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逞“一时之快” 福特众泰联姻可有看头?
今年5月,江淮与大众合资建设纯电动乘用车的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大众成为第一家在国内拥有3个合资企业的跨国汽车品牌。
而这让其它外国车企,嗅到了在中国发展的另一种机会。
8月22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宣布与福特签署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建立一家合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股比五五开。
根据福特汽车发布的信息,新拟建合资公司将集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后期将推出采用由合资公司拥有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
对于这次合作,虽然业内人士纷纷表示 “不可思议”,不过双方的高层都用了“激动人心”来形容。
那么问题来了。说众泰说“激动人心”,应该不是假话。不过对于福特来说,到底是“激动人心”还是“饥不择食”?这实在是有待商榷!毕竟,中国汽车市场品牌众多,为什么不偏不倚要选择靠抄袭起家的众泰呢?
更有甚者,吃瓜群众们也已经给福特众泰的产品起好了名字——福尔泰。这到底是赞扬还是诋毁,大家慢慢去体会!
弥补双积分政策亏空固然重要
此次合作却因小失大
此前,长城汽车迫于双积分政策的压力选择与河北御捷合作,而如今福特选择与众泰合作,缘由也大抵如此。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正在推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政策规定,所有在华生产和销售汽车的制造商,需要达到一定量的新能源汽车积分,这个比例分别为2018年8%,2019年10%,2020年12%。
虽然福特发布了电动化战略,但截止目前,包括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在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量非常少,长安福特最新发布的蒙迪欧Energi插电式混动,最快也要在2018年上半年才能上市。
所以选择与众泰组建合资公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弥补新能源汽车产能和积分的亏空。
对于跨国车企来说,此举将大幅度降低其在华的运营利润。但是,福特真准备为了积分,其他的就不管不顾?
要知道,众泰的“皮尺部”那可是远近闻名,“保时泰”、“兰博基泰”这些“超级跑车”正是出自众泰名下,此外,不少合资车型也成为了众泰的关照重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福特此次与众泰合作,虽然还未正式落地,但是这种不对等的行业关系已经让人大跌眼镜。
获得积分逞一时之快
更多弊端恐拉低福特品牌
不过,谁也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众泰除了积分,还能为福特带来什么?
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众泰仅仅在E200、芝麻和云100这样的“老年代步车”市场中表现不错,也正是依靠低端的技术挤进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但是在技术功底、研发体系、品牌形象等都还是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即使现在有一些积分,但是未来还能否与福特并肩作战,仍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二者的实力相差悬殊,如果长此以往,福特的品牌形象难免会受到众泰的拖累,并不利于品牌长远的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SUV市场的增速放缓,众泰汽车诸多SUV车型在竞争压力下,普遍出现了销量下滑。造成这个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众泰“皮尺部”长久给人留下抄袭的品牌形象,致其新车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速度较快。
而众泰汽车背后的铁牛集团,在燃油车上没有比较有竞争力的自主研发技术,同时又缺乏对整车品质的把控和调教,雪上加霜的是,其新车的故障率和投诉指数也比较高,经常收到投诉。
所以对于众泰来说,现在急需要福特的技术来做合作,学习到福特的新能源技术,在市场上存活下来。但对于福特来说,以目前众泰在国内的品牌调性和市场水平,这次合作很可能会让福特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下降。
合作不必如此着急
福特仍然另有出路
随着互联网造车热潮的来临,汽车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汽车品牌,想要获得高销量,自然也需要树立一个能够让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形象。
福特近些年在中国的质量问题本就不少,急需要利用新产品和营销来挽回以前的损失,但未来与众泰“鬼混”,福特的品牌形象会不会“雪上加霜”,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且,从销售角度来说,三五年的时间内,新能源汽车依然不会成为主流,已经有了自己电动化战略的福特,其实不必如此心急。
据 EV Sales 发布的全球电动车 2017 上半年销量前 20 车型排名数据显示,国产品牌的纯电动或混动车占据了 Top 20 的一半,完全走在世界前列。但要注意,销量前 10 的车,基本上都是政策导向的车型,在现有政策补贴退坡已经双积分政策的双重压力下,想要形成大气候,估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福特如果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己的电动化战略,也未必就赶不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脚步,如此“猴急”,难免会“自毁前程”。
众泰福特联姻的消息一出,大家都有一个疑问,福特不觉得自掉身价吗?
未来面对一贯不按套路出牌的众泰汽车以及背后的铁牛集团, “正经人”福特能不能hold住,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最后,我们还需要明白,江淮与大众走到一起,是有着国家高层背书的,而如今福特与众泰的合资项目能否顺利获批,还难见分晓。
可以看到,福特与众泰此次的合作,或许在未来的发展上并没有考虑的太多,而正是这样欠考虑的“决定”,才是导致企业的走向下坡的直接原因,福特还得三思而后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