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老子反对儒家仁义?(上)
“大道废,有仁义”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18章,任何人第一次读这一章都会大吃一惊。老子对儒家仁义的批判可谓不留情面。
继孔子和弟子们之后,经过董仲舒和宋儒二程、朱熹的大力弘扬,仁义已经是华夏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在文化精英中深入人心,美好的情感油然而生。老子对儒家基本价值观的批判使二程和朱熹这些儒家大宗师心中无法释怀。
华人最重视历史,仁君出现社会就安居乐业,暴君出现社会就民不聊生,因此读各朝历史,尤其是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我们得到的收获就是“仁义是解决人类悲剧的唯一可靠的途径”。
我们为历史上的尧舜禹、商汤、周公的仁义感到自豪,看到秦末的社会崩溃、汉末的人相食、五胡乱华等华夏民族大灾难,我们更加期盼仁君的再次降临人间。
古代希伯来人在灾难时刻呼唤弥赛亚的出现,我们华人呼唤仁君的降临。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建立的唐人街,这是世界华人对唐朝光荣历史的缅怀。
我们知道,唐朝是华夏文明的鼎盛时期,李世民更是中古时代仁君的代表。世界各国都来向唐朝表示敬意,商人云集,周边小国派出遣唐使向中国表示友好,并向中国学习。这就是李世民这位仁君的现实成就,华人引以为豪。
德是上古华夏社会的崇高目标,到老子和孔子的春秋中期已经衰落。
孔子是华夏文化领袖中最早意识到文化重要性的少数几个杰出人物之一。孔子说:“文王既殁,文不在斯乎?”
华夏文明的伟大创造者周文王虽然已经不住人间,但他传授的文化不是还在吗?孔子暗示,他身上承载着华夏圣人所传的文化精髓,只要他还在,华夏文明的文化精髓就不会坠落。
这句话所含的使命感是呼之欲出的,孔子极强的文化使命感,非常明确的宣说了传承“德”文化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颠沛流离,厄于陈蔡之间,被卫国人追赶,在祖先的国家宋国被执法官桓魋追杀。面对危难,孔子坦然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知道自己是华夏文化的传人,上天赋予自己特殊的使命,不管多么危难,也要勇往直前。
如何救世呢?仁就是孔子给出的良方。毫无疑问,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学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
与仁的思想配合,还有义,统称为仁义。后来再发展到“仁义礼智信”五常体系,加上董仲舒的发挥,“三纲五常”就成为与老子道家文化体系不同的华人价值观体系。
这一体系一直维持到民国建立之前,民国的建立,使三纲五常的国家治理层面失效,但在家庭家族传承层面依旧持续了很长时间。
仁的核心是爱人,是父母对孩子天然的爱。天然的爱才是符合人的天性,所以值得传承,而且亘古不变。
1.宋国的执政官商太宰向庄子问:“什么是仁?”庄子说:“虎狼,仁也。”这个回答让商太宰吓了一跳,立即再问:“为什么这样说?”庄子回答:“父子相亲,何为不仁?”虎狼虽然残忍,但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相亲相爱的,怎么能够说不仁呢?
2.唐朝名臣魏征著有《贞观政要》,记载了他与唐太宗的对话。魏征曾任谏议大夫,负责规劝君王,这个职务有特殊的豁免,可以提出其他官员不敢提的问题。仁是魏征的立论依据,把君王比作民之父母,像唐太宗这样负责任的君王完全肯定这个理论。
3.孔子从父母对孩子的爱来定义“仁”,庄子却很快找到了漏洞:父子相亲不是人独有的,残忍的虎狼也同样有这样的爱。但世间人都享受了父母之爱,对孔子的学说很容易接受,而君王犹如百姓的父母,应该把百姓当自己的孩子,时刻体现仁爱的精神。这样的学说对于君王来说既有面子,又有约束,这就是孔子儒家仁义的成功处。
“仁”成为社会的现实期待,对君王有鼓励作用,社会精英应大力支持而不是反对,这正是孔子的杰出贡献。
但老子对仁的价值的局限性洞若观火,仁是父爱,君王本质上不是真正的父亲,因此这种“拟父爱”是不可靠的,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老子看来,仁只是单方面的施舍,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寄托在君王的施舍之上。
“大道废,有仁义”的格言听起来确实很刺耳,但老子知道,“反者道之动”,真理就是刺耳的。
老子的思想总是探索看不见的另一半,从而悟道。这就是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