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随笔:门卫王师傅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高考试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等,散文集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
随笔
有多少这样的人,他觉得幸运,你看着心疼。
门卫王师傅
文/张亚凌
门卫王师傅,是实实在在地“看门”,和老伴轮换着眼睛不眨地瞅着进出单位大门的人。上班时间,只要天气允许,就坐在门卫室门口的小板凳上,满脸微笑冲着上班的我们打招呼。
每次遇到那种情形,我总有种怪怪的感觉:自己挺直腰板似乎就是对他们的轻蔑。以至于老想在他们不注意时溜进去,——接纳那种明显讨好的目光心里有负担。
也多次跟王师傅闲聊,他言语里尽是满足:
六十多了,想供匠打工是没体力了,守住这份工作就很不错了。好几个老乡看门看得好好的,都给辞退了。领导换了,看门的就跟着换。咱这单位就是好,领导换了三次,没换我……
王师傅说到“咱这单位”时,停了一下,满脸不好意思,似乎自己不配说又想说。那心情我能想象出,他看单位里上下班进出的人,目光是怯怯的,哪怕刚刚分进来的小青年。
一进单位的公布栏已变成了婚丧等的告示栏。谁家结婚谁家安葬老人,上下班一看就知。小县城,又不是肥得流油的单位,这几年红白事起步的行情是100块,关系稍好的就上了200,至于奔多少就因人而异了。单位的签到册后面总会补写个“王福贵”,王师傅的名字,后面跟个“50”。其实村里的行情还是20,可能王师傅觉得自己是在城里的单位,不能显得像农民一样小气。
王师傅离开了,谁会记得?就是眼下在单位看门,前后十年,安葬过老人,也没见几个人行情。要我说,王师傅的50已经很不少了。好在单位不大,二三十人,他那点钱,还能招架得住。
话又说回来,大家伙跟老王处得还不错。办公室不用的报纸杂志扎成捆,喝过的啤酒瓶饮料瓶装进塑料袋,都一并送给老王,他也能卖废品。还有同事像我一样,时不时将小了旧了不喜欢了的衣物,也送老王带到村里处理掉。
与老王闲聊,他最喜欢说的,就是“单位就像家,遇到的都是好人”。他甚至希望永远在我们单位看门。好歹挣些钱,有个病有个灾的,不伸手向儿子要。手头再捏细点,还可以给儿子攒些。
门卫王师傅,他倍觉幸运,你看着心疼。
非常时期非常话:撇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豪言壮语,有时豪言像假话壮语似空谈。我有武汉的朋友,艾老师张老师,还有一些联系的编辑老师与读者朋友。所以……分享下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