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高适、杜甫三人一起游玩,先是杜甫有事儿,回洛阳,接着高适又往楚地去,李白一个往山东济南那块玩。第二年(七四五年),李白与杜甫又在兖州相会,两人又回济南,等到高适来了,又一块拜访李邕,一块游临淄。游完了,李白回任城的家(之前,他湖北的妻子去世后,他在这里又娶妻安家),杜甫西游临邑。到秋天,杜甫又到任城找李白,李白写了《戏赠杜甫》,笑杜甫也是爱惜杜甫写诗太辛苦。两人一起在山东游玩,到了秋天,在兖州(鲁郡)杜甫要走,李白写了一首诗送别杜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作者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

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

徂徕,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

试翻译如下

我们喝醉告别没有几天,就又到一块登高望远游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这一次告别后)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相会)再端起金樽喝酒?

泗水的水波已带了秋天的寒气,徂徕山染上海水的明亮色泽。

我们像飞蓬一样向各自的远方飘泊,(不说了)暂且喝光手中杯里的酒吧。

赏析

李白与杜甫相见,时间很短,交情却深,杜甫诗中说他们相会那段时间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亲密得很。前两次分别,两人大概约好了,还能再聚,没有什么。而这一次分别,两人大概没有办法约定再见,故而李白这首诗写得很多情却又无奈。事实上,后来,李杜两人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这首诗写别情,却是送别时却想着再相聚。先写两人曾经分别再相聚的快乐,那是“登临遍池台”,一个“遍”字,是夸张,却将那种相聚的欢乐说得很传神。因这快乐,便又想着再聚,“重有金樽开”。过去相聚的快乐与对未来再次相聚憧憬中的美好相烘托、辉映,就把恋恋不舍的情感表达得很深很透了。

接着写景,“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为什么说秋波“落”泗水呢?这个“落”字我觉得有两重含义。一是水落了,秋天来了,雨季过去,河水变浅了。二是说秋色落在泗水了,水波到了秋天变得清澈而寒凉。无论是哪一种含义,都带着李白临别时凄凉感觉。“海色明徂徕”,却转而写风景好。“明”是形容词动用,让徂徕山明丽。这又是反衬,风景这样好,正是携手游玩时,你却走了。这又带着李白遗憾的情感。

最后两联,最是情深。飞蓬无根,随风飘泊,不能自主。李白将飞蓬比喻两人,既是对两人生活境况的感叹,又是对分别后无所依靠的伤感。这样的别情点了一下,似要继续往下说,却又突然停住了,无奈地来一句:“且尽手中杯”。这是不愿让自己让对方更伤心,不去想这离别的凄凉与难受,却更深沉地表现出离别的凄凉与难受。

与杜甫别后不久,李白一度旅居沙丘城,写了一首怀念杜甫的诗,寄给杜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

作者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没有杜甫,李白在沙丘城已无游趣,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城边的古树日夜都是凄凉的秋声,喝酒也不能尽兴,听歌想起杜甫,却没有什么办法相见。思念的感情就像汶河水,浩浩荡荡向杜甫所在的方向流去。这是怎样的感情!

再说两句,有人说杜甫写李白的诗有九首,李白写杜甫的诗只有三首,可见杜甫重李白,李白不重杜甫。这样说我觉得是错误的,因他们忘了一件事,就是两人的诗都散失了很多,流传下来的诗都有很大的偶然性,难说李白除了这三首诗之外就没有写给杜甫的诗了。从这两首诗中,可见李白对杜甫多么看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