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合清火泄浊法
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
讲述/徐仲才 整理/陆鸿元、郭天玲
附子属草本植物,其生药性毒,经炮制后,毒性大为降低,再入汤剂经过先煎,毒性又大大减少,而有效成分仍然保存,因而和制南星、制半夏一样,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附子一药气味辛甘,性温大热,若辨证正确,配伍适宜,往往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例如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载113方中,用附子的就有20方,综观所用诸方,大致有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祛寒、温经止痛等作用,其功效特点可简括为“温阳”两字。
正由于附子是一味偏于热性的温阳药物,有一定毒性,所以自古以来,一般是配合其他中药同用。明代张景岳擅长应用附子,但不主张独用,他指出:“附子性悍,独任为难,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皆足以制其刚而济其勇,斯无往而不利矣。”可谓临床经验之谈。
我在临床上使用附子是比较多的,几十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中毒事故,如果辨证运用配伍得当,其副作用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体会到附子的作用,主要在于温阳。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毋庸多言。《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一身之阳气根舍于肾,因此所谓温阳首先在于温补肾阳,当然也包括振奋心阳、脾阳以及一身之阳。
我们认为,阳气在生理的情况下是生命的动力;在病理的情况下,又是机体抗病的主力。附子可以温阳祛寒,可以振奋全身各脏器的功能,增加机体的活力和抗病的能力。所以在临床上应用以附子为主药的回阳救逆、温阳行水、温中祛寒、温经止痛等法,功效确著。
关于应用附子的指征是:
临床遇见神疲乏力,体软,面色㿠白而恶寒,四肢清冷,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泄,甚至五更泻,唇甲青,舌淡胖、苔白滑润,或舌光不欲饮,或口干不喜饮,脉或细或沉迟。总之抓住虚证寒证的主要特点,就可以应用附子,不一定条条具备。有时遇见阴虚或虚热者,脉虚数、濡数也可用附子,因附子能引火归原,制伏虚热,但要配伍养阴清热药,或加潜阳之品。
一般认为,附子是一味温热善走的药物,能自上而下,出表入里,既走气分,又走血分。如明代虞抟认为,附子“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解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我们认为,光从药物配伍来考虑,尚不足以尽附子之用,因此在这里重点介绍附子及其相应治疗法则和方剂的配伍应用,同时附有医案若干例,这仅是我在临床上应用附子的点滴体会。
附子合清火泄浊法
病有虚实寒热之分,治有温清攻补之别,然虚实互见者有之,寒热错杂者亦有之。病变多端,难拘常法。故张仲景著《金匮》载有泻心汤,内有大黄、黄连、黄芩,以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证。又《伤寒论》载有附子泻心汤一方,集寒温补泻于一方之内,既取附子助阳温经,又取三黄泻火泄浊,因而可治多种虚实寒热交错的内伤杂病,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点。试举“顽固性荨麻疹”治验例如下:
戴某,男性,35岁,门诊号:186171
初诊:1975年12月16日。慢性荨麻疹4年,遇热或过冷易发。发作前四肢肌肉跳动,发时皮肤有痛痒灼热感。出现风团可持续十几小时始退。素来大便干燥,刻诊面部浮肿,小便清长,苔薄白,脉弦。经外院治疗以来,每周仍2~3次发作,且时间仍较长,颇以为苦。本病屡发不已,知其正虚体弱;参之脉症,乃属寒热夹杂,症情顽固,法宜寒温补泻兼施。
熟附片12g(先煎),生大黄6g,黄连片10片(分吞),黄芩12g,黄芪片10片(分吞),当归9g,赤、白芍各9g,防风9g,乌梅3g,生甘草6g,七剂。
复诊:1976年1月10日。停用西药改服上方后,发作次数减少,发疹持续时间由原来8~14小时减为4小时左右,自觉精神振作,大便较畅,面浮渐退。
治守原法,改熟附片18g(先煎),黄芪片15片(分吞)。十四剂。
上方服后,病情大见好转,唯睡眠欠佳,加淮小麦、红枣合甘草以养心安神。一年后随访,病恙虽未尽除,但据患者称述,病苦已去十之七八,对疗效感到满意。
按:
本例顽固性荨麻疹,除用益气和血祛风诸法外,重用附子一味以振奋身体抗病力,且合以三黄,则寓温阳于寒凉之中,寒温并行不悖,攻补各奏其功。
小结:
从上述病案治验可见,久病失治或辗转求治的多种内伤杂症,每多阳气受损,而附子不愧为一味“温阳”要药,若能配伍得宜,力峻效宏,不再赘述。历代医家所以重视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正是从强调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这一观点出发的。
例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中指出:“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他在另文对附子的评价又指出:“今之用附子者,必待势不可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阳之功,当于阳气将去之际,渐用以望挽回,若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复燃矣。”张氏在这里对附子的应用还是留有余地,但强调及时应用附子于阳气受损病人则是观点较为明确的。我们应用的“温阳”药,并不限于附子一味,我在这里不过借附子来介绍应用温阳药的经验,供初学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