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孔子诞辰 | 今天如何读《论语》

最初读《论语》,我们都免不了把它当作格言集,随便翻一下,抄几条当座右铭,贴在书桌上或墙上,时时作鞭策。

这固然是一种方法,却容易断章取义,把论语教条化抽象化。比如宋代时,司马光过世,刚结束明堂祭祀大典的群臣欲往吊丧,著名的程颐和苏东坡就“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发生过争论:是不是歌和哭很对立呢?这就把二者抽象化了。

后面模模糊糊就发现,《论语》是有一个整体的情境,它是经过仔细编撰的书,并不是零散的语录堆砌。但是怎么进去呢?我试着分享一下自己慢慢摸索的两个方法:一个是诗意理解,另一个是沉浸式阅读。

汇集孔子言行而成的《论语》一书,并不是零散的语录堆砌

01
气可以生,事还得做

《论语》学而篇,首谈诗意的是子贡与孔子论贫富,这正是现代社会遇到的大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孔子觉得可以和子贡谈诗,是因为子贡有了举一反三的意识。学生问问题,老师点拨一下,学生受了启发,把单纯追究问题推进到追究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举一反三。所以孔子很高兴地说:“我可以和子贡谈诗了,因为他能通过过去理解现在。”

我想,这也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读《论语》的一个方法。

有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对比今昔,我们的生活和古人的生活,去推想《论语》的情境。这就是第二个,沉浸式阅读,把自己放到书里去,和里面的人物一起呼吸,一起交流,一起动作,一起思考,把自己当成他们,或者反过来,把他们当成自己,尽量复原情境,换位思考。

有了这两个方法,我们来试读《学而》篇的第一段,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大概是孔老夫子说过最有名的一句话,现在已经是老生常谈。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到了东西,时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揣摩,由此获得的变化和进步真是让人愉悦啊!这里的“说”即悦,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是由内而外的变化。别人可能能看见,能感受,也可能看不见、感受不到。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友从远方来相会,真是快乐啊!注意这里是快乐,和愉悦有区别,因为这是由外而内的、至少是两个人的快乐。别人既能看见,也能感受到。

到这里,字面意思是完整了。但如果我们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追究,也许能看到不一样的新东西。

我追究的是这个“远”字,这个“远”只是地理距离吗?现在我们交通发达,远方的朋友们都能迅速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相聚,欢宴一场,大醉一场,浇透胸中块垒,确实也是一桩美事,但这个“乐”似乎总是少一点。

我们其实还可以从内在状态来理解这个“远”:学到了东西时时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揣摩的人其实很少,非常少,这是人心和人心的距离。

一个人有志于道,追求学习,虽然有由内而外产生的变化带来的愉悦,但这种愉悦如果有类似的人相互感知、相互呼应,进而相互促进、相互激发,共同成就一番事业,恐怕这才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意。

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大家往往就和前两句割裂了。

有志于道,有志于事,要落到实际处境中,即使你有知己,有朋友,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你的志向和作为。他们反感你,反对你,甚至诋毁你,处处都是障碍,这样的境遇你当如何?其实愉悦和快乐并不是那么好求的。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又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气可以生,事还得做,但不能老生气、生闷气,老生闷气胸襟会变小,脑袋也会变糊涂,也就做不了事,成不了“君子”。那这“君子”到底何意?

“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并非单指地理距离,更是人心和人心的距离,传统山水画正是表达这种意境的典范

02
孝悌的分寸

接下来理解有子,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挑战。如果说第一句话现代人大多还赞成,接下来这句恐怕就有很多人反对了,目之为封建糟粕。但真是这样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的话,围绕避免犯上作乱展开,他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只要做到了孝悌,就做到了君子的本分。

他的话有历史背景:春秋时,周王室丧失了大宗主的影响力,天下王公并立,这些王公,也就是所谓上位者,都是些什么货色呢?

上位者是好人,是精明强干的人物,有子的话自然没什么毛病。但如果上位者是混账,是糊涂虫,是坏蛋,那么有子所谓的孝悌,所谓的君子本分,则该如何面对所处的局面呢?

对于这些上位者,如果继续用孝悌的方式奉迎投合,那不成了为虎作伥吗?

所以孔子对此的提醒是: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相对于曾子的说法,孔子的提醒同样有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三句话连在一起,我们就能读出很多新东西。有些冠冕堂皇的口号,真的是为“仁”吗?我们有没有时刻反省过自己呢?我们说的话,我们自己做到了吗?

相对于有子,曾子和他父亲的故事倒是有可能提醒我们对传统“孝道”作为基础性建设,产生新的认识:

传说曾子有次在田里给瓜苗锄草,不小心锄断了苗根,他父亲曾皙(对,也就是后世广为传诵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主角)就勃然大怒,一个大棒打过去,曾子倒地,不省人事了。后来苏醒过来,曾子害怕老父亲不高兴,就在房间里弹琴唱歌,让父亲听见,知道自己身体无恙。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却很不高兴,就告诉门人,曾参要是来了,不让他进门。

但曾子自觉没错,就又找人去请教孔子。孔子就讲起来古圣王舜帝的故事。舜的父亲世称瞽叟,就是瞎老头。是眼瞎还是心瞎就不知道了。总之,瞽叟偏爱小儿子,多次借故打舜,甚至要设计杀了舜。那舜的原则是什么呢?小棒则受,大棒则跑。因为这样,即使瞽叟不是一个好父亲,但这个家庭还能维持。而如果大棒也受着,自己被打死了,不是把父亲变成杀人犯了吗?孔子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孝。(原文参见《孔子家语·六本》)

