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对林黛玉来说,父母双亡不痛苦,失去宝玉才痛苦

在人人皆能读书的现代,读书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大体可归纳为两类:一是感性读书,二是理性读书。

所谓感性读书,就是把自己代入书中人物,像贾宝玉一样以做梦的方式,来填补现实中的缺憾,乃至于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从而离现实越来越远。

所谓理性读书,即用读书的方式迅速增长见识,从书中人物的命运中总结经验教训,以运用于现实生活,让人生走得更为顺遂。至少,尽量避开书中人所犯过的错,所经历的厄运。这就是所谓的读书明理,正如西汉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尤为典型,感性读者代入自己,以弱者自居,以逃避现实中自己的失败;理性读者能从她身上吸取到若干教训,甚至可编撰成人生指南。

可以说,林黛玉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随波逐流,让自己沦为环境的奴隶,最后被环境所吞噬

有人说,进入贾府的林黛玉,虽然得到了贾母的“万般怜爱”,生活待遇极高,但还是不如呆在父母身边。因此,“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就成了黛玉身上撕不掉的标签,而且是人生悲惨的弱者标签。

这种认知,其实就是读者代入了自己的情感,主观认为黛玉的人生因“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悲惨。所以,经常会有读者拿自己举例,有过寄居外婆家的经历,经历过精神上的冷暴力等,以此来论证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痛苦。

然而,如果我们愿意理性客观地去读原著,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结论放在黛玉身上并不成立。因为,黛玉的经历很特殊,不同于普通人的“寄人篱下”,她是从一个极端环境进入了另一个极端环境,而且是从极坏的环境进入到极好的环境

也就是说,从黛玉的个人感受来看,因父母双亡而寄居外祖母家,属于因祸得福

林家的环境,带给黛玉的是完全失去自我的束缚和压抑。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这是一个普遍的认知,因为父母代表的是爱与温暖。但是,如果这份爱与温暖远远让位于束缚与压抑,那么,儿女们更想的是挣脱与远离。

林家是一个标准的新儒学之家,也就是刻着理学烙印的规矩大于亲情的家庭。

在这个家里,小小年纪的林黛玉虽然享有读书的机会,但读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书。林黛玉的兴趣爱好是诗词,但却被迫在五岁的幼龄就读枯燥乏味的《四书》。

诗词是奔放的、热情的、充满趣味的,《四书》却是收敛的、方正的、味同嚼蜡的。这就好比一个向往大自然的孩子,整天被关在家里读《三字经》,个性完全被压抑,没有一点释放的空间。

不仅如此,林家还有着严格的规矩制度来约束黛玉的言行,而且还给这些规矩制度加上一道严密的包装:面子。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林家的教养,而教养则代表的是面子。

现代社会中,依然有这样的家庭和父母,带着孩子走亲戚时,要求孩子表现得彬彬有礼、、言行合矩、广受赞誉,父母就觉得脸上有光、倍有面子。

正是在这种教育的要求下,进入贾府的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其原因就是要为林家争脸面,“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这样的黛玉,活成了一个机器人,完全失去了自我。她不是她自己,她只是林家的孩子。

从后面黛玉在贾府的表现来说,林家带给她一切,都是强加给她的,是她不喜欢的。她喜欢张扬、情趣,喜欢随时释放情绪,这一切,在林家都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很多读者不喜欢薛宝钗,其原因之一就是薛宝钗为了左右逢源而自我压抑,不敢表达自己的喜好,就连过生日都要迁就贾母点贾母喜欢的热闹戏。

然而,这样的压抑,对宝钗来说,只体现在社交场合,而且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和谐,避免麻烦,是她自愿为之。回到家里,薛家的氛围却是轻松自由充满爱与温暖的,正如黛玉所说:“离了姨妈,她就是个最老道的,见了姨妈她就撒娇儿。”

