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联话】北岳庙楹联辩正考
燕赵联话
第十期
责任编辑/潘洪斌 杨茂东
图文制作/林看云
本版投稿邮箱:
yzltyzlh006@163.com
北岳庙楹联辩正考
康永恒
北岳庙楹联:
其一
蕴昴毕之精,霞蔚云蒸,光芒万丈连北斗;
作华夷之限,龙蟠虎踞,保障千秋镇中原。
其二
峻岭镇幽燕,近翊黄图,风雨永昭和会;
灵山钟毕昴,遥连紫塞,阴阳迭起贞元。
好的名胜古迹联,往往都不可张冠李戴,移易位置。否则便会违情乖理,令人费解。
从联意所指来看,以上二联当属曲阳北岳庙为是,但诸多联集却将其列在山西省编下(如王存信、王仁清编《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张过、刘新志编《中华名胜楹联集》,程裕祯、解波编《中国名胜楹联大观》等。), 未免有失考据。
熟知历史的同志都知道 ,历代祭祀北岳都在河北曲阳县的北岳真君庙,只是到清顺治十七年( 1660年)才改祭于山西浑源州的。
两联中,都曾用到“昴毕”一词。
《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释为“泛指天上众星”,未免望文生义。这里的“昴毕”系指古代的分野而言。按黄帝分星,自胃十五度至昴十一度、至毕十七度,统称昴毕,是今天石家庄市、保定市一带地区的分野之星。《舆图志》中说:“在天宫昴毕,赵之分野”。《天皇会通》也说:“毕,主御侮之臣,盖西方七宿中之主燕赵者也。”曲阳恒山地处“昴毕之区”,因而二联中有“蕴昴毕之精”、“ 灵山钟毕昴”云云。
在联二中,还有“幽燕”一地名。
《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选注》解释说“古称山西和河北两省为幽燕”。实际情况是:幽燕并不包括山西省在内。幽,指古幽州,在今北京市附近。燕,指古燕国所在地域。也不包括山西。古燕国中心在今保定地区。曲阳县属保定,在古燕国范围内。因而说“峻岭镇幽燕”。
此外,联二中有“近翊黄图”一语。
“翊”是卫护、保护之意,“黄图”则是代指畿辅地域(古称临近皇都周围辖区的地方为畿辅之地。)内的皇家陵寝、宫观。明清时建都北京。“ 黄图”只能是指河北省境内(当时叫直隶省)的皇家陵阙。所谓“近翊黄图”,也只能是指曲阳的北岳恒山,而不应该是指山西浑源的北岳。
由上述三点可以证明,“蕴昴毕之精”、 “峻岭镇幽燕” 二联,实为题河北曲阳北岳庙的作品,而不该列于山西省编下。
北岳恒山
09 sept 2018
说起北岳,人们都知道它指的是山西浑源县境内的恒山。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自古以来至明清的“北岳恒山”并不在山西,而是今天河北涞源、唐县和阜平三县交界的大茂山(又名神仙山)。现今的山西恒山真正成为北岳只有300多年的时间。相比五岳之中的其他四岳,它是名副其实的小弟。如今的山西恒山也被称为“今北岳”,而河北大茂山则被称为“古北岳”,至今山上还存留有宋代重修的古北岳庙。
地理上的恒山山脉本来并非一座山,而泛指是河北西部到山西浑源的的太行山脉。
清朝人魏源如此评价五岳:“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衡山)独如飞”。此话虽然主要是用来赞誉衡山的,但也从中看出恒山在地理形态上的特殊。传说舜北巡到恒山时,感慨其雄奇险峻,遂封为北岳,位列五岳之一。《尔雅释山》中便记载:“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可见五岳的大体指向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确立。秦汉时即在河北北部设立恒山郡,因北岳恒山在郡内而得名。后由于历史上有多位皇帝名字里有个恒字,如汉文帝刘恒,唐穆宗李恒,为避讳,恒山多次改名“常山”(三国赵云自称“常山赵子龙”)。史书上的诸多记载,也都明确明清以前的北岳恒山都位于河北境内的曲阳附近。
河北“古北岳”由于处于北方要地,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元时期历经战火,古迹毁失殆尽,长期处于汉族政权的掌握之外,加上多次更名,导致人们对古北岳的认知淡薄,这也是明朝改封山西浑源玄武峰为北岳恒山的背景原因。但出于文化传统上的原因,明代只改岳不改庙。
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就没有这样的文化负担了。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有大臣上奏,再次要求改祀北岳,这次顺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无论历史上曾经有过怎样的争议,这七个字也确切无疑地表明了北岳恒山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此,山西恒山就作为北岳闻名于世,而“古北岳”河北大茂山历经一千多年战乱,终于失去了北岳的名分,遗憾地被人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