其实这样的故事,无论历史和现实中,恐怕都在时时发生。比如著名的悲剧《孔雀东南飞》。现在的儿童和青少年自杀或杀亲事件。

按常理,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A:一走了之。

B:针锋相对。

结果舜也是个极品,他不但没一走了之,也没和混账家人们针锋相对,而是很微妙地和他们保持距离,继续维持一个家的营生。他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混账家人们总还要依赖他。他心里也委屈,经常在耕地时对天大哭。

这样一个人,按照现代理论的平面化解释,恐怕会被说成是一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哭归哭,受委屈归受委屈,心中的微妙敏感却因此最终成长为平衡四岳(当时地方诸侯)的大智慧,司马迁赞之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为舜帝的“国号”)。

回到《论语》,孔子要教给我们的微妙敏感是什么?

一个年轻人,蒙头蒙脑地被抛到尘世间,心中的惶恐可想而知。这时来了一个叫有子的先生,劈头盖脸讲了一段关于孝悌的大道理。又来了一个叫曾子的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说你要修身,言下之意所有问题都是你自己的问题,好好反省吧小伙子。

这两位先生的先生实在看不下去了,但是他又不好直接骂他们,就讽刺针砭一下套路话隐含的问题:

巧言令色,鲜矣仁!

然后才开始划重点,这个重点首先是提醒年轻人对上位者的好坏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个标准,无论是用来判断大国之君还是小家之主,都十分恰切。

有了对上位者的基本判断,然后才是行为规范的建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仍然要讲孝悌,因为孝悌毕竟是世间法度的经纬,但要有出入的界限。要谨慎地和人建立信任关系,对身边所有人都要友好、和善,包括对自己不好的人,甚至是坏人。因为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深入世间混沌的能力。

重点中的重点是要亲近那些仁人志士,因为他们才能帮助你成长,呵护你的精神,成就你的志向。这些都做到了还有精力的话,就学学文辞加强自己的表达吧。

学习文辞的好处可以通过子夏的表达得见一斑——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是《论语》里四科十目中文学科的典范之一,开口就说“贤贤易色”,实在切中我们当代人常犯弊病的要害——容易被表面和皮相蒙蔽。

眼下的三和大神、躺平一族,并非孔子所称道的颜回之乐

03
人人皆可为“君子”

最后,孔子对要教育的君子,其实也就是居于下位的有志青年,做了教导区分。

第一种君子,是富贵家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类有志青年,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轻浮骄躁,固执己见。孔子提醒他们要庄重稳沉,多学习多实践,实事求是面对问题。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很多人解释不通,根源在于没搞懂孔子此处教育的对象是富贵子弟。忠信是根本,对应我们前面说的上位者三大基本标准的第一条:“敬事而信”,这些富贵子弟的朋友如果是不忠不信的奸邪狡诈之徒,整天聚在一起胡天胡地,上进的志气很快就消耗、消沉掉了。古人区分了“朋”和“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学同事是朋,同志,有共同志向,一起做事的才是友。如果一个团队里的人,大家都不能紧密配合,共同进步,那这个团队很快就垮了。

孔子要教导的第二种君子,是底层穷人家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类有志气的年轻人,吃不饱穿不暖,居无定所,如果父母又不通教化,性命修养几乎可以说是在世间一无所依,他们要如何保持自己的精神志气?首要的恐怕是保身全命。所以孔子的提醒是敏行于事而谨慎于言,做一个勤恳机敏的小伙子吧,千万不要乱说话。因为搞不好说错一句话就丢了饭碗,甚至是丢了性命。

然后,亲近有道行的仁人来匡正、调整自己,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精神志气。

有次和一个爱思考的朋友吃饭聊天,说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一节,朋友说,按你这样讲,吃都吃不饱,住都没得地方住,还守这些个精神志气作甚?我说不守这个,那他还有什么呢?

回到开头孔子和子贡的对话:“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无谄无骄当然不错,但那只是你自己。社会不是只有你自己,你得和人打交道。孔子提示“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我们还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友”。那如何辨认真乐道者、真好礼者?功夫就在于切磋琢磨了,也对应结尾一句: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我们都知道,“君子”的含义,从贵族子弟到有德行的人,在孔子这里发生了巨大的语义转变。也就是从孔子这位“有教无类”的首倡者,终于撬开了自然——历史沉重幕布的一角,用极其微妙的笔法,把底层有志气、有精神、上进心旺盛的年轻人接引过渡到“君子”的行列中——人人皆可为“君子”,为后世平民教育的发生和社会阶层的流通奠定了基础。

告诸往而知来者,

知诸往而告来者!

END

2021年/第73期2021/09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精彩内容回顾
践行者 | 朱文君:从“小古文”走出来的“大教育”
封面故事 | 刘开军访谈:从刘咸炘看中国本位史学
封面故事  | 学者,学为人而已矣——刘伯谷、刘叔固先生口述
封面故事 | 罗勇:学校是师生“养气”的地方
封面故事 | 农民的儿子罗勇:我想为农村孩子好好办一所学校
审 | 杨    军
排 | 阎家珲

图 | 网   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