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蠡墩,先民遗址和西子传说
★旅游地点:无锡仙蠡墩
无锡依托范蠡和西施的传说建设了不少景点,最著名的就是蠡湖,有蠡园、蠡湖中央公园、蠡湖大桥公园、蠡湖湿地公园,就连著名的5A景区鼋头渚,也少不了把范蠡拿来做文章,在鹿鼎山半坡建造了范蠡堂。
仙蠡墩也有一个“蠡”字,很显然跟范蠡、西游这对吴越名人有关,不过名气不大,虽然坐落于梁溪河北岸、蠡桥西侧,但确实鲜为人知,所以我们抵达景区的时候,入口处不见人踪。
这座古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的,大型台地面积约0.1平方公里,四面环河,梁溪河从北面奔涌而来,在古墩的东北角一分为二,一支继续向南,一支则向西,在西南角又合而为一,向西流入五里湖。
现在的景区只是仙蠡墩遗址的南半部分,因范蠡而名仙蠡墩,因西施又名仙女墩。
相传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战胜吴王夫差后功成身退,携西施曾在这里泊岸,从这里经梁溪泛舟五里湖,成就了这段千古传奇。
入口处是一块玉琮,旁边的商业街我们是没有兴趣的,所以直接进入景区。
夷光豪绅和蠡公亭分别纪念西施和范蠡,两座亭子遥遥相对,倒有点牛郎织女的意思。
可是除了他们分居吴国和越国的时候,传说给这段故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范蠡携美归隐,泛舟湖上,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属,这两座亭子建成挨在一起的双亭似乎更合适。
沿着天石墙溪往前走,有先民住宅。真正的先民住所当然不可能会留存下来,不过是一些仿制出来的样子,规模也不是很大,只是让我们觉得很耳目一新,没想到先民们的住处竟然这么矮啊!
难不成先民们的身量普遍矮小?可是也不至于与今人相差这么大吧?我们比划了一下,觉得大概先民们是躬着身子进出的吧?
毕竟当时人们也是日日劳作,才能够混个温饱,自然也不会对居住环境有什么更高层次的要求。
仙蠡墩是迄今为止无锡近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距今应该有5000-6000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属于著名的崧泽文化中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类型,据说还发现了类似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住宅基址。
但是看着这些仿制品,我们唯有感慨,生活在现代社会实在是一件太幸福的事,这“蜗居”对于现代人来说实在简陋得已经超乎了想像。
从先民住宅绕过去,旁边有个展示厅,不过大概是因为不是节日,所以并不开放。我们猜测,可能是展示先民文化的图片文字资料吧?
旁边有一处野树林,梁溪河从一旁静静地流过。这是梁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改造仙蠡墩过程中保护留下来的原生态树林。
可能是为了表现其野趣吧,所以也没有起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只是称其为野树林。
过野树林是雕塑墙,以无锡先民聚居为背景创作,主题是“母亲、鱼文化、人与水和谐共生”,用浮雕的形式创作了鱼米之乡、天河之水、田园生活、森林狩猎、薪火传承五个场景,再现原始先民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梁溪河畔是一座仙蠡亭,终于让范蠡和西施在这里完美相聚。
经过慕祖桥,是龙鱼石,一旁蠡公池,从小桥过去是梳妆亭,当然与范蠡和西施的传说有关。
“妆楼一片荒烟里”,这是清朝杨莲趺的诗作,还有诗人的附注:“相传西子梳妆楼在仙蠡墩侧”。
于是,梳妆亭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建在仙蠡墩了。旁边还有一座梳妆台,当然只是象征性的。
从这里似乎无路再通往前方,我们也就打回了。毕竟公园并不大,难免还是会走一段回头路,倒是可以好整以暇地欣赏一些刚才走过路过却没有伫足的石雕像,有一些先民依傍梁溪河栽种猎牧的生活场景,还是很有意思的。
自由行:无锡仙蠡墩
2月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