黛玉就不一样了,所有的压抑,都不是她愿意的,都是探花父亲强加给她的。林家的家庭氛围,可参看贾政的表现,在母亲和妻儿面前,永远是礼大于情,说的都是场面话,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对儿女,永远只有苛刻训斥,没有称赞表扬。因此,即使丧母之时年仅六岁,依然被父亲要求“守制读书”,读枯燥乏味的《四书》。

这是个似曾相识的场景:贾瑞被王熙凤戏弄,大冬天在室外吹了一晚的冷风,回到家,不但得不到祖父的怜爱,反而要求他跪在院子里读书。

六岁的黛玉本就身体怯弱多病,又遇到了丧母这么大的伤痛,却依然要强掩悲痛读课本。

贾代儒是受人尊敬的当代大儒,林如海是书香世家的探花郎,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典范人物,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一致:规矩制度面子大于天,亲情与爱泯灭不见。

可以想象,如果黛玉没有因父母双亡而寄居贾府,她会活成另一个李纨,一生都在被迫压抑自我中度过。

贾府的环境,带给黛玉的是彻底释放、个性张扬。

林黛玉被广大读者喜爱和推崇,正是因为她活出了自我,在那个女性被各种压抑的年代,她的天性得到了彻底释放,个性极为张扬。广大读者给了她一个美好的标签:真性情。

但是,我们有必要看清楚,林黛玉之所以能够释放天性、个性张扬,完全是因为贾府给予了她宽松自由的环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贾府的对比,黛玉才发现,林家的生活实在是痛苦,贾府才是她的快乐天堂。

所以,对于黛玉来说,父母双亡的痛苦极其轻微而短暂,而且主要的痛苦来自丧母,与丧父无关。

作者曹雪芹的安排极为巧妙,给了黛玉一个过渡期:先丧母,在贾府习惯了之后,再丧父,这就让丧父之痛轻微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可以转换视角,用林黛玉的角度来感受一下:六岁丧母,痛苦是真的,因为母亲长伴她左右,这是突然失去的痛苦。然后,黛玉进入了贾府,从压抑的环境里解脱出来,释放了天性,不再被要求读不喜欢的书,做不喜欢的事,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这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在这个时候,父亲去世,从情感上,长期不在父亲身边,关系疏离,没有失去之痛。再从自私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父亲的去世,黛玉才不必担心重新回到林家过上压抑的生活。

正如王熙凤笑着对宝玉说:“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这正是宝玉的愿望,更是黛玉的愿望,如今愿望成真了。

不必否认,黛玉确实是自私无情的,这个可以另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也正是因为黛玉对父亲没多少感情,她才会允许并接受宝玉把读书上进的人骂为“禄蠹”,才会支持宝玉抗拒“仕途经济”。

读书上进”、“仕途经济”,这都是林如海身上的标签。如果黛玉对父亲稍有爱护之心,不但不会支持宝玉,反而应该用她的伶牙俐齿对宝玉反唇相讥,维护父亲。

也就是说,林黛玉感情的天平,更倾向于宝玉,因而对父亲的名声被诋毁无动于衷

也正因为宝玉的分量更重,所以,黛玉那些伤害自己的行为,都因宝玉而起。只要感受到宝玉对她的疏远,她就会如同世界末日来临,哭到不可自抑,而且是长时间的悲痛,直到宝玉伏低做小来哄她。

什么时候见过黛玉因父母双亡如此悲痛过?黛玉那么喜欢用诗词表达情感,她可曾因思念父母写过一篇文一首诗词?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本是世间最痛苦的人生经历,也因此能引发广泛的共鸣,但这对于黛玉来说,它仅仅只是一个事实标签,却无情感成分。相反,黛玉的美好人生,正是因“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而成就的,这是她迈向幸福的阶梯。她的人生,从未因父母双亡而痛苦,只有失去宝玉的爱,才是她人生唯一的痛苦。因此,读者朋友们把自己的情感代入到黛玉身上,并不符合黛玉的情感体验。

也正是这种反常规的情感认知,造就了黛玉的悲剧,为一个根本不值得的人耗费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