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晒疮(慢性光化性皮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光化性皮炎,又称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慢性、持续性在暴光和非暴光部位,如头面、躯干及双上肢出现弥漫性、对称性、融合性和浸润性红斑等慢性皮炎改变的光过敏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长年累月在阳光下曝晒的户外工作者、中老年男性等。
根据《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本病的诊断依据是:
1.持久性皮炎或湿疹样皮损,可伴浸润性丘疹和斑块。皮疹主要累及曝光区,也可扩展至非曝光区,偶呈红皮病。
2.覆盖区皮肤进行最小红斑量测定,患者对UVB异常敏感,也常对UVA甚或可见光敏感。光激发试验和光斑贴试验可阳性。
3.组织病理无特异性,类似于慢性湿疹和(或)假性淋巴瘤。
本病属中医“日晒疮”范畴,多为阳光暴晒,邪毒内侵,损伤肺津,气虚血瘀,聚于肌肤,肌肤失养所为,当以凉血化瘀,祛风止痒为治。
根据《慢性光化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热毒炽盛型:主要表现为日晒疮,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等,自觉刺痛、灼热、瘙痒,伴有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数。
当以清热凉血解毒为治,方用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取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10克,生石膏30克,竹叶5克,水煎服,每日1剂;余药渣水煎取汁药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下同)。
2.湿毒蕴结型:主要表现为日晒疮,日光暴晒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等多形性损害,自觉瘙痒、刺痛,伴身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短赤等;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当以健脾除湿解毒为治,方用清脾除湿饮加减,药取白术、茯苓、山栀、茵陈、生地黄、黄芩、苍术、泽泻、 连翘各10克,甘草5克。
3.血虚风燥型:主要表现为日晒疮,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鳞屑,色素沉着,粗糙肥厚,剧痒难忍;伴口干咽燥,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当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方用当归饮子加减,药取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制首乌、白蒺藜、荆芥、防风各10克,甘草5克。
4.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日晒疮,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为黯红色斑、斑丘疹、斑块,色素沉着,粗糙肥厚,瘙痒明显;伴口苦、心烦易怒、失眠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迂曲紫暗,舌苔薄,脉弦或涩。
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牡丹皮、栀子、柴胡、茯苓、白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 地肤子、白鲜皮、乌梢蛇各10克,甘草5克。
患者平时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穿长袖衣裤、使用遮光剂等,避免人工紫外线光源如荧光灯、石英灯、电焊弧光等照射。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和摄入光敏食物,如菠菜、油菜、芥菜、雪菜、苋菜、芹菜、小白菜、刺儿菜等富含呋喃香豆素的蔬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易引起光敏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四环素类抗生素、香豆素类如甲氧沙林、部分抗肿瘤药如长春花碱、部分抗真菌药如灰黄霉素、部分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异丙嗪及某些中药如白芷、补骨脂等,应避免使用,或在有经验的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皮肤瘙痒时应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