到黄河岸边,却是黄色的河水和壮丽的水车。隔不多远,就能看到两架大大的水车。这些水车两架一组,共同作用,保证了黄河沿岸的农田灌溉需求。
返回的时候,我们离开黄河岸边,沿着里面的园林小径往回走,这才知道这里是狭长形的园林,虽然并没有江南的精致,可是因为随处可见的小水车,这园林仿佛也自有一种灵动之美。
草地、花坛、水车、溪流,构成了黄河岸边的独特园林景象。不过,这溪水大概是引来的黄河水,也是黄黄的。
自由行:甘肃兰州水车博览园
6月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