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雩文艺】作者:王俊刚《故乡的芦苇》总第812期④2021年第18期④
我的故乡在黄泛区,低低洼洼的地方常年有水,低洼有水的地方就有芦苇生长,
春天,芦苇刚刚发芽的时候,根根挺立,像锥子一样指向天空。新生的苇锥,上白下粉,鲜鲜亮亮,一根根、一簇簇、一片片布满池塘的角角落落。整个池塘的芦苇无边无际,油绿油绿的,蓝天白云下,像一幅天然水墨画。
随着芦苇一节节的长高,鲜嫩嫩的芦苇叶爆发出勃勃生机。阳光下的苇叶闪耀着鲜鲜艳艳的光芒,随着春风,发出瑟瑟声响。有时候,会有一只苇鸟鸣叫着倏然斜飞出来,在空中飞舞几下又落入芦苇荡中。
春天的芦苇叶阔大,可以摘下来当蒸馍布用。用芦苇叶蒸出来的馒头有芦苇的清香。对我们孩子们来说,芦苇的叶子是用来做笛子用的。采下来的新芦苇叶卷成长长的喇叭形状,把小口捏扁,就可以当笛子吹。笛子卷的越长,发出的声音越沉闷。这时候我们就展开吹笛大赛,看谁一口气吹得时间长,看谁吹得响亮。
春天的芦苇根甜甜的,可以挖出来生吃,也可以熬茶喝。听村里的赤脚医生说,喝芦苇根熬的水可以治疗肝炎。那时候肝炎是很可怕的传染病,所以春天家家户户都熬芦苇水喝。
夏天是芦苇快速生长的时节,这时候的芦苇一人多高,葱葱郁郁的。高高的芦苇随风摇曳,倩影婆娑。柔韧轻盈的芦苇,像芊芊淑女,弱柳扶风般招摇着。招引着我们孩子们在芦苇荡里捉迷藏,捉小鸟,逮鱼,挖泥鳅。
茂密的芦苇叶子拥挤着叶子,翠绿衔接着翠绿,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地面是叶叶相牵,底下是根根相连。
秋天的芦苇茎秆成熟后,叶子会变黄。芦苇的顶端有芦花,微风吹过,芦花如轻盈的柳絮漫天飞舞。秋天的芦苇塘是热闹的世界,远远望去,满目芦花与天上白云相连,融为一体,绵延到遥远的天边去了。风吹过,芦苇叶开始歌唱,藏在芦苇中的鸟儿也开始唱和,此起彼伏,永不停歇。
跟着大人们用镰刀去收割芦苇是秋天最难忘的事了。那时候农村住的都是草房子,房顶有的用的是麦秸,有的用的是芦苇。不管是麦秸,还是芦苇,一年到头都需要更换新的。
我家割芦苇是用来编席子的。我的母亲会编席子,编出来的席子不但结实,还有花样,很受乡亲们的喜爱。
那时候,我家人口多,常年不够吃,全靠母亲编席子卖钱养家。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处处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冬天的芦苇荡芦苇已销声匿迹,寂静的芦苇塘里空空荡荡,泛着星星点点的水光。芦苇塘的水池也覆盖上厚厚的冰,孩子们可以在上面滑冰,打陀螺。
自从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苇塘在挖渠排水后成了肥沃的耕地。芦苇塘远去了,儿时的乐趣远去了,偶尔走进梦中的芦苇荡成了乡愁。
故乡的芦苇,永远摇曳在我心上,摇曳在我的梦里……
作者简介
王俊刚,男,1970年生,河南省扶沟县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朝川矿工作。1992年开始创作,在《周口日报》《中国平煤神马报》《中国煤炭报》《阳光杂志》《光源杂志》《河南诗词》《中华诗词》《诗词世界》《广东诗词》等发表散文、诗歌、诗词千余篇首,出版有诗词集《半农诗词》。中国煤炭行业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汝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三苏诗社副社长,朝阳文学社社长,《朝川河》杂志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