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难得一见的《热血高校》改编游戏——《热血高校:燃烧边缘》
财团B的漫改游戏正在刷新下限。
《热血高校:燃烧边缘》是根据知名“不良少年类”系列漫画《热血高校》改编的PS4游戏。作为一款动作游戏,该作在战斗环节有着不错的打击手感,玩家通过简单的按键就可以完成凶猛的攻击动作;游戏选择了《热血高校》系列中人气最高的CROWS世代,让那些冲击顶点,或者对顶点毫不放在心上的强者们终于能够在游戏世界里一展拳脚,出场角色包括了这个时代的几名重要人物,玩家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视角出发,并且相互关联,最终组成CROWS时代的一副画卷,填补了系列多年以来没有改编游戏的历史空白。
对于很多漫画爱好者来说,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很久
游戏对于原作漫画有着还算不错的还原度,可使用角色包括始终处于该时代漩涡中心的坊屋春道,九能龙信,古川修,美腾龙也;原创角色——以铃兰转校生身份登场的赤城正宗,以及首发版附赠的“大魔王”花木九里虎,每名角色都有自身的攻击特色和专属必杀技,让玩家在一款游戏里尝试不同的玩法和战斗风格。以下是对于这款游戏的评分:
以上——原本我觉得这个评测应该是这样的
弟兄们,这评分貌似还可以啊,但是...
对于第一时间拿到游戏并且觉得好玩的玩家,那么本次评测到此结束,下文的评测内容恐怕会有些不堪。恩,“不堪”指的是这个游戏。
『游戏渣不是你的锅,但搞错时代就是你的不对了』
开篇的文字和评分算是“和谐版本”评测吧,留下来的各位笔者就默认你们已经解除了武装,或者你们也和我一样觉得这款游戏不对劲,接下来请随我进入“里番”。
是的,就是“平台:PS2”并非笔误,这款游戏就算放在PS2时代,也是那种5块钱买回来一大堆游戏盗版碟,每个放进机器里读一下(客观情况是并非每个游戏都有幸“读一下”)就取出来扔到一边的货色。《燃烧边缘》勉强属于试两下觉得尚可的,但是不会占用玩家主要的游戏时间。
作为一款PS4游戏,《燃烧边缘》怒开历史倒车,游戏中返祖迹象俯仰皆是,令人发指。先说画面,日本厂商技术停留在PS3时代不是什么讽刺,而是事实,争议点更多出现在是停留在PS3初期还是PS3末期。但《燃烧边缘》的画面和笔者记忆中的PS2游戏没什么区别,甚至还弱于一些PS2游戏的扛鼎巨兽比如《战神1&2》。游戏从整体建模到人物细节,从贴图材质到光影效果,从视角移动到帧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有时间机器,你把这个游戏拿到十五年前去卖,也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怀疑,换个包装盒即可。
大部分时间里看到的都是这种级别的画面
游戏中场景少无所谓,毕竟就算是《如龙》也无非是几条“商业街”为主,而原作漫画里也没有提供太多这方面的素材,基本就是一些日常的场景。但是玩家在《燃烧边缘》中看到的场景却是上世纪80年代TV版特摄片的建筑物模型(不是剧场版,我和你讲,当年剧场版的模型制作比这游戏不知高到哪里去了),除了形状能看出是楼房、街道、车辆以外,其他毫无质感可言,更不用说硅胶一样水面,剪纸级别的植物,以及直接用红色颜料随便涂抹在地面上“鲜血”(这个出血效果被评为15+真冤枉)。
游戏中没有路人,所有场景只有零星的敌兵,遇敌后还要读盘进战斗
场景没有质感倒还在其次,作为讨好粉丝的漫改游戏,角色的光辉形象必须保证,之前财团B的漫改作品虽然鲜有经典(如《火影忍者:究极忍者风暴》系列),中庸作不少,雷作遍地,但是在角色的还原方面,起码还是给足了粉丝面子。但是《燃烧边缘》的角色建模实在有些对不起等了这么久的原作粉丝,看过《热血高校》的朋友都知道,漫画并不以人物的“美型”见长,但是高桥ヒロシ笔下的每一名角色都有着让人过目不忘之特质,通过发型、体型、神态和着装等方面的细致刻画,人物跃然于纸上。然而在游戏里,角色肌肉的“塑料感”过于强烈(《热血高校》的“兵人”始终是收藏市场的爆款,做工上乘价格也是壕无人性),表情“邪神”,九龙能信的标志性纹身更是像劣质水贴纸一样敷衍了事,至于像武装战线皮衣这样的高级货也没能幸免地被地摊化。
不骗你们,这真的是同一个人。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卡通渲染?
当然,我们不能用画面衡量一款游戏的好坏,但是至少能看出开发商对产品的投入。即便是这样的画面素质,《热血高校:燃烧边缘》中依然掉帧严重,根本无需开启写轮眼,笔者就已经被游戏中存在感十足的卡顿和掉帧所征服,即便是同屏人数不多,街道上除了一两个杂兵以外空无一人的情况下,只要换个视角也能明显感觉到拖慢。更惊艳的是,《燃烧边缘》甚至连视角上下调整的选项都没有,场景中只能看见地面却看不到天空,制作人到底知不知道乌鸦会飞啊?
