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观|创维造车,靠谱吗?

作者|王云朋
来源|汽车大观
2021年以来,造车这条赛道可谓是愈发热闹。
在经历了百度、阿里、华为、小米、滴滴等众多企业造车消息的轮番轰炸后,或许业界不仅不会再惊讶于谁要跨界造车,而且可能还会对下一个宣布入局汽车行业的企业充满期待。
4月13日,新的跨界造车者,出现了。
当天,创维集团通过微博对外官宣了一则主题为“再一次创导未来 创维智能汽车的未来”的海报,并宣布将在4月27日举办沟通会。除了较为醒目的标语外,海报背景中还有一辆神秘的SUV车型。
对此,业界有声音表示,靠家电起家的创维集团或将加入跨界造车大军。
事实上,从发布宣传海报之前的举动来看,创维跨界入局造车已是实锤。4月10日,在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创维集团展出了一款悬挂“创维汽车”标识的纯电动汽车。从现场的照片看,该车是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创办的天美汽车推出的首款产品ET5的换标车型。、
与此同时,另有相关人士透露,创维集团计划于今年4月下旬对天美ET5进行改款升级,新车完成升级后或将改名,并且新车的尾部车标识也会改为创维的英文名“Skyworth”,而天美汽车也将改名为创维汽车。
创维为何亲自下场?
谈及创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涉足,可以将时间拨回至10年前。
2010年12月,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出资成立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集团)。在完成了新能源客车“三电”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后,开沃集团又将目光转向了乘用车领域。
2017年,开沃集团获得乘用车准入资质。2019年11月,开沃集团正式成立天美汽车品牌,并于2020年发布了首款车型天美ET5。
资料显示,天美ET5定位中型纯电SUV,全系共有四款车型,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10km和520km,售价区间为15.28万元-19.88万元。据了解,ET5从硬件到驾驶系统全部是“创维造”,其可通过手机APP,实现人未上车空调先开以及与创维智能家居互相联通。
不过,作为众多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员,天美汽车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并未进行过高调的市场营销。而且较低的品牌知名度,也让其首款车型ET5一度被外界误认为是腾讯旗下“天美工作室”的产品。
或许正是由于品牌知名度较低,天美ET5上市后销量十分低迷。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天美ET5累计销量仅为8000辆左右。
相比天美汽车的颓势,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势力在同期均有较为不错的表现。2020年,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分别交出了销售新车43728辆、27041辆和32624辆的成绩单。进入2021年,三家车企的增长势头依旧不减,第一季度分别交付新车20060辆、13340辆、12579辆。
而受制于羸弱的品牌力和萎靡的产品销量,目前天美汽车品牌也已注销。品牌消失后,黄宏生的“造车梦”该如何照进现实?答案很明显,那就是创维亲自下场。
在业界看来,相比天美汽车,创维在品牌知名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更名之后产品销量或许会有改变。
除了天美品牌注销以及创维品牌力更强的因素外,资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看好,或许是创维亲自下场厮杀的又一考量。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经历了补贴大幅退坡,但整体销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市场的持续向好,蔚来、比亚迪、恒大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股的股价也一度创造纪录,甚至超越了众多主流传统汽车厂商。
进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又首次引入了碳达峰、碳中和两大目标,明确提出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在这一重大决策的支撑下,本就备受资本青睐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表现更加活跃。3月上旬,新势力中的蔚来、小鹏、理想三家上市公司齐齐迎来一轮上涨行情。而小米方面,从官宣造车到假期休市之间的两个交易日内,股价也上涨了3%。
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如此巨大的资本诱惑,创维选择接棒天美也在意料之中。
事实上,业内的猜测并非没有根据。4月14日,即发布造车海报的一天后,创维的股价就高开高走,收于7.73元/股,涨幅达4.74%。
造车赛道愈发拥挤
如果算上创维,从2020年底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已有近10家科技或制造业巨头,宣布即将或已经涉足汽车行业。
具体而言,百度与吉利合作,成立了“集度”汽车公司,并任命前摩拜联合创始人夏一平为新公司的CEO;富士康为处于停产状态的拜腾汽车注资2亿美元,以加速首款车型拜腾M-Byte的落地和生产;苹果选择了与韩国现代汽车合作,Apple Car已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新车或在2024年正式量产。
再加上此前的小米和滴滴,造车似乎已成为科技和制造业巨头们的标配。而且,如果按照这一趋势看,在创维之后或将有更多的玩家入场。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造车新势力之所以层出不穷,与电机的出现降低了造车门槛、智能汽车带来了巨大市场以及互联网科技巨头具有向多元化转型的特点,不无关系。
不过,从吉利、长城、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等一众传统车企和新势力的发展历程来看,科技企业的造车之路未必会一帆风顺。换言之,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新”,但本质上仍是汽车制造业,基础研发、核心技术并非轻易就能有所突破。
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成功突围的同时,也有不少新势力已经或正在黯然退场。例如前途汽车。2018年7月,前途汽车推出纯电动超跑车型K50,从75.43万元的售价和定位来看,K50无疑属于豪华车型,但是从性能和做工等方面看,该车却无法撑起豪华车之名。截止目前,前途K50的销量也仅不到200辆,退场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在业界看来,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科技公司想要当好“入局者”,不仅要在企业背景、话题度、销售渠道、媒体热度以及消费者认知度等方面有亮眼的表现,而且还要在消费者关注的品牌,售后以及产品的价格、智能化、续航表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但反观即将入局的创维,不管是在品牌力、生态建设、销售渠道建设,还是在产品布局和产品力等方面,似乎都没有太大的优势。
可以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更是一个跨界打劫的野蛮时代,但已身处其中的跨界者们是否都有能力分得汽车市场的蛋糕,还是一个未知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