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从“墙倒屋不塌”谈起
建筑的发展其实就是文化的发展。梁思成先生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中写道:“我们的中华文化血脉相承,蓬勃地滋长发展,四千余年,一气呵成。”于是中国古建筑就伴随着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不曾间断。它们外观精美,框架清晰,结构巧妙,装饰美观,内涵丰富。无论历史价值、科研价值还是艺术价价值都非常高,鲁班盖房,墙倒屋不塌”说明其结构的稳固性,但它的结构同样有着深刻的内涵。它的美轮美奂和它的精妙绝伦使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
中国建筑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
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
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多处发生地震,震后各处建筑损毁严重,但令人惊奇的是,相较于一些新建的现代建筑的全面倒塌,木质老建筑的损毁并不特别严重,这正印证了俗语“墙倒屋不塌”。其实在1996年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已经让联合国的专家们大吃一惊了。当年专家到达北京,丽江却发生了大地震。结果丽江的老城区的损毁并无想象中那么严重,很多老住宅的墙体已全面崩塌,但其构架依然挺立,保持原有形态。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阮仪三教授道:““丽江的房屋全是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木柱、木屋架、卯榫拼接,墙倒屋不倒,大部分问题不大。”由此,我们开始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点——木质结构为主。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己很少见到了。“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尾架。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间,也可以是多间。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人,以满足扩人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到了唐、宋,斗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它除了向外挑檐,向内承托天花板以外,主要功能是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成为大型建筑不可缺的部份。宋以后木构架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木构架结点上所用的斗棋逐渐减少。到了元、明、清,柱头间使用了额杨和随梁杨等,构架整体性加强,斗拱的形体变小,不再起结构作用了,排列也较唐宋更为丛密,装饰性作用越发加强了,形成为显示等级差别的饰物。如图下是三维简单斗拱示意图以及一些古建筑的斗拱图示。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的优点是:(1)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最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3)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作。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作。其实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材料为主的原因众说纷纭。建筑学家刘致平在《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说:“我国最旱发祥的地区一中原等黄土地区,多木材而少佳石,所以石建筑甚少。”李约瑟的看法是“中国早期并无大量劳动力以充建造之用。“建筑师徐敬直在《中国建筑》一书中说:“因为经济水平很低。因此极力保留作为普遍使用的建筑方法。”那么,中国古代的经济水平或者建筑水平是否低于其他国家呢?肯定不是。李诫的《营造法式》堪称绝唱。另外,也不是只有经济强大的国家和地区才去发展石头建筑的。撇去各种建筑手段不同不谈,单从文化方面就有多点原因。首先是制度化的等级观念。在《左传》、《礼记》、《唐六典》、《大清会典》中均有谈及各等级的屋制,不得僭越。其次是文化信仰。西方尊崇上帝,建筑讲求永恒、坚固,因此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并且工期较长,最为典型的即巴塞罗那兰布拉大街的圣家族大教堂。而中国建筑是为当世人所建,工期较短,同时鉴于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需营造出宜人的生活空间,以及各类风水、阴阳观念影响,中国人选择“土木”来构造居处。笔者认为沿用木质材料的原因需综合各方而因索,不可盖棺定论。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形制的重要因素。从现存古建筑物及古文献中可看出,每一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实际上中国古代建筑,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侯门深似海”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i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己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如此种种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他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己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这种鲜明的色彩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而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而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地区文化同样作用于色彩的运用。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筛选与积淀,我国古代建筑体系自成一体、一脉相承,稳步发展成为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奇葩。中国建筑的个性与特色是深深扎根于传统之中的,我们只有在深入挖掘并理解传统建筑辉煌背后的原因,借鉴国外技艺,融贯古今中西,才能再造时代建筑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