看嘴型
『白白浪费了一个好端端的漫画题材』
《热血高校》漫画作品本身足够出色,也有死忠读者多年来的大力支持,尽管还算不上是漫画市场上的“硬通货”,但是将“不良少年”主题当做作品本身来经营,《热血高校》算是非常成功的一个。
全程精彩的打斗,热血少年的自由叛逆精神,而且出场角色和势力众多,有着高人气多部系列作品——这样的漫画拿来改编成游戏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手机游戏账号交易地图当初财团B公布企划时粉丝们也都是奔走相告,谁曾想到系列首次漫改作品竟是一枚哑弹。
不管游戏怎样,漫画本身绝对值得一看
漫画原作尽管提供了足够数量的角色,但是在打斗本身这个环节上,《热血高校》的魅力还是在于原始,简单来说就是“大力出奇迹”。每一个有实力站在铃兰顶点的男人,都具有一拳(脚)轰飞对手的豪力,从坊屋春道到九里虎再到月岛花无不是如此。漫画中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照着对方的脸狠踹上一脚,所谓的必杀技也都是直来直去的“一击必杀”,没有特效,也没有炫酷的附加属性。这样的漫改作品就需要游戏做出非常多的填充,才能让玩家不会感觉到单调和重复。
而改编后实际的游戏表现却令人失望,《燃烧边缘》的手感其实不错,无论是打击的重量感,击中后飞出数米的“惯性”,还是必杀技那种酣畅淋漓的“暴揍”效果,都体现了漫画的特色,但是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太缺乏变化。一方面角色本身虽然做出了符合原作的类型划分:综合性、速度型、力量型、技巧型,也有各自专属的攻击技能,然而打法上的选择空间还是太少,轻拳轻腿、重拳重腿、近身投,再加上性能逆天的“见切”,剩下玩家只要在商店把攻击力堆上去,就可以碾压绝大部分敌人;况且每个人的打法还都大同小异,没有太多的个性。
换个滤镜再来一遍同样的场景
游戏打斗设计上的克制关系简单粗暴——打克投,投克防,防克打,玩家掌握了基本规则就能一路杀到终点。这套系统在格斗游戏中之所以适用是建立在复杂的角色特性和系统规则之上的,而《燃烧边缘》直接照搬过来当成核心系统,却忘记了格斗游戏本身是以玩家对战为主,而在动作闯关游戏里对手始终只是电脑,AI水平、关卡设置、敌兵类型和特色,以及BOSS战的设计将是决定流程好玩与否的关键因素,这方面《燃烧边缘》又一败涂地。
杂兵AI基本上没有智商可言,而且从始至终敌人只有一种——穿着各种制服,动作如广播体操般整齐划一的不良少年。BOSS战则是杂兵的精英版,其特殊的攻击手段在玩家“见切”的处理下直接无效化,所以对战的策略性和成就感也无从谈起。拜掉帧和BUG所赐,游戏中时常还会出现玩家和敌人对着空气猛踹的欢乐场面,或者是被对手投技按倒在地无论怎么操作都会被压打致死的悲剧。至于各种明明在攻击线路上却还是打空,追逐和索敌部分硬性拉长游戏时间,地图界面比龙珠雷达还简陋等等细节上,在明晃晃的PS2画面之前都不叫事儿。
经典对决完全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张力
角色移动也是槽点,篇幅有限就不过多说了
买买买和刷刷刷依然存在,但很少玩家有这个动力
平心而论,《热血高校》在漫画里打斗虽然精彩热血,但是招式本身上创意有限,电影中解决方案是用高速剪接配合特写镜头进行渲染,再用演员本身的个人魅力展现原作的精气神,所以尽管片子本身算不上多好,却也成功吸引了新粉丝入坑。然而改编游戏除了一发爆气的“燃烧系统”之外,再没有拿出像样的可玩内容。就这样,一个本来好端端的漫画题材,被财团B又一次肆无忌惮地挥霍了。
『粉丝和玩家的愤怒』
为了慎重起见,在写这次的评测之前,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其他玩家以及原作粉丝对本作的印象,大家都是一种“期待已久的事情被辜负”的受伤,表示就当是圆自己一个情怀了。然而出于好奇或者被宣传片中的卖相欺骗了的玩家就没有这么淡定了,二手价格在发售一两天里迅速降价,有些人宁愿自刀100也恨不得立刻出手,以免到时烂在手里。
笔者算是《热血高校》一般爱好者,第一时间买了实体版,我的计划是在评测结束后把游戏封面(这款游戏的封绘几乎是本作唯一的卖点了)抽出来,拿出一个做模型场景用的镜框镶起来和我那套《WORST》(是的,我是从这一部相对较平庸的作品入坑的)摆在一起作为装饰,买不起塑料小人用这个代替也不错。至于游戏盘,反正买过的垃圾游戏多了去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300多买了一张封面,就是有钱,任性
网络上我看到一些好奇的玩家在不了解原作的情况下将之错当成了类似《喧哗番长》甚至《如龙黑豹》之类的游戏——前者虽然只是二线作品,但是多年积累之下已经在风格和系统上自成一派;后者就不用说了,很多玩家至今还在对镜花水月的“少年如龙”续作念念不忘——《燃烧边缘》和他们完全不存在可比性,在此也提醒非原作粉丝务必谨慎。目前该作PS4独占,口碑划水之后不排除去steam再坑一波海外原作党,Steam玩家也要擦亮双眼啊。
『结语』
总之,《热血高校:燃烧边缘》就是一个绑架人气漫画,然后用PS2开发工具拼凑而成,接着放在PS4主机上独占,最后卖上300多块钱的渣渣打斗游戏。甚至毫不客气地说,该作简直就是在给《热血高校》系列漫画抹黑,即便是原作党笔者在此也建议有这个钱还不如去买画集、手办等周边。除了给那些第一时间买了游戏的玩家挽尊以及减少二手卖家的经济损失以外,我实在想不出这游戏还有什么加分项了——5分,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其实从第一眼的角色形象上,这游戏就开始崩溃了
对了,忘了说了,《热血高校:燃烧边缘》在宣传时强调的“还原漫画经典场景的过场动画”简直就是在给漫画抹黑,分分钟让人想撅盘。
总结起来,问题就是“货不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