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合清火泄浊法

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讲述/徐仲才 整理/陆鸿元、郭天玲

附子属草本植物,其生药性毒,经炮制后,毒性大为降低,再入汤剂经过先煎,毒性又大大减少,而有效成分仍然保存,因而和制南星、制半夏一样,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附子一药气味辛甘,性温大热,若辨证正确,配伍适宜,往往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例如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载113方中,用附子的就有20方,综观所用诸方,大致有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祛寒、温经止痛等作用,其功效特点可简括为“温阳”两字。

正由于附子是一味偏于热性的温阳药物,有一定毒性,所以自古以来,一般是配合其他中药同用。明代张景岳擅长应用附子,但不主张独用,他指出:“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皆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斯无往而不利矣。”可谓临床经验之谈。

我在临床上使用附子是比较多的,几十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如果辨证运用配伍得当,其副作用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体会到附子的作用,主要在于温阳。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毋庸多言。《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一身之阳气根舍于肾,因此所谓温阳首先在于温补肾阳,当然也包括振奋心阳、脾阳以及一身之阳。

我们认为,阳气在生理的情况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的情况下,又是机体抗病的主力。附子可以温阳祛寒,可以振奋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增加机体的活力和抗病的能力。所以在临床上应用以附子为主药的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祛寒、温经止痛等法,功效确著。

关于应用附子的指征是:

临床遇见神疲乏力,体软,面色㿠白而恶寒,四肢清冷,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泄,甚至五更泻,唇甲青,舌淡胖、苔白滑润,或舌光不欲饮,或口干不喜饮,脉或细或沉迟。总之抓住虚证寒证的主要特点,就可以应用附子,不一定条条具备。有时遇见阴虚或虚热者,脉虚数、濡数也可用附子,因附子能引火归原,制伏虚热,但要配伍养阴清热药,或加潜阳之品。

一般认为,附子是一味温热善走的药物,能自上而下,出表入里,既走气分,又走血分。如明代虞抟认为,附子“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解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我们认为,光从药物配伍来考虑,尚不足以尽附子之用,因此在这里重点介绍附子及其相应治疗法则和方剂的配伍应用,同时附有医案若干例,这仅是我在临床上应用附子的点滴体会。

附子合清火泄浊法

病有虚实寒热之分,治有温清攻补之别,然虚实互见者有之,寒热错杂者亦有之。病变多端,难拘常法。故张仲景著《金匮》载有泻心汤,内有大黄、黄连、黄芩,以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证。又《伤寒论》载有附子泻心汤一方,集寒温补泻于一方之内,既取附子助阳温经,又取三黄泻火泄浊,因而可治多种虚实寒热交错的内伤杂病,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试举“顽固性荨麻疹”治验例如下:

戴某,男性,35岁,门诊号:186171

初诊:1975年12月16日。慢性荨麻疹4年,遇热或过冷易发。发作前四肢肌肉跳动,发时皮肤有痛痒灼热感。出现风团可持续十几小时始退。素来大便干燥,刻诊面部浮肿,小便清长,苔薄白,脉弦。经外院治疗以来,每周仍2~3次发作,且时间仍较长,颇以为苦。本病屡发不已,知其正虚体弱;参之脉症,乃属寒热夹杂,症情顽固,法宜寒温补泻兼施。

熟附片12g(先煎),生大黄6g,黄连片10片(分吞),黄芩12g,黄芪片10片(分吞),当归9g,赤、白芍各9g,防风9g,乌梅3g,生甘草6g,七剂。

复诊:1976年1月10日。停用西药改服上方后,发作次数减少,发疹持续时间由原来8~14小时减为4小时左右,自觉精神振作,大便较畅,面浮渐退。

治守原法,改熟附片18g(先煎),黄芪片15片(分吞)。十四剂。

上方服后,病情大见好转,唯睡眠欠佳,加淮小麦、红枣合甘草以养心安神。一年后随访,病恙虽未尽除,但据患者称述,病苦已去十之七八,对疗效感到满意。

按:

