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介导引起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该病由基因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引发,临床表现复杂。主要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异常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引发炎症,并攻击人体正常组织。因此,病变累及多组织、器官与系统,病程漫长,缠绵难愈。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虚或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所伤,以致气血失和,或热毒内郁、燔灼营血而致瘀血阻络、脉络不通,多由皮肤受损为先,渐及关节、筋骨、脏腑。而体虚及劳倦等导致风湿热邪内舍、与体内热毒相搏,燔灼气血,瘀在病变过程中,患者多以阴虚内热、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法则。

患者,女,13 岁,2013 年 5 月 11 日初诊。主诉: 面部红斑半年。患者于 2012 年 10 月因高热不退确诊为 SLE 并经西医系统治疗,口服甲氨蝶呤片,每片 2. 5 mg,每周 4 片; 醋酸泼尼松片,每片5 mg,每日 2 片; 硫酸羟氯喹片,每片 0. 2 g,每日2 片;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每粒 0. 25 μg,每日 1粒; 替普瑞酮胶囊,每粒 50 mg,每日 2 粒。刻诊:面部红斑,目外眦糜烂,五心烦热,腰酸,舌稍红、苔白黄干,脉沉滑。抗 SM ( + ) 、补体 C30. 64 g / L,血沉 22 mm / h。尿常规: 白细胞: 144. 8个/μl; 上皮细胞: 51. 5 个/μl,红细胞 1463 个/μl,

尿隐血( + + + ) 。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湿热内盛,治以滋阴清热、利湿解毒。处方: 知母 15 g,黄柏 15 g,熟地黄 15 g,山萸肉 15 g,牡丹皮 15 g,茯苓 15 g,山药 20 g,泽泻 20 g,水牛角 20 g,黄芪 20 g,车前草 20 g,白茅根 20 g,土茯苓 20 g,肉桂 5 g。14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西药用法及用量不变。

2013 年 5 月 25 日二诊: 面部红斑减轻,目外眦糜烂好转,五心烦热、腰酸不显,左侧臀部痈肿,大便干,三日一行,舌红、苔白黄干,脉滑。证属阴虚火旺、热盛津亏,治以滋阴清热、增液润燥。处方: 玄参 15 g,麦冬 15 g,生地黄 15 g,连翘 20 g,天花粉 20 g,白及 15 g,赤芍 15 g,黄芪20 g,茯 苓 15 g, 白 茅 根 30 g, 瞿 麦 15 g, 萹 蓄15 g,甘草 10 g。21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嘱硫酸羟氯喹片减为每日 0. 2 g,其余西药不变。

2013 年 6 月 20 日三诊: 面部红斑逐渐减轻,目外眦糜烂完全好转,左侧臀部痈肿消失,时有手足心热,腰酸,大便略干,舌稍红、苔黄少,脉滑。尿常规: 白细胞 144. 8 个/μl,上皮细胞 51. 5个/μl。证属阴虚火旺、气虚津亏,治以滋阴降火、补气增液。处方: 知母 15 g,黄柏 15 g,熟地黄15 g,山萸肉 15 g,牡丹皮 15 g,茯苓 15 g,山药20 g,泽 泻 20 g, 玄 参 15 g, 麦 冬 15 g, 生 地 黄15 g,连翘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败酱草 20 g,肉桂 5 g,黄芪 30 g,葛根 20 g。28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嘱醋酸泼尼松片每日服用 1 /4 片,停服替普瑞酮胶囊,其余西药不变。

2013 年 7 月 20 日四诊: 面部红斑基本消失,目外眦糜烂、臀部疖肿未作,腰酸不显,手足心热减轻,大便偶干,余无明显不适,舌红、苔白微黄,脉滑。证属阴虚火旺、气阴不足,治以益气养阴清热。处方: 知母 15 g,黄柏 15 g,熟地黄 15 g,山萸肉 15 g,牡丹皮 15 g,茯苓 15 g,山药 20 g,泽泻 20 g,沙参 15 g,黄芪 20 g,白茅根 20 g,土茯苓 20 g,白花蛇舌草 30 g。7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中药加减治疗 3 年,期间因劳累、感冒尿常规异常两次,但服中药治疗后多在 2 周内恢复正常,治疗半年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及醋酸泼尼松片渐次减量至停服。治疗 1 年后血清补体 C30. 87 g / L,血沉 7 mm/h,病情稳定后甲氨蝶呤片由每周 4 片渐次减为每周 1 片,至每月 1 片。

(0)

相关推荐