本例顽固性荨麻疹,除用益气和血祛风诸法外,重用附子一味以振奋身体抗病力,且合以三黄,则寓温阳于寒凉之中,寒温并行不悖,攻补各奏其功。

小结:

从上述病案治验可见,久病失治或辗转求治的多种内伤杂症,每多阳气受损,而附子不愧为一味“温阳”要药,若能配伍得宜,力峻效宏,不再赘述。历代医家所以重视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正是从强调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出发的。

例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中指出:“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他在另文对附子的评价又指出:“今之用附子者,必待势不可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阳之功,当于阳气将去之际,渐用以望挽回,若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燃矣。”张氏在这里对附子的应用还是留有余地,但强调及时应用附子于阳气受损病人则是观点较为明确的。我们应用的“温阳”药,并不限于附子一味,我在这里不过借附子来介绍应用温阳药的经验,供初学者参考。

(0)

相关推荐

  • 健康传媒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字奖生,浙江萧山人.施氏幼时,因母体弱多病,乃萌发治病救人理想.13岁拜舅父李可亭(河南安阳名医)学医7年.1931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国医馆副馆长.1932年,创 ...

  • 附子温阳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皮肤病大多因风热血热.火毒热毒.湿热湿毒所致,治疗常用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为法,方多用消风散.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寒凉之类.对于急性阳证.热证.实证疗效确切.但是临床上往往会遇到很多顽固性皮 ...

  • [卷九 治法准则总论]经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曰∶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 ...

  • 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体会

    张镜人,石蕴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题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药疗法:祛湿利水药/治疗应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慢性肾脏疾患久延不愈,肾功能受损,病情恶化的结果,是多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 ...

  • 益肾泄浊法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组成...

    益肾泄浊法治疗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经验   组成:丹参,生黄芪.泽泻.益母草,太子参.知母.淫羊藿.黄柏.菟丝子.熟地黄,女贞子,山萸肉.天花粉,陈皮,三七末.甘草,水蛭.   加减:若有气虚者,加入山药 ...

  • 邹燕勤教授运用益肾健脾、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理论及临床研究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体内代谢物和毒素潴留,及机体内分泌失调而出现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慢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复杂,涉及各种原发和 ...

  •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清火泄热类 1....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清火泄热类 1.牛黄降压丸/胶囊 功能: 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所致的高血压病. 药物组成: 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牛黄.冰片.白 ...

  • 肾炎案--激素不良反应(药物性库欣症)--疏滞泄浊法--邹云翔

    6 辨析新证,创新运用"疏滞泄浊法"治疗肾病激素副反应症候 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治疗肾炎用激素制剂者很多,对激素治疗不敏感,但副反应明显,出现药物性柯兴氏综合征者,临床上 ...

  • 附子合温里固涩法

    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讲述/徐仲才 整理/陆鸿元.郭天玲 附子属草本植物,其生药性毒,经炮制后,毒性大为降低,再入汤剂经过先煎,毒性又大大减少,而有效成分仍然保存,因而和制南星.制半夏一样,可以广泛应用 ...

  • 昨天小满,最适合祛湿清火、泄浊气、提高身体运作的能力

    不知不觉就到了小满,进入小满时节,南方地区的降水量开始增多,雨量逐渐增多.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少了盛夏时候的急躁,这个时候是修养身心的好机会. 21号开始,湿气越来越明显.脾胃健康的朋友没有这么明显, ...

  • 清热泄火,收敛止汗法治疗心肝火旺之手心自汗

       案例:  患者男性,39岁,已婚,公司主管,住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浙江省义乌市人.2006年9月20日初诊:   [主诉]   双手心自汗10个月.   [现病史]   患者自去年11月无明显 ...

  • 实战:脑中“蛙鸣”两个月,一张方子治好!清上泄下,火退人安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医方临证指南>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你说一张,中医治疗脑鸣的验案.验方.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61岁,是一个干部. 大概在两个月前,有这么一天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